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50000)张保静
河南省长垣市人民医院(453400)张珂
临床研究显示目前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的药物种类高达千种,DILI临床发病率亦居高不下。而胆汁淤积型DILI还可引发高胆红素血症,从而导致患者肝细胞损伤进一步加重,如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引发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从而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此次研究以2016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胆汁淤积型DILI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S-腺苷蛋氨酸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征得伦理委员会许可后,将2016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胆汁淤积型DILI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38,B=38),A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4.16±3.96)岁。B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29~64岁,平均年龄(44.31±3.84)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 符合胆汁淤积型DILI的临床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其他类型肝病导致的肝脏损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精神障碍;过敏性体质。
1.4 治疗方法 A组接受S-腺苷蛋氨酸(ABBOTT LABORATORIES DE MEXICO,S.A. DE C.V. ,国药准字J20171064)治疗,1.0g/次,1次/d,静脉滴注。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辽宁格林生物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539)治疗:250mg/次,3次/d。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检查未见异常为显效;症状有所改善,ALT、TBIL水平下降>50%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病情加重为无效。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B组治疗后ALT水平(49.91±5.33)U/L、TBIL水平(42.57±4.49)μmol/L均低于A组的(67.81±6.85)U/L、(64.27±6.31)μmol/L,差异显著(P<0.05)。
2.2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B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A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胆汁淤积型DILI的发生多与药物不合理应用有关,患者临床表现以黄疸和肝功能损伤较为常见,临床治疗多以及时停用致肝损伤药物、护肝、退黄为主,但常规治疗对于胆汁淤积型DILI患者临床疗效并不理想,患者黄疸消退时间较长。近些年临床研究显示DILI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蛋氨酸代谢异常,这会导致肝脏甲基化和巯基化功能障碍,进而引发胆汁合成功能紊乱、毛细胆管内胆汁流动减缓和胆汁淤积。故通过外源性补充蛋氨酸对胆汁淤积型DILI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具有一定积极作用[2]。而熊去氧胆酸亦是目前临床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一种常用药物,其具有稳定细胞膜、保护线粒体、减轻疏水性胆汁酸的细胞毒性等多种作用[3]。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上述两种药物治疗的B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治疗后ALT、TBIL水平显著低于仅接受S-腺苷蛋氨酸治疗的A组,这表明两种药物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从保护肝细胞、调节胆汁合成、分泌等多个方面共同作用,最终达到加快胆汁淤积型DILI患者肝功能恢复的目的。
综上所述,熊去氧胆酸联合S-腺苷蛋氨酸治疗可有效改善胆汁淤积型DILI患者的肝功能,该治疗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