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统计局,河南 邓州 47415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并列提出,体现了党在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改革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上的深化。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既彼此区别,又相互联系,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获得感的提升为增强幸福感和安全感提供了可能,同时巩固了获得感的基础地位。幸福感以获得感和安全感为前提,增进人民幸福感是核心和目的。安全感的提升是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基本条件,增进人民安全感同样是基本保障。
重视和关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我们党对改革实践进行理性思考的成果,是“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具体表现,体现了新时代党执政的使命自觉。能否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已经成为衡量改革发展成败得失的基本指标之一。
构建高质量生活评价指标体系,目的是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简便易行的统计指标体系,配以问卷调查,来了解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较为准确地反映、监测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发展变化,掌握改革开放红利惠及民众的情况。通过全国以及各地人民生活现状的纵向和横向对比,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帮助精准施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美好生活建设做出贡献。
居民高质量生活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通过多个指标组成有机整体来反映。在构建体系时,除要符合统计学的基本规范外,还须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科学性与适用性相结合
居民高质量生活指标的构建,不仅要按照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目标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选择性设置,还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切实把握高质量生活的特征,形成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的综合评价体系。另外,要尽可能考虑现有统计制度,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源,以便调查、测评、统计、计算和对比分析。
2.坚持系统性与相对独立性相结合
指标体系是对居民高质量生活的总体描述,要求所选择的分层指标能够作为有机整体,比较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和描述高质量生活的内涵和特征。同时,所选择的各个指标必须相对独立,不应存在交叉现象,做到互不重复,互不取代,尽量避免信息上的重叠。
3.坚持前瞻性与导向性相结合
居民高质量生活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体现居民现有的生活水平,又要反映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居民高质量生活的提升,以及对今后美好生活的向往。
4.坚持客观量化与主观感受相结合
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对居民高质量生活状况进行监测评价,用客观数据理性分析居民高质量生活的现状,也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感受和要求,从主观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
高质量生活具有以下几个较为显著的特征:
1.阶段性和上升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生活的需要从单方面转向多方面,从追求数量转向提升层次,从关注客观状况转向注重主观感受。对比而言,过去我们较多关注“有没有”“有多少”“有什么”,现在更关注的是“好不好”。因此,满足高质量生活的需要成为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反过来,高质量生活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阶段的提高。
2.客观性和主观性
现阶段,人民的生活需要已经从物质文明领域扩展到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多个领域,人民追求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以及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由此可见,人民向往的高质量生活需要主客观的同时认同。
3.社会性和个体性
基本的物质保障是高质量生活的基础,每个发展阶段都有美好生活的标准,反映了高质量生活的一致性和社会性内涵。但是,个人和群体社会身份地位、需求满足层次与文化价值观等的多样性,也会形成对高质量生活的个体性需要与认知。
1.客观指标
(1)收入生活水平。收入生活水平是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共选取5个指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城乡居民收入比、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快递业务量增幅、恩格尔系数。
(2)居住出行环境。居住出行是居民生活的重要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居民高质量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共选取5个指标:住宅销售面积增幅,私人轿车保有量增幅,森林覆盖率,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比例(省级及以下用“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水体比例”代替),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省级及以下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代替)。
(3)就业社会保障。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群众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方面。共选取3个指标:城镇新增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4)教育卫生文娱。教育、卫生和文娱水准是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共选取5个指标:高中阶段学生毛入学率、卫生发展指数、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增速(省级及以下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增速”或“互联网用户增速”代替)、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例、国内游客增幅。
总体来看,居民生活质量评价客观指标体系的选择涉及4个方面共18个具体指标。其中,城乡居民收入比、恩格尔系数、城镇登记失业率3个指标为逆指标,其余指标均为正指标。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比例和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两个指标为约束性指标,其余指标均为预期性指标。
数据来源自各级统计公报、统计年鉴、部门资料、网上资料等,主要是前两种,后两种仅作补充。另外,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于2017年以后省级及以下不再计算该指标,所以其2018年数据用2017年数据代替。
2.主观内容
利用各级统计调查队现行城乡住户调查系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定期(一般在年底开展一次)就居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进行调查。获得感主要调查居民现在的生活状况与自己期望值相符的程度、对社会公平程度的看法以及自己应得但未得到的方面等;幸福感主要调查居民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现在是否幸福以及不幸福的原因等;安全感主要调查居民在生活中是否会感到担心不安、对目前社会治安环境的看法以及不安全的因素等。
居民高质量生活评价体系具体指标设置和内容详见表1。
表1 居民高质量生活评价指标体系
1.客观指标目标值(标准值)
高质量生活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为方便监测和计算,本文将目标值年份暂时设定到2025年。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近十年来平均值为42.4%,近几年基本维持在44%左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60%的比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按2035年达到60%的比重,平均每年提升1%来算,设定2025年该指标的目标值为50%。
(2)城乡居民收入比(逆指标)。根据2008—201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回归分析结果,推测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0,故设定2025年该指标的目标值为2.40。
(3)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近年来,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呈稳步上升态势,个别年份甚至超过60%,故设定2025年该指标的目标值为60%。
(4)快递业务量增幅。快递行业属于高成长性行业,其增速变化是一个递减的过程,如果按常规思路预测2025年的增速作为目标值,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将当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平均增速作为当年的快递业务量增幅目标值,来衡量省级及以下的发展情况更为科学合理。这样一来,各年份的目标值将是动态的。例如2018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平均增速为26.6%,故设定2018年该指标目标值为26.6%,2025年同理。
(5)恩格尔系数(逆指标)。根据2013—2018年恩格尔系数的回归分析结果,预测2025年恩格尔系数为24.7%,故设定2025年该指标的目标值为24.7%。
(6)住宅销售面积增幅。根据近几年城镇化率、人口自增率和住宅销售自身的变化趋势,综合考虑,设定2025年的目标值为2%。
(7)私人轿车保有量增幅。情况同指标(4)。该指标2018年全国平均增速为10.3%,故将10.3%设定为2018年目标值,2025年同理。
(8)森林覆盖率。按2035年全国达到26%的目标,平均每年应提高0.2个百分点,故设定2025年该指标目标值为24%。
(9)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比例(可用“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水体比例”代替)。参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中70%的标准值,设定该指标2025年目标值为70%。
(10)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可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代替)。参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80%的标准值,设定该指标2025年目标值为80%。
(11)城镇新增就业率。近几年来,该指标都在3%以上,故设定该指标2025年目标值为3.5%。
(12)城镇登记失业率(逆指标)。我国2008—201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为4.07%。作为逆指标,今后失业率应有所下降,故将2025年目标值设定为3.5%。
(13)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我国2018年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6%,今后应继续提高,故设定2025年目标值为100%。
(14)高中阶段学生毛入学率。参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90%的标准值,今后该指标应进一步提高,故设定2025年目标值为95%。
(15)卫生发展指数。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近几年全国卫生指数逐步接近150%,故设定该指标2025年目标值为150%。
(16)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增速(省级及以下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增速”或“互联网用户增速”代替)。情况同指标(4)。2018年全国该指标平均为16.9%,故设定该指标2018年目标值为16.9%,2025年同理。
(17)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例。根据现有水平,结合乡村振兴评价标准,设定该指标2025年目标值为13.5%。
(18)国内游客增幅。近几年,全国国内游客的增幅都在10%左右,故设定2025年该指标目标值为10%。
各指标目标值见表1。
2.指标权重
权重是在评价过程中对被评价对象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通常情况下,确定权重的方法有主观和客观两种。本文指标权重采用主观经验法,由相关专家、领导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确定指标体系中各要素的权重。居民高质量生活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见表1。
本文采用指数化评价方法,对客观指标进行标准值处理以实现数据的无量纲化。
1.正指标的无量纲化
正指标的无量纲化公式为:
其中,zi为xi的无量纲化值,xi为实际值,xi1为标准值。
2.逆指标的无量纲化
逆指标的无量纲化公式为:
其中,zi为xi的无量纲化值,xi为实际值,xi1为标准值。
3.客观指标综合评价指数
首先,综合评价指数由单项指标综合而成,具体形式为:
其中,zi为xi的无量纲化值,xi为实际值,wi为指标xi的权重。
其次,将各指标的无量纲化值与相应的权重相乘,然后加总,得到客观指标综合评价指数。
最后,将客观指标综合评价指数数值加上问卷调查得分,即为全国或一个地区居民高质量生活评价总指数数值(总得分)。
根据上述确定的居民高质量生活评价指标及其标准值与权重,综合计算出2018年居民高质量生活评价客观指标指数。其中,全国为64.34,河南省为65.74,山东省为62.89(详见表2)。
表2 2018年居民高质量生活评价客观指标指数计算表
为了能从整体上评价分析居民高质量生活状况,在此引入《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2018)》的调查结果,以35个城市的平均值代表全国,以郑州市数据代表河南省,以济南市数据代表山东省。同时,以教育质量满意度代表获得感调查情况,以健康满意度代表幸福感调查情况,以医疗服务满意度代表安全感调查情况。3个满意度指数分地区汇总简单平均后,按30%(主观指标权重)折算,得到2018年主观指标指数:全国为19.92,河南为20.18,山东为21.15(详见表3)。
表3 2018年中国城市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将客观指标指数和主观指标指数汇总,可以得到2018年高质量生活评价总指数:全国为84.26,河南省为85.92,山东省为84.04(详见附图)。
附图 2018年全国及河南省、山东省居民高质量生活评价总指数柱状图
将河南省、山东省2018年居民高质量生活评价指数与全国平均水平做比较,河南省略高于全国,山东省则略低于全国,3个数据很接近,差别不大。从分类指数看,客观指标指数全国为91.9,河南省为93.9,山东省为89.8,河南省比全国高出2,山东省比全国低了2.1,反映出河南省作为中部省份发展势头比全国平均水平稍快,而山东省作为东部发达省份发展势头稍慢于全国水平。从4类指数构成看:河南省的收入生活水平和居住出行环境指数分别为93.9、92.8,比全国略高;就业社会保障指数为99.3,比全国高8;教育卫生文娱指数为91.8,比全国略低。山东省收入生活水平和教育卫生文娱指数分别为87.8和88,比全国水平分别低4.3和5.8;居住出行环境指数为88.1,接近全国水平;就业社会保障指数为99,比全国高7.7。从主观指标指数(“三感”调查情况)看,全国为66.39,河南省为67.26,山东省为70.49,河南省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山东省比河南省高3.23,比全国高4.1,反映出山东省作为东部发达省份,其教育质量、医疗服务、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居民满意度走在全国前列,河南省与之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详见表4)。
表4 2018年居民高质量生活评价类指数比较
由于缺乏河南省2017年“三感”调查数据,故两年的比较分析只能根据客观指标指数进行。
根据前述方法,计算出河南省2017年得分为65.54,2018年得分为65.74(详见表5),按百分制折算,两年的客观指标指数分别为93.6和93.9,2018年比上年有所提升。就具体指标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恩格尔系数、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水体比例、卫生发展指数、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例等较上年增长较多。但是,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互联网用户增速等指标较上年有所下降。河南省2017年、2018年快递业务量增幅、私人轿车保有量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后应维持这种发展势头,不能掉队。城乡收入比、城镇新增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例等指标两年均得满分,今后应注意不能出现反复。
表5 河南省居民高质量生活评价客观指标指数计算表
河南省主观指标指数按百分制计算,2018年只有67.26,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山东省存在一定差距。建议今后在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一是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力度,不断提升居民安全感;二是强化改革开放成果宣传力度,通过对比,提升居民获得感;三是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高居民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居民幸福感;四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着力营造积极、乐观、向上的社会风气,不断提升居民对生活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