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习铭 黎丽荣
(1.新疆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2.乌鲁木齐银行,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2013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巴基斯坦时提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构想,初衷是促进两国能源合作、产业合作、陆海联运和共同发展。2015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时,双方确定了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中心,以瓜达尔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为四大重点的“1+4”合作布局。目前中巴务实合作,共同寻求中巴产能合作的深度发展。中对巴产能投资涉及交通基础设施、电力建设、通信服务、国际物流、勘探、咨询等业务,产业合作方式以中方农业、食品加工业、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巴基斯坦人口、资源较丰富地区的适度转移为主。2019年中巴经济走廊政党共商机制第一次会议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项目,目前取得积极进展。在建及建成的项目多达22个,投资额190亿美元,累计为巴基斯坦直接创造7万个就业岗位,拉动了经济增长。
中巴轻纺产业均属本国劳动密集型支柱产业。长期以来,中国纺织品及服装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但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加之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使棉纺企业生存空间受限。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实施,纺织业这一中国传统支柱产业正加快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推进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转型升级。近年巴基斯坦因国内棉花供应不足,纺纱原料(棉花)价格大幅上涨,其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竞争力不断下滑,出口份额被东南亚和南亚部分国家挤占。但轻纺产业是该国制造业中的核心产业,不仅具有原棉、轧棉、纺纱、布料、印染到成衣制造的完整产业链,而且轻纺产业占该国近1/4的工业增加值和60%的对外出口份额,为该国提供近40%的劳动力就业岗位。中巴经济走廊和中巴自贸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给两国轻纺产业贸易投资和产能合作带来了新机遇。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中国和巴基斯坦国别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刘宗义,2016[1];胡景来和李萍,2016[2])、中巴经贸合作(刘佳,2016[3];陆晓敏,2016[4])、中巴产能合作(陈利君和刘曼,2017[5];祁欣和王志芳等,2017[6])、中巴细分产业合作(白永秀和王泽润等,2015[7])侧重工业合作,张雯丽和翟雪玲(2017)[8]侧重农业合作等方面,缺乏针对中巴轻纺产业合作的研究。产能合作是中巴经济走廊“1+4”合作布局中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两国轻纺产能合作进展缓慢,研究中巴轻纺产业竞争性和互补性,探寻中巴轻纺产能合作新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深度透析才能精准把握中巴轻纺产业的竞争优势和互补性。近年来细分产业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几类指数的测算分析。陈燕娟和邓岩(2016)[9]以及王金波(2017)[10]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等指标,分别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十类产业及巴基斯坦种子产业贸易互补性、竞争性和发展潜力进行定量分析,主要指数有互补性指数(Cij、GL 指数)、竞争性指数(Lafay、ESI指数)、潜力指数(TCD指数)。程云洁和江瑞瑞(2017)[11]通过HS分类对中国与巴基斯坦商品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研究,主要指数有互补性指数(TCD、Cij指数)和竞争性指数(TC、RCA指数)。本文结合中巴轻纺产业实际,借鉴杨习铭(2019)的相关研究,采用9个指数对中巴轻纺产业竞争优势进行综合分析。其中,竞争优势选取了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潜在优势选取了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见表1。
表1 中巴轻纺产业竞争优势指标表
(续表)
本文数据采自UN Comtrade数据库中SITC Dev4分类中涉及纺织业第6类①本文剔除了第269类“旧衣服和其他旧纺织品”。“按材料分类的制成品(包括纺织、皮革、橡胶、木制品、纸制品、钢铁及金属制造等)”和第8类“杂项制品(包括预制建筑物、家具、旅行用具、服装、鞋类、科学及摄影仪器和装置)”,并将细分第65类“纺织纱线、织物、化妆用品及相关产品”和第84类“各种服装和服饰用品”作为研究两国轻纺产业的基础数据源,见表2。
表2 中国和巴基斯坦轻纺产业类别及产品概述一览表
中巴轻纺产业③中国和巴基斯坦轻纺部门的纺织业和服装及服装产业均具有代表性,本部分作为重点产业分开进行分析。均属本国劳动密集型支柱产业。中国纺织和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随着中国《中国制造2025》《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实施,中国传统支柱产业——纺织服装业正加快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推进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转型变革。近年来巴基斯坦因国内棉花供应不足,纺纱原料(棉花)价格大幅上涨,其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竞争力不断下滑,出口份额被东南亚和南亚部分国家挤占。2018年,中国纺织和服装产品出口分别为1185.75亿美元和1582.12亿美元,巴基斯坦纺织和服装产品出口额分别为80.04亿美元和59.42亿美元④数据来源于UN Comtrade数据库,其中纺织品为65类“纺织纱(丝)、织物、未另列明的成品及有关产品”数据,服装品为84类“各种服装和服饰用品”数据。。
通过对2008—2018年中巴纺织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分析可得,中对巴纺织品出口由2008年8.54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24.28亿美元,增长1.84倍,2008—2018年总体呈上升趋势;巴对中纺织品进口贸易由2008年3.88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8.96亿美元,增长1.31倍,2008—2018年总体呈倒U型趋势。中对巴服装产品出口额由2008年3.17亿美元下降到2018年3.02亿美元,减少0.15亿美元,2008—2018年总体呈倒U型趋势,2015年为峰值,达4.72亿美元;巴对中服装产品出口额由2008年0.01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0.54亿美元,增长53倍,2008—2018年总体呈上升趋势,见图1。
图1 2008—2018年中国和巴基斯坦纺织及服装产品进出口贸易图
通过2018年中对巴纺织产品出口贸易占比可得:2018年出口产品类别较多且较为分散,排名前四的为人造纤维纺织物(31.77%)、纺织纱(28.26%)、针织物(14.28%)、特种纱线产品(9.08%),总计占比83.39%;2018年进口产品种类少且较为单一,主要为纺织纱和棉织物两类,两项合计占比96.34%,见图2。
图2 2018年中国对巴基斯坦纺织细分产品出口占比图
2018年中对巴服装产品出口最多的细分产品为非针织制成的男装,出口额0.92亿美元,占54.67%;其次为纺织物制服装,占13.72%;第三是纺织物制服饰用品,占比10.32%。前三类出口合计2.21亿美元,占比73.24%。中对巴服装产品出口较为平衡,但服装产品进口总量较少,仅为0.54亿美元,见图3。
图3 2018年中国对巴基斯坦服装细分产品出口占比图
总体来说,中国和巴基斯坦轻纺产业(纺织、服装产品)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其中中对巴和巴对中轻纺产业(纺织产品)均具有很强潜在优势,中对巴轻纺产业(服装产品)具有较强的贸易联系,而巴对中轻纺产业(服装产品)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一)比较优势指数分析(见表4):①中国。2018年纺织和服装产品RCA指数分别为2.89和2.80,其值均大于2.5,具有极强国际比较优势;2008—2018年纺织产品RCA指数呈倒U型趋势,而服装产品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纺织和服装产品NRCA指数为5.68和16.34,具有极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2008—2018年纺织产品总体呈上升趋势,而服装产品总体呈快速下降趋势;2018年纺织和服装产品DT指数分别为-0.02和-0.1,说明当年中国纺织和服装产品的出口增速变缓。综上所述,中国纺织和服装产品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②巴基斯坦。2018年纺织和服装产品RCA指数分别为20.6和11.08,具有极强国际比较优势,2008—2018年纺织产品RCA指数呈倒U型趋势,而服装产品RCA总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纺织产品和服装产品NRCA指数分别为12.02和111.75,具有极强显示性比较优势,2008—2018年纺织产品NRCA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服装产品NRCA指数总体呈U型趋势;2018年纺织和服装产品DT指数分别为-0.06和0.01,当年巴基斯坦纺织产品出口呈下降趋势,而服装产品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巴基斯坦纺织和服装产品具有极强比较优势。
(二)竞争优势指数分析(见表4):①中国。2018年纺织和服装产品TC指数分别为0.73和0.90,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优势;2008—2018年纺织产品TC指数呈上升趋势,而服装产品TC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纺织和服装产品IMS指数较大,其国际市场占有率为0.41和0.38,2008—2018年纺织和服装产品IMS总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纺织和服装产品CA指数分别为2.23和2.63,具有真正的竞争优势,2008—2018年CA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而服装产品CA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综上所述,中国纺织和服装产品具有很强国际竞争优势,且竞争水平逐渐提升。②巴基斯坦。2018年纺织和服装产品TC指数分别为0.65和0.96,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2008—2018年纺织和服装产品TC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纺织和服装产品IMS指数很小,其国际市场占有率为0.03和0.014,巴基斯坦纺织业在国际上的绝对竞争优势较小,2008—2018年纺织和服装产品IMS指数维持在0.03和0.01之间;2018年纺织和服装产品CA指数分别为18.37和10.99,具有真正的竞争优势,2008—2018年纺织产品CA指数维持在20左右,而服装产品CA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巴基斯坦纺织和服装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表3 2008—2018年中国和巴基斯坦纺织产品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潜在优势一览表
表4 2008—2018年中国和巴基斯坦服装制品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潜在优势一览表
(三)纺织产品潜在优势分析(见表4):①中国。2018年中对巴纺织和服装产品Cij指数分别为6.46和0.26,其中纺织产品具有极强的互补性,未来发展潜力巨大;2018年中对巴纺织和服装产品TCD指数分别为6.38和0.59,其中纺织产品具有紧密的贸易联系,2008—2018年中对巴纺织和服装产品Cij、TCD指数总体呈倒U型趋势;2018年中国纺织和服装产品IIT指数分别为0.26和0.10,说明中国纺织和服装产品具有较弱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综上所述,中对巴纺织产品具有很强的潜在优势,而服装产品具有较弱的潜在优势。②巴基斯坦。2018年巴对中纺织和服装产品Cij指数分别为13.65和1.79,具有很强的互补性;2018年巴对中纺织和服装产品TCD指数分别为0.98和0.08,其中纺织产品具有较强的贸易联系,2008—2018年纺织产品Cij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TCD指数总体呈倒U型趋势,而服装产品Cij和TCD指数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2018年巴纺织和服装产品IIT指数分别为0.38和0.04,其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综上所述,巴对中纺织产品具有较强潜在优势。
(一)纺织细分产品竞争优势分析。①比较优势:2018年中国棉织物、人造纤维织物、针织物、带类织品、纺织制成品具有极强比较优势,纺织纱、其他纺织物、特种纺织物和室内铺地用品等具有较强比较优势;2018年巴基斯坦纺织纱、棉织物、人造纤维织物、纺织制成品和室内铺地用品类具有极强比较优势,带类织品和特种纺织物类具有较强比较优势。②竞争优势:2018年中国除纺织纱外的纺织品均具有竞争优势,其中人造纤维织、其他纺织物、针织物、带类织品、特种纺织物和地板覆盖物具有很竞争优势;巴基斯坦仅纺织纱、棉织物、人造纤维织物、纺织制成品和地板覆盖物类具有竞争优势,其中棉织物和纺织制成品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③潜在优势:2018年中对巴贸易互补性排名前三的纺纱类、针织物和人造纤维织物的Cij指数分别为2.75、1.98和1.92,其中地板覆盖物类产品Cij指数最低为0.12,贸易结合度排名前三的其他纺织物、纺织纱和人造纤维织物的TCD指数分别为16.18、15.48和2.78。其中巴对中贸易互补性排名前三的棉织物、纺织制成品和纺纱类的Cij指数分别为108.98、59.72和20.24,贸易结合度仅纺织纱TCD指数较高,为5.22。未来可重点加强纺纱类产业互补合作,而中国人造纤维织物和巴棉织物类产品产业间贸易需进一步扩大双方贸易规模(见表5)。
(二)服装细分产品竞争优势分析。①比较优势:2018年中国纺织物女装(非针织)、纺织物男装和女装(针织)、纺织物制服饰用品和非纺织材料的服装具有极强比较优势,纺织物男装(非针织)、纺织物制服装具有很强比较优势,2018年巴基斯坦所有服装细分产品均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②竞争优势:2018年中国除纺织物女装(非针织)外均具有竞争优势,其中纺织物男装(非针织)、纺织物女装(针织)、纺织物制服饰用品和非纺织材料的服装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2018年巴基斯坦所有服装细分产品均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③潜在优势:2018年中对巴所有服装细分产品的Cij指数均小于巴对中,说明巴对中的服装产品具有非常强的互补性,而中对巴服装产品的TCD指数均大于巴对中,说明中对巴的服装产品具有非常强的贸易联系,由此说明两国服装细分产品均具有较强的潜在优势,见表5。
表5 2018年中国和巴基斯坦轻纺细分产业竞争优势一览表
(一)加快轻纺“竞争性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合作。中巴竞争性纺织产业要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产业升级。目前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我国纺织企业主要从低端加工环节开始嵌入国际分工体系。一是我国纺织业要加快高附加值价值链环节的投入,拓展我国纺织企业参与国际价值链分工体系,继续积极培育新型纺织产品设计、研发、营销以及品牌运营等非生产价值链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参与国际纺织产品分工实现流程和工艺升级,利用国际分工形成的资本积累和技术储备加速向高附加值环节渗透。二是要积极构建以本国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国内价值链分工体系。企业可以设计和创造更加贴近本国消费者需求偏好的民族特色或生态绿色纺织服装品牌,通过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之间的高效衔接和整合,建立较为均衡的纺织产业国际分工关系。
(二)加强轻纺“互补性产业”科技研发和优势互补。中巴互补性纺织产业要加快两国纺织上中下游产品充分流动和技术研发创新。一是通过两国纺织产业园区建设和产业转移政策充分利用巴方人力、物力资源禀赋和中国纺织智能化技术创新禀赋,促进两国纺织相关商品、技术、服务和人员等生产要素在产业园区交流和互动,建立新型中巴跨境电子商务模式,拓宽纺织产品国际销售渠道,共同推动两国纺织互补产业集群持续创新。二是中巴纺织产业园区通过国际先进生产性创新要素与传统纺织品制造业融合发展创新纺织自主生产系统,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系统、管理创新系统以及市场创新系统。通过加快两国纺织产品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升级,在低碳纺织、绿色纺织、资源循环纺织等方面取得突破,提升两国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建立轻纺产品“贸易+投资”混合驱动模式。通过“贸易+投资”混合模式推进两国优质纺织产能转移,吸引纺织产业发达国家逆向投资。一是通过“贸易+投资”混合模式推进两国优质纺织产能转移。两国纺织产业可以选择并购或绿地投资的方式在收入水平更低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利用当地廉价要素资本发展比较成本优势纺织产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同时还要吸引纺织产业发达国家逆向投资,学习其先进纺织产品的创新技术、设计研发方式和营销模式,提升两国纺织产业质量。二是目前中巴纺织产业出口受到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各国针对中国纺织产品实施反倾销和补贴。中巴两国纺织企业要掌握国际纺织市场的行情变化,改变本国纺织产品过度依赖低价竞争的策略,提升本国纺织产品出口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水平,力促建立绿色纺织品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