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欣
(宁德师范学院 语言与文化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
畲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的重要一员.畲族民歌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畲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将其誉为闽东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1].保护畲族民歌对维护闽东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国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畲族民歌的传承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但就整体而言,对畲族民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音乐学领域,且以浙江、安徽畲族民歌为主,对闽东畲族民歌关注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文化生态,将闽东畲族民歌从单一的项目保护提升到与其依存环境的整体性保护,从闽东畲族民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入手,探索在当今生态环境下激活延续畲族民歌生命力、实现有效传承保护的方法.
1955 年,美国新进化论学派的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发表《文化变迁论:多线进化方法论》,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概念,关注到文化形成与环境的关系,认为环境与文化不可分离.随着文化生态学领域研究不断深入,社会环境也被纳入文化生态体系.20世纪90年代,学者冯天瑜将文化生态概括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复合结构[2].
此后,“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影响逐渐扩大至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制度、道德伦理、科学技术以及经济体制形式等环境因素综合联系、彼此作用,共同组成了统一完善的文化生态系统”[3].作为无形的、活态的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知识、技能和精神的传承离不开人作为传承的载体,因此也必然依存于一定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并且与生长其中的诸多文化事项相互交织、协调发展.仅仅对单一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无法真正实现文化的活态传承和文化多样性维护.如同植物生长需要土壤、光照和湿度,文化表现形式也有其赖以生存的“小生态”,需要构建适宜其生存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造就了地区民众的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又孕育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存续的文化遗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个体与族群的整个生命历程之中.它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从地区民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中衍生出来.
一个地区的文化结构,大致分为五个层面的内容:第一,族群延续和区域文化传播;第二,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第三,行业规范与乡规民约;第四,与生产生活方式相关的习俗;第五,民众的精神信仰,包括宗教信仰、民间信仰、行业信仰,等等.这五个层面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组成了区域文化的基本构成[4].其中,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区域文化生态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起最核心作用的因素.地区的乡规民约、风俗习惯、精神信仰,都产生于这种生产生活的需要.可以说,生产生活方式就好比大树的根基,为繁茂的树叶与果实输送源源不断的养分,没有了它,枝叶花果必然走向凋零.可见,生产生活方式是影响文化生态的核心因素,也是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存续的基础.
闽东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隋唐之际,畲族已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居住.明清以后,福建成为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以闽东地区畲民最多[5].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宁德有畲族人口15.48万人,约占全国畲族人口的四分之一.这里的畲族民众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众多独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
由于只有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口传心授成为畲族民众传授各种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方式.畲族民歌诞生于畲民择山而居、刀耕射猎的原始生产生活.居于山野的畲民从鸟鸣等自然界的声音中汲取灵感,在艰苦的生产生活之中,自编自唱,用歌声记录生活、传承经验知识、表达感情和愿望,形成了对唱、独唱、齐唱等多种多样的歌唱形式,以及拦路对歌、来客对歌、歌会等相关歌俗.于畲民而言,从出生到死亡,歌言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之中,是他们记录民族历史的史书、凝聚族群力量的纽带、传递各种情感的桥梁、沟通鬼神异域的媒介……正因如此,歌唱被视作必备的技能,成为个体能力与地位的重要标识.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破除封建迷信与民族藩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汉文教育普及,畲汉通婚现象增加.畲族民歌以歌记史、交友认亲的作用不可避免地被削弱,在驱邪祈福、婚丧嫁娶等礼俗仪式中的作用也随社会风俗的改变逐渐淡化.最重要的是畲族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迅速改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多的畲民从偏远的山区搬进城镇,汇入现代社会的大潮.在城镇里,他们脱下了民族服装,开始学习普通话,放下了祖辈赖以生存的镰刀,寻找新的谋生手段.生产生活方式的剧变,加之丰富多彩的外来文化和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畲族民歌的优美旋律,正以极快的速度在畲民的生活中淡去……
至20世纪90年代末,在闽东的一些畲族聚居地,如古田富达村和梅坪村,已无人会唱畲歌.在霞浦县水门乡茶岗村、福安甘棠镇北山村甚至是享有“歌关”盛誉的宁德市八都镇新楼村,传统婚丧嫁娶习俗中的大部分歌唱程序,如与客人漏夜对歌、“做表姐”(姑娘出嫁前到娘舅家接受歌唱能力的考验)、哭丧等,已难以得见.传统歌会也因青年人口外流而不复繁荣局面[6].畲族民歌这一拥有着古老历史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值得欣慰的是,畲族文化的保护问题已经逐渐受到社会各方重视.2004年非遗保护工作开启后,各级政府通过普查、申报名录、开展社会公益性活动等方式,开始对闽东畲族文化进行保护.截至目前,宁德市入选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畲族项目有近四十项,包括畲族民歌在内的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可以说,闽东地方政府为保护畲族文化做了大量工作,除了进行普查、申报各级名录外,还包括实施立法保护、加大资金支持、注重传承人保护、进行宣传教育等,但这些对于畲族民歌面临的紧迫形势而言还远远不够.在畲族民歌与当代社会生活存在隔阂、逐渐淡出民众视野的情况下,这些措施如同为病人打针吃药,只能短期缓解病症,却无法为其注入内在的、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尽管通过申报名录、创办民歌培训班等方式进行保护、修复项目的本体内容,但在民众参与度、文化表现形式展示的真实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对于畲族民歌,要保护的一定不是舞台上经过艺术加工的歌舞节目,也不仅仅是保存在音频和视频中的几句歌词、几段旋律,而是畲族人以歌抒怀、以歌言事的生活方式.保护畲族民歌,要让美妙的歌声重新在民众的生产生活中唱响.
畲族民歌产生并发展于地区的整体文化生态中,因此,要实现有效的传承与保护,就需从根源入手,对其赖以依存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生态进行修复与再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闽东工作时指出,扶贫先扶志.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文化也同样如此.要传承保护畲族文化,必须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认识畲族文化的价值,用正确的认识去指导保护工作实践.
作为少数民族,由于原始生产方式与漫长民族迁徙,畲族在历史上经济发展总体落后于周边汉族,被统治阶级视为异类,畲族文化也处于边缘地位.正史中对畲族的记录几不得见,而有关方志、文集中则将畲族视为蛮夷.文化是平等的,不存在所谓“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之分,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传承保护畲族民歌,应从建立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开始.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7].畲族应该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若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不知其所以然,对其特点、闪光之处全然陌生,就会失去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心和民族身份的认同感,热爱自己的民族、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就无从谈起.
民众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是文化表现形式得以传承延续的内生动力.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畲族民众认识到了自身文化的价值,主动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如宁德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的雷美凤,作为畲族民歌的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积极创作畲歌作品,参加国内各类文化活动,并将畲歌带进校园,广泛宣传了畲族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8].正是因为“被不断地再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根据时代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拥有持续的生命力.
实际上,历史上的闽东畲族民歌,也始终处于“被不断再创造”的过程之中.在与汉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借用汉字弥补没有文字记录的缺陷,在文学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逐渐融合了汉族诗歌的创作方式,其创作题材也融入了汉族小说、戏曲、故事等内容.正是这些改变,使得畲族民歌这株生于山野的花朵,能在汉文化的包围中顽强生存、常开不败.
而今,面对社会的急剧变革,畲族民歌也唯有通过自身不断“再创造”,去适应当代社会的现实需求,在飞速发展的外部环境中谋得立足之地.畲族民歌自身的相对封闭性、基本音调结构的固化,使其难以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传统的畲族民歌,各地区的基本音调大多只在区域范围内传播,且代代相传.民众创作多侧重于唱词的文学内容,为其发展带来局限.近年来,也有一些人对畲族民歌的创新做出探索,比如排演畲族歌舞剧、将畲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等,但是总体反响不大.在作品题材、创作手法、表现技巧上,或是远离群众生活、墨守成规,或是脱离了畲族民歌的特点,不能在畲民中获得广泛认可.因此,必须尊重畲族民众作为传承主体的地位,遵循畲族民歌自身的发展规律与艺术特色.也就是说,要了解畲族民众对于自身音乐的真正需求,尊重他们的文化主体地位,而不是用所谓的“先进”音乐理念进行简单粗暴的“嫁接”,真正实现畲族民歌的“再创造”.
社会的发展是不断向前的,我们不可能要求畲族民众回归到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之中,这是一种“桃花源”式的幻想.但是,我们能从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中,探究文化表现形式存续的基础,分析其得以产生、发展的深层原因.在原有土壤不复存在的情况下,通过文化传统和生态的修复和再造,尽可能创造适宜畲族民歌生存的环境,使其融入当代生活.
3.3.1 传承和保护畲族语言 对于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活态遗产而言,语言是传承必不可少的载体,用畲语演唱的畲族民歌尤其如此.不会说畲语,就无法完成畲歌的演唱和创作;听不懂畲语,就不能理解畲歌的内容,谈何欣赏.原本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畲族民歌,随着畲语的衰落逐渐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闽东畲族人口虽然总数较多,但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畲汉交往极为频繁.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畲汉通婚的现象司空见惯,加之人口的大量外流,畲语的使用环境大大缩减.根据宁德师范学院陈丽冰教授2016年开展的语言学调查,在福安、蕉城、霞浦等地的 12 个畲族村落,20岁以下青少年中不会说畲语的比例达到25.6%,而在会说畲语的青少年中,只有25.0%的人将畲语作为最熟练使用的语言,其他则更多地使用当地汉语方言与普通话[9].
传承保护畲族民歌,畲族语言的修复至关重要.畲语的复兴需要家庭、族群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先改变人们的观念,营造使用语言的环境,再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并鼓励人们学说畲语、说好畲语.例如:对传承畲语的模范家庭,社区给予实质性的荣誉和奖励;将学好畲语、传承民族文化纳入学校教育、各级考试加分认定;在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开设畲语节目;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宣传、普及畲语等方式,引导、促进畲族民众传承、保护、弘扬自己的民族语言.
3.3.2 修复相关习俗文化 畲歌与畲族的宗教祭祀、婚丧嫁娶等习俗紧密依存.畲族素有“俗不离歌”之说.以畲族婚礼为例,从相亲、下聘到举办婚礼的各个过程,畲歌始终贯穿其中.男女青年通过对歌传情,女方在出嫁前,要到娘舅家“做表姐”,与村中青壮年对唱畲歌.成亲前几日,男方会请一名男歌手做“亲家伯”,同媒人将聘礼送到女方家,并在女方家会歌.出嫁前,女方需唱哭嫁歌,感激父母养育之恩,表达对亲人的眷恋之情.在婚礼当天,需要经历五六场对歌才能完成整个仪式.
然而,畲族独特的社会风俗正在社会的飞速转型中日渐式微.实际上,在“文革”期间,畲族习俗便被视为封建迷信、低级落后而受到打击,传统祭祀习俗被禁止,畲歌中的许多内容被批判.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愈发频繁,畲族的语言、服饰、习俗更是迅速地从畲民的生活中淡出.
可是,这些风俗仪式,真的完全无法适应现代生活,丧失了自己的价值吗?并不尽然.就拿畲族婚俗来说,其体现出的婚恋自由、同姓不通婚等思想,正符合现代社会的婚恋观念.畲族婚礼仪式中展现出的对祖先的尊重、对长辈的敬爱、对才智的推崇,以及畲族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是完全符合当代社会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与价值取向.因此,应该正确认识畲族传统民俗在传承历史、教化民众、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尊重多元文化,为传统习俗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并且在保留其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合理改造与创新,使之适应民众生活的需要.
3.3.3 创造文化传承保护新动力 畲族民歌面临的传承困境,归根结底是因为其所依存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不复存在.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方式,重新创造其传承发展所需的土壤和养分,使其焕发生机与活力.
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拉动经济增长,从而促进人口的回流.畲族文化遗产展现着独特的文化特质,丰富着区域的文化内核,正是这种文化的多样呈现,赋予畲族村落强大的生命力与吸引力.若能利用畲族聚居地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与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发展休闲旅游等相关文化产业,加速地区经济增长,让民众在家门口也能致富,外出打工的民众便可能回归.比如河南焦作的陈家沟,在10多年前也面临着青壮年外出谋生、只剩老人小孩留守的局面.自从2006年陈氏太极拳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当地积极挖掘太极拳文化内涵,创建太极拳学院,邀请太极拳大师回归,举办各类武术赛事……随着太极拳特色产业的发展,外出务工的人们纷纷重返故里,开设武馆、民宿、农家乐等.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以及各大电商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拓宽非遗项目及产品推介、展示、销售的渠道,让更多普通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关注和参与非遗.如宁德蕉城金涵乡的95后雷清梅,积极为畲族民歌寻求宣传展示的平台,2017年起在直播平台上开设账号,身穿畲服,演唱畲歌,用直播的方式宣传展示畲族文化.近年来,许多地区都开始积极尝试与直播平台、电商网站合作,通过直播卖货、举办“线上非遗购物节”等方式,展示地方文化,助力非遗传承,获得社会广泛关注.
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赖人的活动来展示、传承.文化产业、文旅结合的发展,不仅能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反过来也能为非遗的传承展示提供平台支持,极大地提高非遗项目的实践频次,促进非遗活态传承.若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畲族文化资源,助力地区经济发展,无疑能够扩大畲族文化的影响力,促进畲族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当民众能够通过自身掌握的传统知识、技能,获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收益,收获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传承的热情无疑会被激发,也就自然能从文化保护的“看客”转变为文化传承的主动“参与者”.
3.3.4 树立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畲族民歌不仅属于畲族民众,也是全社会都应该共同珍惜的宝贵文化财富.保护畲族民歌,仅仅依靠畲族民众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应该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合力,营造积极的保护氛围.
语言的隔阂使畲族文化的发展受到限制.今天,虽然民众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共识已基本确立,但是多数民众对畲族文化仍了解有限,对其价值与保护意义重视不足.因此,更加需要通过政策支持、广泛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全社会保护畲族文化的积极性,营造尊重多元文化、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宽松社会环境.近年来,地方政府已经加强对畲族文化传承保护的宣传工作.通过制作专题电视节目、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推荐畲族文艺作品参加各类展演、举办展览等方式,宣传展示闽东畲族文化.但在实施过程中,仍有可供改进之处.比如在畲族非遗项目的宣传推广方面,既要重视知名度高、经济价值高的项目,如畲族歌舞、畲族银器制作技艺、畲族乌米饭制作技艺等,又要扶持口传文学、民俗等相对“冷门”的较为薄弱项目.此外,政府组织的文化展演活动,要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提高民众参与度,真正起到预期的宣传效果,避免成为流于形式的“面子工程”.只有尊重民众的主体地位,开放思想,创新宣传教育途径,广泛发动群众,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畲族非遗的强大合力.
畲族民歌诞生于畲族民众的生产生活,也终究要回归民间.保护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为了将之束之高阁,而是要通过改善、修复其文化生态,使之与当代社会发展相关联,回归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并在自身的发展规律中自然存续、自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