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白鹤镇中心小学 王 敏
后进生在每个班级中都是普遍存在的,而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少数是由于生理原因和智力有缺陷外,大多数后进生的形成是由后天学习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失误等因素造成的,因而是完全可以转化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并通过分层教学、互助帮扶等有效手段来对症下药,以促使后进生向中等生甚至优等生转化,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这一教学群体而言,他们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想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积极借助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之初,我先是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了一段动画:小猴子分别骑上车轮为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和圆形的自行车,一路上小猴子上下颠簸的样子十分可笑。只有当骑上车轮为圆形的自行车后,小猴子才松了一口气,高高兴兴地找小伙伴去玩了。待动画播放完毕,我向学生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的吗?”这一富有趣味性和生活气息的问题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待学生自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我顺势引出了新课内容:“刚才同学们都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常识来回答的,那么你知道怎么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一问题吗?”如此,既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便为促进后进生向中等生甚至优等生转化奠定了基础。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通常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即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授和灌输课本内容,这在极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再加之不同学生在认知能力、思维水平、潜力倾向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因材施教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集中体现,更是兼顾学生学习需要、增强后进生学习信心的客观需要。
如在教学“比”这部分内容之前,我根据学生过往的学习水平,将其划分为了A、B、C三个层次要求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了分层教学目标。C层学生要求能够理解比的意义;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理解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B层学生要求能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探讨比与除法、分数关系的联系与区别,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A层学生除需掌握上述知识之外,还应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黄金比”的相关知识;体会比的应用价值,感悟数学的和谐美。如此,通过实施分层教学,不仅兼顾了全体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且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基于数学教材系统性和连贯性强的特点,后进生有了知识缺陷,就必须要及时查漏补缺。而“结对帮扶”不仅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且还能够解决课堂教学中没有解决或不能解决的问题。人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适当组织优等生对后进生进行帮扶,不仅可以在班级范围内营造“人人向学”的良好氛围,而且还能使学生共享“求知之趣”,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
为了促进后进生向中等生甚至优等生转化,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两人一组,以优带差,并将每周五的午休时间定为帮扶小组的活动时间。在这期间,被帮扶人可以与帮扶人就自己近一周在数学学习方面遇到的问题展开交流,帮扶人则应针对被帮扶人出现的解题错误情况,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帮助被帮扶人排忧解难,即通过挖掘出错误原因并告之,让其及时纠正,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帮扶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使其今后基本上不会出现类似错误。如此一来,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绝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一方面,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反思、不断调整、改进教学,使之能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契合;另一方面,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只要师生合作,勠力同心,后进生的转化必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