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尔孙阿依·依斯米提拉,穆叶赛·尼加提
(1.新疆医科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目前吸烟仍然是心血管疾病(CVD)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2015 年十大死因中恶性肿瘤居首位占比50%,其次为心血管疾病28%,呼吸道疾病22%。而这些疾病皆与吸烟密切相关[1]。吸烟既是早发AMI 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AMI 后复发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2]。尼古丁(Nicotine)为烟草中的主要毒性碱成分,是损害血管的主要物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ACS 过程中产生微粒,其浓度越高,致血栓活性越强,血栓形成时间越短[3]。但尼古丁诱导AMI 患者内皮细胞源微粒释放及血栓形成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心血管疾病(CVD)目前是全球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病死亡率仍逐年上升[4]。据估计2015 年全球约有4.227 亿心血管病患者,而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高达2.9亿[5]。《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今后10 年心血管病的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6]。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最危急最严重的阶段之一,是指由于动脉狭窄或阻塞而导致的心脏局部血流量减少或没有血流量,从而导致心肌缺氧,即心肌缺血,引起心肌组织死亡[7]。
一个多世纪以来,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成的临床实体一直被认为是广泛的死亡和残疾原因。过去的50 年里,开创性的研究在我们对ACS 的理解上取得了重要的科学和医学进展。发展中国家的快速现代化导致了冠状动脉疾病的大流行及其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对个人、社会和全球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对ACS 人口统计学变化的洞察,并强调了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坚持指南推荐疗法的重要性。吸烟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心血管危险因素,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预防的主要死亡和致残原因,因此减少使用导致或加剧心血管病的制成品是最合乎逻辑的干预措施。
微粒是真核细胞在细胞活化或应激时脱落的膜性小囊泡,他们携带膜标记及细胞溶质分子,包括:microRNA,DNA,RNA,磷酸和蛋白和蛋白质,在生理和病理状态的循环中可检测到。除了作为生物标记物,最近的研究表明微粒可直接影响内皮细胞的功能,促进内皮细胞衰老且促进血小板和单核细胞的内皮细胞粘附。由于微粒的多种特性,它可能在病理情况下作为预后行诊断的生物学标记物并具有病理效应。微粒逐渐被认为在多种病理进程,例如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子痫前期和癌症中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MPs 可通过与氧化应激以及血管舒张受损的途径导致在内皮损伤,从而在心血管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不论是血小板源性微粒、内皮细胞源性微粒还是单核细胞源性微粒都可以和内皮细胞相融合[8]。微粒与内皮细胞融合后微粒刺激内皮细胞产生自由基,促进血小板聚集粘附形成血栓,在内皮细胞舒张功能障碍或者血管形成过程中起到作用[9]。研究表明,ACS 患者血液中微粒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严重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其相关的血管活性物质代谢失衡、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有关。综上表明,EM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患者健康与生命最为严重的世界问题,发病率及病死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吸烟是AMI 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全球早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吸烟明显增加急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导致心外膜冠状动脉、主动脉、颈动脉以及外周循环早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RallidisL 等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年龄≤35 岁的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吸烟,占93.7%。对传统危险因素进行调整后,与非吸烟者相比,持续吸烟患者新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高出2.5 倍。同时AMI 时冠状动脉内皮细胞释放更多与炎症相关的微粒,激活更多炎性细胞募集,粘附分子,血清金属基质蛋白等表达,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演变,进一步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微粒在调节内皮细胞功能、炎症、氧化应激、血管生成和血管通透性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EMPs 能较好的反映内皮功能障碍及斑块演变程度。新近研究指出EMP除作为内皮损伤标记之外,其本身也可损伤内皮功能,推进心血管疾病进展。鉴于EMP 的诊断价值与病理作用,EMP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外周血EMP 水平有望成为评估内皮功能的新手段。
已有报道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600 万人死于吸烟,预计到21 世纪末,累计死亡人数将达到10 亿。长期吸烟者死于与烟草有关的疾病,心脏病是吸烟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戒烟降低CVD 风险。研究人员对Framingham 研究队列数据进行分析,基线无CVD 参与者,随访至2015 年12 月。考察参与者自我报告的吸烟状况,戒烟年数和累计年数。研究得出5 年内戒烟可降低重度吸烟人群CVD 风险,然而,相对于从不吸烟的人,戒烟后的CVD 风险仍较高,与继续吸烟患者相比,戒烟患者的病死率会明显下降。
近日来自于JACC 的ARIC 研究,纳入了13355 名年龄在45~64 岁基线无动脉粥样硬化的受试者,其中25% 的人正在吸烟,31%的人曾经吸烟,44%的人从未吸烟。经过26年的随访,观察了吸烟年限与冠心病、中风和外周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显示,戒烟后5 年内这些风险开始降低。戒烟对心血管疾病的逆转作用可在数分钟-数小时体现。戒烟24 h 内,血压和心率有显著改善,戒烟后1 年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比持续吸烟者减少50%。戒烟后的5~15 年,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大约与非吸烟者相同。
长期以来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都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可避免的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尼古丁作为香烟烟雾的有害物质之一,在损伤血管内皮方面起重要作用,可以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而内皮功能损伤可导致ACS。急性心肌梗死时冠状动脉内皮细胞释放更多与炎症相关的微粒,其浓度越高,致血栓活性越强,血栓形成时间越短。目前可避免及逆转吸烟相关危害最有效的方法是戒烟,戒烟行为可使患者得到更多的获益。故作为医生的我们,更应劝阻吸烟患者戒烟,降低心血管疾病及心源性猝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