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自《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思想政治课教学也从“教知识”逐步落地为“素养培育”。素养培育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坚定新课标立场,不遗余力地推进教学各环节创造和实施,以此来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高质量发展,完成思想政治课铸魂育人的使命。
深层学习直观上说明的是学习的程度。基于学生的认知状态、能力水平与发展取向来确定深度学习目标,教师要清楚地知道学生“在哪”,也让学生清晰地知道这节课要走向“哪里”,继而明确学习路线,实现学习由浅层走向深层。
在学习“市场配置资源”框题之前,笔者向学生发放学情调研问卷,以此明确学生在自学教材内容后的盲点或疑惑点,确定学生对教材所涉及知识的理解层级及掌握水平,掌握学生的思维起点和认知状态。笔者作了如下问题设置:
(1)预习本框题,你觉得哪一内容你比较感兴趣?为什么?
(2)在结合任务单的预习过程中,哪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哪些内容让你觉得难以理解?(可列出概念或语句)
(3)针对本节课,你希望得到教师在课堂中的哪些指导或帮助?(如方法、技能等)
在对问卷统计分析后,笔者认识到大多数学生对市场机制如何配置资源和市场弊端比较感兴趣,因为对市场机制如何配置资源比较好奇,而市场的弊端在学生的生活中有遇到。学生普遍认为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很简单,而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具体条件及其运行有难度。通过总结,笔者发现学生对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有所忽视,这不利于学生从本质上认同市场配置资源的必要性,不利于学生资源节约意识的树立。另外学生对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分析不到位,需要教师加以指导。据此,笔者得出学生的“盲点”“疑惑”与“需求”,进而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定为:(1)通过感悟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结合实例阐述市场调节的方式及运行,加强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认同;(2)辩证地看待市场经济体制,有条理地分析出市场调节存在的优点和弊端,从正反两方面科学阐释与认识市场配置资源;(3)通过对市场体系的介绍,说明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性及措施,认识到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要学法守法用法,积极参与市场体系建设,维护市场秩序。学生的认知状态是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的起点。课前调查问卷的设置助力教师认识学生的学习需要,协助教师作出提升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教学目标,以此帮助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推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深度学习需要高阶思维的运用,表现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综合、评价与创造。科学精神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科学精神的培育无论是在问题提出、方案制定还是信息提取、结论论证方面都离不开高阶思维。恰当的问题设置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探究和梳理学科知识中蕴含的思维与方法,实现深度学习。
例如,在“君主立宪制:以英国为例”的教学中,笔者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英国“脱欧”案例,以英国发行“脱欧”纪念币为切入点,设计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探究情境中蕴含的科学精神与国际视野。
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欧。2020年1月23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签署批准了英国议会通过的“脱欧”协议相关法案。这标志着该法案正式生效成为英国法律,为英国实现“脱欧”铺平道路。
在1月22日晚,英国议会上院通过了经下院修改的“脱欧”协议相关法案,意味着英国已完成本月底正式退出欧盟前的所有法律准备。该法案的基本内容是此前约翰逊首相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相关内容,法案旨在以法律形式落实该协议。前任首相特蕾莎·梅与欧盟达成的“脱欧”法案在英国议会屡遭否决,导致“脱欧”日期多次延后,特蕾莎·梅黯然离职。约翰逊接任首相职位后,同样与议会反复磋商未果,后经议会下院选举才让保守党取得压倒性优势,最终得以推动“脱欧”法案迈过议会门槛。
1.结合英国政体和材料,分别说明英国女王和首相的产生及政治地位。
2.在英国“脱欧”的进程中,政府与议会是如何实现权力制衡的。
3.你认为“脱欧”后,英国在哪些方面会受到影响?试举一例进行说明。
知识理解和掌握的阶段,是深度学习的根基阶段。思想政治课深度学习所寻求的知识理解,是在真实情境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学生在英国“脱欧”真实情境下体会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感受英国政体的特点和弊端。真实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驱动性问题使学生创造性地生成新知识,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深度学习。
情境教学通过“情境”建立了知识符号同真实生活的联系,让知识可触可感,从而变得丰富、形象。思想政治学科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情境体验活动是思想政治课应有的样态。
真实开放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成内化知识的过程中,和他人、和世界相处的能力得到提升,精神也得以丰盈。情境体验活动的组织实施要贴合学生的真实生活,蕴含思想政治学科本质,体现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理念和思想,这样才能有助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使深度学习的发生成为可能。结合具体的学科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与之相应的体验活动,是引领深度学习的关键。如针对法治意识核心素养的培育,结合当前《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设置“公民如何促进科学立法”议题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序和规范;针对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设置“中国为什么‘行’”的议题活动,比较世界各国在疫情防控中的态度、举措与效果,让学生在全球视野下感知中国共产党“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中国政府的速度和力量,中国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中国人民的精神与团结,自觉认同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坚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让学生在课程内容与体验活动的交织中,主动参与并以此感受知识的生成,把握学科知识本质,从学科或学科融合的角度迁移、再构知识,提升思想政治学科逻辑思维能力,培植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及公共参与的素养,为未来生活问题的处理和解决奠定基础。
深度学习区别于表面形式化的学习,其基于知识而并非游离于知识之外。在体验活动引领的深度学习中,知识迁移的过程即间接经验直接化的过程,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立体地感受知识,在活动中与人和世界的交往、接触中获得真实感悟,在体验中重构知识,提升整体认知,养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智能化缩短了知识的更新周期,新技术加深了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就给人类对多元知识与社会成果的价值研判增加了难度。而自然与生活规律迫使人类必须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境况时作出科学研判,思想政治课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对人类知识成果拥有正确价值判定和认知,不能将学科发展凌驾于人类伦理之上。
鉴于思想政治课的价值使命,笔者经常会在课堂上结合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设置辨析式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科学的伦理评价,从而使学生科学发展、创造并运用知识。如:1.塑料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利弊?生活中我们要不要用塑料袋,如何用?2.食物保鲜在很多时候需要防腐剂,你觉得是不是所有的食物都要加防腐剂?谈谈你的看法。3.基因编辑可以改变基因特性,改良动植物性状,预防和治疗恶性疾病,是不是任何领域、任何状况都可以应用?如何看待基因编辑的伦理风险,避免“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发生?价值判断建立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认知、态度及情感之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批判性、创造性地建构正确的认知体系。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明白学科知识是由“人”发现和建构的,是动态且不断发展的,此刻完成性的知识需经由当下的“我们”继续向前推进。基于此,深度学习的评价观也需要教师面向未来,将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深度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价值感,引导学生多关注知识的情感与社会文化层面属性,通过伦理观念与道德规范的塑造,培育符合社会素养的时代新人。
深度学习是指向基于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全新教学形态,是需要设计的学习方式,是学科素养培育的学习趋势。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不断加深对深度学习理论的认识,促进深度学习的实施,以保证学生深度学习的效果,让思想政治课深度学习可持续、可评价、可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