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流行地区耳鼻咽喉科门诊医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护建议探讨

2020-12-27 20:21孙盛德何正香蔡文娟王素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8期
关键词:喉头医务人员外科

孙盛德,何正香,蔡文娟,王素珍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甘肃 武威 733000)

0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是一种具有包膜的、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 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长为多形性,直径约60 ~140 nm,其基因特征与SARSr-CoV 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属于β 属的冠状病毒[1]。目前研究显示2019-nCoV 与蝙蝠SARS 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2]。体外分离培养时,2019-nCoV96 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Vero E6 和Huh-7 细胞系中分离培养需约6 天。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r-CoV 和MERSr-CoV 的研究,该病毒具有对紫外线和热敏感性,暴露在紫外线下或处于56℃ 30 分钟可达到灭活效果。同时,利用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3]。

新型冠状病毒被认为对人群普遍易感[4],具有人传人的能力,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及接触传播,气溶胶和消化道传播途径尚待明确[5]。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预后较差,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但症状相对较轻[1]。基于目前流行病学调查,新型冠状病毒平均潜伏期是1-14 天(多为3-7 天),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一般症状较轻但传播性强,潜伏期较长,从而更难防控,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没有肺炎表现。

1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医护人员如何防护

1.1 医护人员的新冠肺炎感染随着疾病的扩散陆续出现,目前报道感染的医务人员1700 余例。死亡6 例。由于医务人员所处环境人流量大,不仅大量接触患者,也和其他医务人员有着广泛的接触,极易造成交叉感染。目前大多数地区逐渐开始复工复产,人员流动增加,防控形势愈加复杂和严峻,因此,在非流行地区如何加强防控,降低医护人员的感染,成为目前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迫在眉睫的问题。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有许多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发热,如:流感、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等。另外,鼻咽喉部位的淋巴瘤患者也表现为反复持续发热。目前,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地区,各医院通常会将这部分患者分流到发热门诊,一旦患者在发热门诊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相关疾病,这类患者可能再次前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而这些患者可能由于防护不到位,在发热门诊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或皮肤、衣物上残留有新冠病毒。因此,对于发热患者,无论其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务人员都应该做好足够的防护。特别是一些轻型或特殊新冠病毒感染者,比如无症状者,无发热者,更加增加了感染风险。按照目前分级防护的标准[6],一般防护: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一级防护:穿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一次性隔离衣和一次性乳胶手套;二级防护: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N95或N99)、防护眼镜(防雾型),防护服或防护面屏、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护服或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一次性乳胶手套,必要时穿一次性长筒鞋套;三级防护: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推荐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地区,对于发热患者建议以二级防护为基准,对于新冠病毒疑似或确诊病例必要时可使用三级防护。

1.2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存在口咽、鼻腔、间接喉镜、间接鼻咽镜等检查。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有咳嗽(82%)、流涕(4%)、咽痛(5%)、鼻塞、打喷嚏等症状,易与本科相关疾病相混淆。另外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检查时,可引发患者咳嗽、咽反射、打喷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说话、咳嗽、打喷嚏所产生的飞沫,能携带病毒喷溅到1 ~2 米远的距离,并使病毒形成气溶胶。医务人员在进行相关体格检查时,稍有防护不当极易感染,属于高风险暴露。因此,在非流行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建议减少非必要的相关体格检查。对于必须检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进行检查建议以一级防护为基准;而对于存在喷溅风险的患者,如:电子鼻咽喉镜、鼻出血、门诊紧急气管切开术,应做到二级防护。接诊时必须做到一人一室,非必要检查患者不要摘下口罩,医务人员与患者尽量保持安全距离(1m 以上),检查或操作时戴防护手套、护目镜、N95 口罩(无条件者建议戴双层医用口罩),每个患者检查前后医生要洗手消毒(速干消毒液)。诊室要保持通风,保证每天3 次紫外线消毒(每次不少于1 小时)[7]。

2 小结

近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异常严峻,目前大多数地区逐渐开始复工复产,人员流动增加,防控形势愈加复杂和严峻,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务人员均有必要在开展日常医疗活动中避免医患新冠病毒交叉感染。本文对非流行地区的耳鼻喉科门诊防护总体建议是:①门诊医务人员需采用一级防护;②接诊时必须做到一人一室,非必要检查患者不要摘下口罩,医务人员与患者尽量保持安全距离(1m 以上);③检查或操作时戴防护手套、护目镜、N95 口罩(无条件者建议戴双层医用口罩),每个患者检查前后医生要洗手消毒(速干消毒液);④诊室要保持通风,保证每天3 次紫外线消毒(每次不少于1 小时)。

猜你喜欢
喉头医务人员外科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护理风险措施的效果和价值分析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浅谈喉头在歌唱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