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燕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藏 拉萨)
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获得性免疫疾病,儿童及中青年发病率较高,老年患者比较少[1]。ITP 临床治疗首选泼尼松药物治疗,有效率可到65%以上,但降低药物剂量或停药后极易复发,如若长期维持性药物治疗又存在不良反应率高的问题[2]。国外近些年在ITP 一线治疗中纳入短疗程高剂量地塞米松方案,效果明显[3]。现就我院收治的20例老年ITP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选择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20 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ITP 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感染、淋巴瘤、SLE(系统性红斑狼疮)、甲亢、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男女比例11:9;年龄55~89 岁,平均(66.8±3.2)岁;病程2 个月至15 年,平均(3.2±0.6)年;急性12 例、慢性8 例。
①20 例患者就诊时17 例存在出血表现,6 例有皮肤出血点,5 例口腔有血泡,5 例鼻出血,3 例牙龈出血,3 例消化道出血,1 例颅内出血,1 例咯血,1 例血尿,1 例眼底出血;②20 例患者均存在合并症,部分患者合并2 种及以上合并症,包括高血压7 例、脑梗死3 例、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 例、糖尿病2 例、贫血2 例、结核2 例、支气管炎3 例、乙肝2 例、甲减1 例;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介于80~170 g/L,平均(122.5±12.6)g/L,3 例血红蛋白低于100 g/L,白细胞计数(4~12)×109/L,平均(8.1±0.9)×109/L,包括5 例白细胞计数超过10×109/L,血小板计数(1~72)×109/L,平均(15.8±2.7)×109/L;④骨髓检查:骨髓穿刺检查显示3 例增生极度活跃,12 例明显活跃,5 例活跃。
本次首选地塞米松药物治疗,明显出血者应用5~10 mg/d地塞米松,静脉输入。控制出血症状、血小板恢复正常后应用强的松治疗,剂量为45~60 mg/d,口服,分3 次,之后逐渐降低剂量至停药。同时应用氨肽素1 个月以上,剂量3 g/d。应用维生素、止血敏等治疗,若严重性血小板偏低则也要考虑输注血小板治疗。若激素治疗仍然无效则增加应用长春新碱,剂量为0.02 mg/kg,每星期给药1 次,连续治疗4~6 次;也可增加应用环孢霉素治疗,剂量控制在100~200 mg/d。药物治疗的同时可联用0.4 g/kg 免疫球蛋白。
①显效:在积极治疗后出血被控制,实验室检查中血小板计数正常,且效果持续3 个月及以上;②有效:在积极治疗后出血症状基本被控制,血小板计数在50×109/L 以上,或血小板与原来相比升高30×109/L 以上;③好转:出血症状及血小板计数有所改善;④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2 例急性ITP 患者中显 效6 例(50.00%)、有效3 例(25.00%)、好转1 例(8.33%)、无效2 例(16.67%),有效率为83.33%。8 例慢性ITP 患者中显效3 例(37.50%)、有效2 例(25.00%)、好转1 例(12.50%)、无效2 例(25.00%),有效率为75.00%。5 例激素治疗效果欠佳者应用长春新碱治疗后显效3 例、有效2 例。3 例应用高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完全缓解。随访1 年,20 例ITP 患者中5 例急性ITP 转化为慢性ITP,2 例急性ITP 患者死亡,其中1 例因为颅内出血、1 例因为消化道出血。其他患者在随访期间无出血表现,临床病情稳定。
ITP 患者以儿童、中青年为主,而中青年ITP 又以慢性为主[4]。相比之下,慢性ITP 多出现在50 岁以上女性患者中,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老年人ITP 是比较少见的,且其发生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5]。临床数据统计成人ITP 住院患者中老年人仅占5%左右[6]。老年人ITP 发病后病程以慢性进展为主,且出血严重,其中30%以上出血可危及生命安全,尤其是内脏出血者[7]。本组20 例ITP 患者中17 例存在出血表现、均存在合并症问题,需要及时诊治,挽救生命、提高预后。另外,本组应用激素治疗为主、部分患者联合长春新碱或免疫球蛋白等治疗,急性ITP 与慢性ITP 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3%、75.00%。在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结核、乙肝等老年患者可能造成不良反应,所以疗效较差、易复发。不乏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血小板升高后又下降、感染、扩张性心肌病等情况,所以激素应用要谨慎,合并症要积极处理。随访观察发现2 例因内脏出血、颅内出血死亡。研究认为ITP 即使激素治疗效果不好,但若能通过积极干预保持血小板在5×109/L 以上、控制出血,则也能很好的稳定病情,延缓病情进展,ITP 治疗目标在于提高血小板计数至正常范围[8]。老年ITP 患者可选择激素治疗,但若不宜应用激素或激素治疗无效,则要应用免疫球蛋白、输注血小板,还要预防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出血情况,高凝状态的患者免疫球蛋白要慎用。美国血液学会讨论认为成人ITP 患者在临床症状不明显或轻度紫癜下无需治疗[9]。我国对成人ITP 及老年ITP 患者临床治疗这一方面还缺乏统一标准,但认为血小板低于30×109/L、粘膜出血明显、有出血危险因素的患者要积极治疗[10]。也有人认为无明显出血倾向的ITP 患者可选择高剂量维生素C 治疗,这对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类患者也尤其适用[11]。总的来说,联合应用维生素C 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激素用量、缩短激素用药时间,从而减少激素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老年患者多存在出血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明显异常,且几乎都伴有合并症问题,临床治疗以激素为主,整体疗效尚可,但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监测,警惕不良反应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