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手段开始进入到教育体系中,以初中语文课堂为例,对于数字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在实践中收获良好的效果。本文就致力于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设计中有效运用数字化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希望对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情景设计
信息时代使得科学技术快速普及,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开始逐渐延伸到教育领域,得益于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在教学内容呈现方面更加丰富,使得教育逐渐呈现出数字化的特征,显著提升教育水准。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能够收获良好的课堂效果,将情景教学和数字化教学模式相融合,不仅有利于情景创设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更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也引发有关数字化教学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设有效策略的思考。
一、造学习情境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相较于小学阶段,在人文气息和时代气息方面更为浓厚,同时所涵盖的知识面更加丰富,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增长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应当以语言作为重要切入点,善于使用数字化手段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展现和挖掘。例如,通过数字化手段将视频,图片,动画等内容融入到教学资源呈现中,从而构建一个丰富的文章情景,更加形象的表现文章的思想情感,从而让学生更好的进行领悟文章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起到锻炼语文素养的效果。具体而言,在教育体系中的数字化资源通常指代多媒体,在营造教学情景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将抽象的语文知识转变为形象生动的画面,从而丰富情景的内容。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就可以基于数字化模式完成相映情景的设计,通过多媒体对古诗意境进行完美呈现。例如在学习《使至塞上》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营造的大漠孤寂而苍凉的景象,使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的方式营造具体的情景:一缕孤烟在广阔无垠的大漠中直直的升起,夕阳映照在一条宽广的大河中,孤零零的大河与炊烟,空旷的大漠,让人孤独的感觉倍增。通过数字化手段成功地将抽象的意境转变为直观的景象,从而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这也是数字化教学模式的主要优势之一,有效解决语文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的弊端。
二、合情景教学和数字化教学资源
1.数字化教学资源形象性的利用
一味的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容易让学生走向枯燥乏味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不高,无法表现出对于新鲜知识的浓厚兴趣。尤其是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此时就需要善于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情景的创设,从而改变枯燥乏味的现状,利用其形象性的优势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性的利用
中学生对于学习的集中注意力相对较为有限,若在教学过程中强制性要求学生对学习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则很容易引发其疲劳和倦怠,在该过程中就需要关注有关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有机结合以及适当转换,从而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疲劳感。这种转换可以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性的特征来实现,例如,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的方式,短时间的将学生的注意力进行集中,随后采用无意注意,适当缓解学生的疲劳,从而提高整堂语文课堂的学习效果。
3.数字化教学资源多样性的利用
若教师只使用一种教学模式,则学生很容易丧失对课堂的新鲜感和兴趣,容易导致学生觉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辞职就可以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多样性的优势进行转变,应用于情景创设过程中,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始终保持对语文课堂的新鲜感,从而激发语文情景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良好效果。
三、意事项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学知识以及教学资源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化特征也为教学工作带来更多的支撑。基于语文情景教学设计应用数字化教学模式需要充分考虑到以下要点。首先,教师必须明确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地位,不过多干涉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保障自身所创设的情景教学,满足学生基本学习的要求,尤其是在数字化教学模式之下,必须克服单线性教学模式。其次是需要合理选择实施方法以及对策,采用合适方法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和语文情境设计之间的融合,同时避免喧宾夺主,适当控制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比例。
结语
综上所述,为推进数字化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情景设计的运用,教师需要善于挖掘数字化教学模式的优势特征,并积极运用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机融合,扩大教学效果,从而为学生带来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堂,同时保持对数字化模式的合理运用,合理控制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比例。
参考文献
[1]孟祥栋.论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初中語文情境教学[D].长春师范学院,2012. [2]郭雪营.河北省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2.
[3]刘叙衡.论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8(30):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