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
——观话剧《无风地带》

2020-12-28 01:49
新世纪剧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美惠野村四爷

张 彤

辽宁省艺术节自1989年创办以来,每三年举办一届,从未间断,这在全国范围来说已属难能可贵。作为辽宁省三年一期的艺术创作、艺术生产能力的检验平台,毋庸讳言,辽宁许多走向全国的戏剧佳作,《父亲》《二泉映月》《苍原》等,都是在艺术节上首演的。可以说,梳理省艺术节的发展情况,就能得出辽宁戏剧发展的脉络与成就。

9月15日,辽宁省第十一届艺术节拉开帷幕。种类繁多,精彩纷呈。话剧《无风地带》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演出,带来了感官和身心的双重愉悦。

一部戏,可粗略地分为戏剧文本和舞台呈现两部分。戏剧文本,就是剧本,属于一度创作的范畴,对于一部戏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优秀的剧本文学做支撑,《雷雨》《茶馆》不会是中国话剧史上的两座高峰,也不会被国人作为唯一唯二的遮挡挡在世界戏剧面前。所以,剧本被称为一剧之本。

洪森说,“舞台上有效果,须情节好;舞台上有价值,须故事好”。话剧《无风地带》就是讲了一个有价值的好故事。

该剧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与日本人周旋抗争、争取民族解放,一条是普通人的爱恨嗔痴、情感羁绊,两条线相辅相成,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关东州”地下抗战工作的艰险和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的精神。

故事发生于1905年,开场便是婴儿的啼哭,母亲难产而死,父亲花四爷看着被火光映照得通红的云彩,给她取名花云儿。转眼间来到1925年,戏班班主花四爷安排花云儿出道,演出《贵妃醉酒》,不想却被幼时的伙伴常海洋和夏子衿中途打断,他们戏拟的日本人残害我工人、学生的罪恶行径,看戏的群众异常愤怒。此时,国内许多地方罢工、罢课、罢市,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反抗帝国主义的浪潮。在日本人自诩的“无风地带”,一股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火苗正悄声燃起。野村大介的制铁所盘剥中国工人,工资少得可怜,动辄就会被抓。常海洋要带着工友们罢工,要求提高工人们的待遇。与花云儿的婚事作罢后,他离开了家,再见面,他已然是一名抗击日军的战士,负伤后,恰巧被花四爷遇上,带回来养伤。常海洋还带回了一部电台,在夏先生(夏伯轩)牺牲后,通过夏先生留下的“账本”,与上级“三月”取得了联系,开始收集、传递情报。因为身上有伤,取情报不方便,他拜托花云儿帮他到当铺取情报(当票)。花云儿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于是,她和常海洋并肩作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后常海洋被叛徒出卖,壮烈牺牲。常海洋牺牲后,花云儿(代号“海浪”)继续地下工作。虽然收到上级“三月”要求其静默的指示,但当时她刚发现自家的弘善大舞台内存放了大批制造毒气弹的材料,形势迫在眉睫,她决意独立行动,将这批材料捣毁。花四爷让徒弟小蛮子帮着女儿花云儿锯掉戏园子的主横梁,天棚坍塌,花云儿受伤,这时,夏子衿忽然出现救了她。不幸的是,两个人皆被俘虏。原来,夏子衿就是“三月”,是他们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一直以来以汉奸的伪装获取情报。绞刑架下,花云儿认出了“三月”,这是他们最后的相遇。新中国成立之际,夏伯轩、常海洋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80年,经过仔细甄别,夏子衿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在半殖民地的特殊历史时期,哪有什么风平浪静的“无风地带”。手无寸铁的中国人备受宰割与欺辱,惨案频发,民不聊生。面对国恨家仇,率先觉醒的中国人意识到,只有反抗帝国主义的压迫才能过上“无风”的安静生活,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自由。新中国的诞生,不仅有前方战线浴血奋战的将士的功劳,也有敌后地下工作者的默默付出。花云儿、常海洋、夏子衿这些共产党人忠诚于自己的信仰,践行自己的理想,抛洒热血,奉献生命……花云儿收到了静默的指示,可是每制造出一颗毒气弹,就意味着重大伤亡,她心急如焚,决定先自己单独行动,失败了,再由组织想其他办法。没有周密计划的单独行动,必然是要冒极大的危险的,但作为一名中共地下党员,花云儿已然顾不得个人的生死安危。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舍生取义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和平美满的生活。这种精神值得永远被铭记!

另一条线,是常海洋、花云儿、夏子衿和美惠四个年轻人的情感纠葛。常海洋、花云儿、夏子衿三个人青梅竹马,一起学戏。野村美惠是被常海洋救起的落水女孩儿,没想到是个日本人,还是制铁所老板野村大介的女儿。此后,美惠就跟着一起学中国字、演中国戏。花云儿是常海洋的母亲常二姨一手带大的,花四爷和常二姨默认两个孩子的婚事,积极操办,实际上,花云儿喜欢的是夏子衿,结婚前夜,他们敞开心扉,认作异性兄妹,还趁机将他们的结婚典礼变成了花四爷和常二姨的婚礼。常海洋、夏子衿先后离开,再见面,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一个是日伪汉奸。花云儿虽然喜欢夏子衿,但是在民族仇恨面前,她毅然决然地与夏子衿断绝了往来。野村美惠喜欢常海洋,听夏子衿让警察去花四爷家抓常海洋,立即跑来报信。目睹常海洋的死,野村美惠昏厥,最后疯了,嘴里唱着“童年时代遇到你啊,那是哪一天……”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戏剧中,也通常如此。剧中四个年轻人的恋情,没有缠绵倾诉,也没有强烈追求,有的更多的是无奈,比如野村美惠只能默默地爱着常海洋,他们是不会有结果的;比如,夏子衿的离开,是因为他要参加民族解放事业,男女之间的小爱让位于民族大爱。

人物塑造,是剧本文学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天然地相互成全,故事好,人物自然血肉丰满,人物塑造得成功,人物按照性格行动,自然也会有精彩的故事。《无风地带》中,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夏子衿的两次转变缺少铺垫。夏子衿回到北平后,决议到日本读书,连自己的父亲都没有告知真正的意图,留学回来后成了汉奸,一个曾经为劳苦大众奔走相告的青年,怎么甘心去给日本人做事?虽然夏子衿欲借野村美惠向常海洋传递信息那场戏做了些暗示,可这个暗示太隐晦了,没有前情的铺垫就不会在此处有所联想,所以,临近终场时的身份再次转变就显得突兀,他是怎么被发现的?

当然,瑕不掩瑜。该戏得到了观众和专家评委的一致认可,剧本也获得了本届艺术节唯一一个优秀剧本奖。

舞台呈现,也是有话要说的。该剧的导演是国家话剧院的著名导演王晓鹰,代表作有《哥本哈根》《萨勒姆女巫》。在他的精心打磨下,将《无风地带》这个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作品打造成了极具审美价值的艺术佳品。舞美和灯光设计是舞台呈现的亮点,真正地做到了增益不夺,全然地为剧情走向和人物塑造服务。自天幕垂下若干个巨大的柱子,在灯光的配合下,柱子的位移变换清晰地示意着场景的更换,简便地分割出若干个表演时空——排练场、戏园子、花四爷家、街道、野村家、刑场……它的好处是带来了流畅的观感体验,这正是布莱希特所欣赏的中国戏曲的“移步换景”之妙。特别是花云儿接收情报的一场戏,将接头的场景做了一个串联,如电影的蒙太奇一样,衔接得非常紧凑。刑场那场戏,这些巨大的柱子全部呈现一定角度的倾斜,呈现出压抑、逼仄、无法挽回的戏剧场景以及对生命即将逝去的无限伤感。

观摩了本届艺术节的大部分剧目之后,深感剧本创作的重要性。以前经常讲十年磨一剑,京剧《曹操与杨修》在上演前,就是在陈亚先的抽屉里放了十年。如今,不要说十年磨一剑,三年磨一剑就是相当不错的了。更有甚者从剧本创作到完成,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显而易见,这就是为了能上艺术节而临时抱佛脚。所以,在本届艺术节上,剧本的“速成感”异常突出,并不断被验证。“一剧之本”不是一句闲谈空话,是在无数次实践中证明的真理。如果,还继续忽视剧本的重要性,再精彩的舞台呈现也是“衣不蔽体”,漏洞百出。希望各方能够及时把脉病候,开出良方,推动辽宁戏剧不断向前发展。

话剧《无风地带》剧照

猜你喜欢
美惠野村四爷
四爷和他的马
雪上的舞蹈
傻四爷
双城记
崖边起舞高贵复苏:穿越“死亡谷”收复爱情失地
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