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下辽宁乡村民宿发展研究

2020-12-27 13:56杨晓蕾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民宿民俗景区

杨晓蕾

(鞍山师范学院 商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一、民宿的起源及发展

(一)民宿的定义

民宿产业是我国近年崛起的阳光产业之一。根据2019年7月3日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发布《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行业标准的公告,其最新定义为:旅游民宿(homestay inn)是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 m2,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旅游民宿最新等级分为3个级别,由低到高分别为三星级、四星级和五星级,根据所处地域的不同可分为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

(二)国外民宿的起源及发展

国外学者认为,“民宿”一般指 B&B ( Bed and Breakfast)。20世纪60年代,英国出现了第一家以住宅改造的旅馆,是最早的民宿雏形,英国则惯称Bed and Breakfast(BNB),按字面解释,意谓提供睡觉的地区以及简单早餐,价格会比一般旅馆便宜许多[1]。也有人认为民宿最先在美国的乡村兴起,“二战”后,美国旅游者以乡村农舍为据点,与农舍经营者共享乡村休闲生活,体验农场生活和田园风光,农舍经营者提供居家式民宿(Homestay),后来,这种惬意的旅游休闲方式被一些西方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效仿。 当时,西方民宿以英国BNB、法国城堡、北欧农庄、美国居家式民宿等形式为代表[2]。国外民宿业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其显著特点是:已形成行业协会组织;经营中高度关注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内容呈现多样化;民俗化、本地化、家庭化[3]。

日本民宿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源自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热衷园艺和休闲的旅游者及户外活动爱好者借租乡村民宅而衍生和发展起来。

(三)国内民宿的起源及发展

我国“民宿”一词源自日语“minshuku”。中国台湾是较早发展民宿的地区。我国大陆的民宿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涌现的农家乐、渔家乐乡村游成为中国式乡村民宿的雏形;2003 年,国内旅游行业正式引进了“家庭旅馆”的概念;2010年,民宿得到了国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2017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明确规定了民宿行业标准,规定了旅游民宿的定义,结束了国内学界对民宿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民宿范围不清、民宿产品没有标准的时代;2019年7月,对《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进行了修订。目前,我国民宿发展日趋成熟,但国内民宿的发展大多聚集在景色优美靓丽、经济发展迅速的南方,而北方由于经济发展缓慢,人口流失严重,民宿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

二、乡村民宿的细分

2019年1—9月,笔者深入调研了辽宁地区的部分民宿,并查阅大量国内民宿文献资料,经过调研结果分析及资料总结,从文化吸引力的角度将民宿归纳为三类:

(一)田园风光民宿

田园风光民宿是以田园气息为基础,提供餐饮、住宿、游乐、采摘、垂钓、购物等服务项目为主的民宿。这类民宿主要集中在城市郊区,交通便利,客源主要为周边的城镇居民,是在我国最早出现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田园生态景观是乡村休闲民宿的关键所在,产品主要吸引力在于提供不同于城市钢筋水泥、高楼林立建筑风格的乡土气息农家小院。经营者一般是当地农民为主体的房屋所有者或租赁者,通常规模不大,房屋主人与游客的接触较直接,游客可以感受到主人的纯朴、热情,餐饮多为当地的特色农家菜。游客总体数量一般较少,停留时间也较短,价格相对较便宜,游客重游率较高。南方的竹林体验民居、茶园体验民居等,都属于这类名胜景区民宿。

(二)名胜景区民宿

名胜景区民宿是以周边景区为基础,提供住宿、餐饮、景点介绍、导游等服务项目为主的民宿。这类民宿主要集中在景区周边,环境优美,有些本身就坐落在景区内,客源主要为景区游客,一般辐射距离较远,是在我国发展最迅速的一类民宿,是“家庭旅馆”功能的发展延伸。周边景区景色及知名度是名胜景区民宿的关键所在,产品主要吸引力在于能提供最著名风景区内或附近的居住空间,一般也会根据游客的需求提供餐饮服务等其他服务。经营者有当地居民,也有外来投资者,规模也不统一,有体量不大的民宿,也有规模化、集团化的民宿,住宿及周边景色是游客选择的主因。游客相对停留时间较长,价格相对昂贵,但一般会低于当地的星级酒店,也有豪华的民宿价格略高于五星级酒店的。如西湖风景区的别止民宿、法兰萌望民宿,大理双廊镇的海地生活客栈,北京密云的古北水镇民宿等,都属于这类名胜景区民宿。

(三)风情特色民宿

风情特色民宿是以自身的独特建筑风格、民俗特色为基础,提供特色民宿、特色餐饮、民俗表演等服务项目的民宿。客源多为远方游客,辐射距离远,风俗差异大,是在我国较独特的一类民宿。产品主要吸引力在于各地建筑风格的独特性及民族习俗的差异性,我国有56个民族,有5 000多年的文化历史,幅员辽阔,各民族、各地区生活习惯、建筑风格各有特色,正是这种差异形成了其特有的吸引力。风情特色民宿经营者多为本地居民。如湘西土家族的吊脚楼、山西的土窑、福建的土楼、内蒙古的蒙古包、东北的土炕等都属于这类特色民俗文化,并由此形成别具风情的特色民宿。

三、文化视角下辽宁乡村民宿发展问题

乡村民宿与乡村文化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游客选择民宿旅游产品,为的是情怀,为的是体验。而辽宁民宿由于起步晚,对民宿产品的本质认识不足,与南方民宿产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缺乏创新与失去“原味”

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我省民宿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经营者认为,游客选择乡村民宿就是为了体验农村生活,不需要设计、改造,因此完全保持农村的原本生活方式,将自家农房简单修整即可。如有些乡村民宿的卫生间还是传统的旱厕,让很多游客望而却步。二是部分经营者认识到需要给游客提供干净整洁的民宿产品,但认为游客选择乡村民宿是因为有清新的空气、乡村风味的餐饮,民宿只要干净整洁即可。如某乡村民宿经营者为了吸引游客,给游客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将传统东北民居坐北面南的三间土坯房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由原来的火炕变成了电炕,将原来用于烧火做饭的锅台拆除建成了小客厅,虽然比火炕看着干净整洁了,但却失去了“家”的味道。

(二)低端产品与盲目仿照

由于辽宁省民宿产品起步较晚,受经济发展及消费水平的影响,部分景区周边的民宿产品层次较低。如鞍山千山风景名胜区附近的老村长农家院民宿,由几排简易的小木屋构成,有双人间、三人间、亲子间、大炕房等房型,价格经济实惠,一般在200元左右。周边民宿大多与其价位相当,卫生环境一般,属中低档民宿,且少有游客参与项目,其经营模式大多停留在简单提供食宿的初级阶段,缺乏特色,无法满足游客的新需求。市场上大量的中低端民宿让游客看得见山水,却感受不到一丝情怀,体验不到一点点当地文化的特色魅力。

辽宁省乡村民宿缺乏专业团队统一规划、设计,特色挖掘深度不够,部分景区周边民宿在造型设计、装修风格等方面,或同普通酒店及度假村的功能雷同,或沿袭国内民宿的发展较成功地区的模式,失去了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及地域文化特色,让游客有千篇一律之感。省内不同地区之间的乡村民宿也存在着同质化的现象,当某个地区的某个乡村民宿产品取得一定成功后,其他地区往往会很快盲目跟风上马类似产品。

(三)篡改民俗与参与度低

特色风情民宿发展初期,由于其民族民俗风情浓郁、 地域特色鲜明,逐渐成为民宿产品中的重要业态。随着特色风情民宿的发展,很多民宿经营者为了迎合游客爱好,纷纷开展婚俗表演、祭祀表演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但有的民宿经营者为了增强表演的观赏性,篡改传统民俗,使民俗表演只剩热闹而失去了民族特色和传承,失去了特色风情民宿的“原味”。同时,民俗表演者多为临时的、非专业人员,其敬业精神难以保证,造成游客的民俗风情体验需求得不到满足。

四、文化视角下辽宁乡村民宿发展建议

(一)保留情怀因素,创新特色项目

游客参与乡村休闲游,希望感受到的是乡土文化,体验到的是田园气息,因此,吃、住、行、玩等设施都要巧妙布置。什么东西要留,什么东西要更新,什么东西要新建都需要仔细思考和研究。农村多为老旧面貌,而这些却正是吸引人的元素,因此在修建民宿时,具有情怀的元素要保留并妥善修缮,具有生活辅助的设施要新建并给人们带来方便和舒适,这样才会既让游客体验到田园气息,感受到乡土文化特色,又不会有生活上的不便。

亲近大自然、远离城市的喧嚣、纯朴的乡情以及农业生活方式的体验,是乡村休闲旅游关键之所在。如南方的竹林体验民居、茶园体验民居,都是充分挖掘了自然生态景观和自然元素,再结合现代化建设和设施,方使项目充分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在积极触动人们内在乡土文化情感的情况下,对美丽乡村和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思路进行规划,进而触发游客对乡村文化旅游美的认同。在凸显乡村文化旅游美的同时,积极打造乡村体验产品,如南方竹林体验民居可让游客体验竹子工艺品的制作;茶园体验民居可让游客体验采茶制茶的工艺;辽宁的民宿则可以让游客体验秫秸席子编制等具有北方特色的体验项目,抚顺可增加葫芦工艺纪念品制作等体验项目,让游客更为广泛地参与到乡村文化体验中,带给游客乡村体验特色文化的美。

(二)融入景区特色,不断推陈出新

民宿的精髓主要体现在文化上,最打动人的是它的独特风情。它有别于酒店的主题客房,给人一种“悠然见南山”的自然情怀,游客之所以会选择民宿是因为它的“与众不同”,为此,民宿的修建要注意避免和普通酒店及度假村的功能雷同。民宿是以“特色经营”为主,有可能是“饮食”,有可能是“客房”,不同于传统酒店单一的服务模式,民宿应提供给客人不一样的体验,民宿的建筑风格应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浙江莫干山的“洋家乐”堪称国内乡村民宿的成功典型,开发者利用了当地民宅修旧如旧、与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从而使得乡间的自然风光和清新空气对长期生活在大都市钢筋“丛林”里的外国旅居者和高级白领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从而一炮而红。

民宿在设计上要与景区的风格相协调,与自然景观、特色风貌和人文环境相呼应,并且新建的民宿还要创新民宿风格,不断推陈出新,避免雷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如北京慕田峪长城的一隅民宿,位于慕田峪长城脚下的一处村庄,也是将古老的农宿进行了改造,形成了现在抬头可以望见长城低头可以见庭院的宽敞明亮的特色民居,诗和远方在这里完美体现。此外,还有小朋友参与学习的摹画兔儿爷这样传统手工艺项目,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民宿创新的完美结合。这些都是辽宁民宿学习、借鉴的方向。

(三)保持传统特色,增设体验民俗

特色风情民宿的吸引力就在于其“原汁原味”的民俗,篡改了的“变味”民俗,短期内可能使游客增加,但从长远来看,不但不利于民俗的保护,也会使民俗失去其独特性,成为雷同产品,最终失去游客。因此,在开发特色风情民宿时,一定要保护好传统民俗文化,使其特有的文化得以传承。同时,发掘当地的特色参与项目,满足游客不断提升的参与需求,如去藏族地区的游客很想体验一下围火而舞的锅庄舞,到了内蒙古想参加那达慕大会,到了查干湖想参加冬捕等。

辽宁特色风情民宿在保护传统民俗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开展多种民俗、地方美食品尝等活动,如小型家庭民宿可以开展糖葫芦制作、东北冻梨品尝等特色体验,大型民宿及民宿群可以加入海城高跷、东北二人转、辽西高跷秧歌等体验项目。

总之,民宿作为新兴的旅游休闲产品,还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推陈出新。尤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辽宁乡村民宿发展更应坚持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游客,在和谐相融中实现辽宁经济的转型升级与振兴发展。

猜你喜欢
民宿民俗景区
孪生院子民宿
东胡林民宿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民俗中的“牛”
『摘牌』
“摘牌”
民俗节
某景区留念
漫画民俗
你是民宿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