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三维透视

2020-12-25 20:26靳玉琼
关键词:思政课育人思政

靳玉琼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强化实践教学、推动实践育人是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和吸引力的现实需求,是贯彻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然选择。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主体性被遮蔽、形式化、宽泛化等问题,消解了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价值。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如何做到全程贯穿、全面覆盖、创新方式、拓宽途径,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之需

实践教学是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把社会实践作为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通过把实践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环节,使实践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且据此构成了对象化存在及主客体统一的基础。首先,实践是个体对自身本质力量的自我确证。人之所以被称为“社会存在物”、“能动的自然存在物”[1],在于人能够通过实践这一感性的活动作用于客观对象,满足了个体精神和物质的需要,化解了绝对的个体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危机,搭建了“抽象人的彼岸王国”通往“个体的现实世界”的桥梁,到达了个体“思维的此岸性”,实现了人与客观对象的“和合”状态。高校思政课不仅要回应大学生的思想认知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帮助大学生找到人的本质力量自我确证的存在方式,通过实践教学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落地式发展,实现理论与大学生生活世界的高度嵌合,为其找寻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提供充分的解答。其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不是通过思辨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实践来证明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唯有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过程,才能确保其社会认识通达真理的彼岸,并使各种思想认知问题得到合理的解答。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德性教化、思想涵养和行为养成的主渠道,必须引导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提升思想认知,实现“实践出真知”的价值目标。最后,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作为人与世界关系最基本的现实表达方式,是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对象的纽带[2]。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说,无论是从事物质生产、社会交往或是化解意义危机,都需要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实现和表达,个体不可能离开社会实践而存在和发展,实践使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因此,高校思政课不可能离开社会实践而单独存在,换言之,高校思政课离开实践教学必然偏离其正确的轨道和方向,从而脱离其价值旨趣,并出现虚化、空化的教学危机。[3]

高校思政课时代使命呼吁实践教学。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接受高等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获得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在明确了“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价值定位之后,其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就是“受教育者应当做什么以及如何做”[4]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如何培养人”。“学以致用”是教育的基本原则,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使命不仅仅定位于“释疑解惑”,还必须解决大学生“如何把理论运用到实践”的问题,才能避免“空谈误国”,达成“实干兴邦”。大学生要成为“有为的一代”,必须“乐为、善为、敢为”,才能肩负新使命,实现新作为。因此,高校思政课必须因时而化、因势而为,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通过生动、活泼、具体的实践教学来培育大学生的实践思维、实践能力、实践品格和实践行为,是高校思政课以超越传统知识灌输的方式重新出场,弥补课堂教学的实践性缺失,还原课程教学的本来面目,回归高校思政课的价值理性,进而促进大学生理论内化于心、实践外化于行。[5]

高校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具备天然的优势。实践育人向来是高校思政课的存在方式。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规定实践教学的学分要求,本科2个学分,专科1个学分。自此,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被提到从未有过的高度,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发展过程中,有诸多切实可行的经验。从实践教学的内容来看,涵盖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不同的实践维度具有不同的育人价值,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对自身本质力量进行自我确证,并获得个体存在的意义空间。从实践教学的理念来看,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即把大学生作为实践的独立个体,引导大学生通过鲜活而具体的实践来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生成强烈的社会担当精神[6]。从实践教学的方式来看,主要包括参与式、讨论式、体验式、情境式、调查式、劳动式等,立足于大学生精神需求、生活世界和成长问题,通过不同方式的融合,增强了实践教学的吸引力、针对性和感染力,激发大学生改革创新、脚踏实地的实践勇气,提高实践教学的信度和效度。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之困

“德性内化于心,德行外化于境”是高校思政课的价值追求[7]。然而,在当前的情况下,实践教学仍然是高校思政课的薄弱环节,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实之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主体遮蔽化

大学生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是自我认知、自我发展、自我实践的主体。一方面,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一种“自觉能动性”,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非是被改造的对象。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具有主体发展的需求,即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实现知识、经验和行为的自主建构。然而,在现实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大学生主体地位被遮蔽的现象并不少见[8]。比如: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部分教师热衷于照本宣科式的理论灌输,把自身作为课堂教学实施的唯一主体,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引发“身体在场”而“思想缺场”的尴尬[9]。此外,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缺乏足够认知,片面认为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附加动作”而非“必选动作”,致使在实践教学中“见物不见人”,导致实践教学沦为形式,造成受教育者情感认同和价值认知危机。

(二)实践环节表象化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理念上必须符合科学性、体现先进性、彰显时代性,进而突破抽象的形而上的应然构想,才能实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回归,确保实践教学接地生根[10]。在推动实践教学受教育者主体性回归之后,如何实现实践教学的纵深发展,避免表象化趋向,又是高校思政课的一大难题。具体表现为:教育方法的单一性、教学过程的形式化、教育内容的虚空化和教学管理的松散化等问题,以实践教学管理为例,存在随意性和娱乐性,难以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聚合效应”,导致实践教学受到实践单位和社会大众的质疑。此外,实践教学采取“大锅饭”的形式,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和差异性,忽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实践发展需求,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导致受教育者兴趣不足、感受不深,无法让全体大学生获得“行为实践”“情感体验”“精神提升”。

(三)实践活动创新性缺失

创新实践教学活动是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和持续吸引力的根本之策,是实现实践教学精细化的现实之需。然而,在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创新性缺失表现突出:一是缺乏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缺乏对实践教学计划、方案等进行可行性评价和可能性论证;二是实践教学活动带有不确定性,时常因经费、场地等客观和不可测因素而取消或变更;三是实践教学活动存在“一套方案用到底”的倾向,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陷入“模式化”泥沼。[11]从总体上来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仍然存在“为了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的现象,以“参观基地+撰写报告”为简单路径,任务性较强,创新性缺失,容易背离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本质。

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之路

(一)坚持学生主体,还原实践教学本真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使命,这就需要还原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性,实现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同向同行,推动课程教学与时代发展的双向耦合。[12]受教育者在实践教学中,由于“自觉能动性”的参与,使其成为一种具有自我确证能力的主体性存在,实践教学不应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而是在坚持学生主体的前提下,推动实践教学的“三重转变”,以还原实践教学的价值。首先,要转变实践教学的观念,摒弃“重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轻实践性”的错误思想,把思政课实践性与科学性、意识形态性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思政课教学的全程贯穿,尊重受教育者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回归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本质。其次,要转变实践教学的方式。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把平等、对话等观念内嵌于实践教学中,采用“情境模拟”“挂职锻炼”“社会体验”“名家讲坛”等方式来塑造实践教学的新面貌,激发受教育者在实践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理论认知和实践体验相嵌合,进而实现精神世界的丰富和社会认知的升华。[13]最后,要转变实践教学的评价方式,建立多元主体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以考评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为目标,将学生、实践单位、教师等纳入到实践教学评价主体中来,引导大学生带着问题开展实践,解决问题完成实践,对实践教学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客观而全面地评价实践教学效果,以期全面反映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

(二)回应实践短板,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推理性、感知性、思辨性的知识内化以及“学以致用”的行为外化表明大学生不可能是思政课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具有自身成长成才现实需求的主动学习者。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的功能和价值,思政工作者必须充分了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并深度结合新时代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实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精准滴注”。因此,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当多样化、广泛化,积极面对社会热点、疑点、难点和大学生的关注点,构建“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社会实践+网络虚拟社会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14]为大学生提供生动的实践教学形式,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应有之义。据此,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丰富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意蕴。首先,深耕教材内容。高校思政课教材是实践教学内容设计的基础,主动挖掘和整合高校思政课教材的“原生态”信息,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梳理和运用,使实践教学内容有依据、方案有支撑,是实践教学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次,立足地方特色。地方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亲和力、吸引力,实践教学通过将本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嵌入,推动实践教学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将大大丰富实践教学的资源,并有效提升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精神价值。[15]最后,创新教学形式。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回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以满意度和参与度作为教学成效衡量的核心指标,突破传统看视频或社会考察的单调教学形式,探索“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实践教学,通过课堂实践、社会考察、劳动实践、虚拟社会实践等方式的有效结合,提升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变“要我实践”为“我要实践”, 引导大学生体察民情、体验社会、体悟实践,真正实现思想与实际、理论与实践的统一。[16]

(三)回归实践意涵,挖掘整合教育资源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由多个部门、多种因素组成的系统工程,要凸显实践教学的育人效用,必须突破传统思政工作者“单打独斗”的局面,从校级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安排,组建校党委牵头领导、各部门职责明确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为实践教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专款专用,强化部门之间的协同推进,搭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以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建立校政、校企、校地、校际育人机制,构建由“校内+校外”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整合不同育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不同育人主体的育人功效,推动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协同,开展具有多样化、创新性,同时兼具理论向度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全覆盖”,促进实践教学由“平面化”向“立体化”转变,增强实践教学的感染力。此外,要瞄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从“情感性、认知性、理解性、拓展性”的维度来整合实践教学内容,[17]推动实践教学与大学生专业学习、勤工助学、服务社会、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等深度嵌合,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道德品质,切实提升实践育人的实效。

四、结语

理论与实践是相统一的,高校思政课不仅要强化大学生的政治理论认知和认同,还要突出实践行为培育和养成,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高度融合,达成高校思政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化育效果。对此,高校思政课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有效举措。

猜你喜欢
思政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