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英
摘要:对于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并不一定很理想,孩子们由于年龄尚小,注意力难以集中,只有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才能够集中注意力,构建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活动,数学核心经验则是学生认知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把握几何和空间尺度、学会计数的关键。在建构游戏中开展数学教育,选择适宜的游戏材料和主题,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效积累数学核心经验。鉴于此,本文将探讨基于建构游戏的学生数学核心经验实践研究,以期为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核心经验、建构游戏、开展策略
引言:数学核心经验的积累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意义重大,在积累数学核心经验的过程中,学生逐步感知客观世界,形成清晰的事物概念和数学概念,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细化为实践,小学点年龄段阶段的数学核心经验包含四个方面,集合与模式、图形和空间、数概念与运算、比较与测量。集合与模式是最基础、最核心的数学经验,强调数学基本概念和认知;图形与空间经验则是学生建立数学空间概念和掌握数学学习方法的基础;数概念与运算、比较与测量是学生将数学基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学习和生活的重要途径。这四类数学核心经验是相互关联和支撑的,没有良好的集合与模式、图形和空间概念,学生们很难真正完成数学启蒙,开启数学学习过程。离开了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实践,比如数的概念和运算、比较和测量,学生也很难进一步深刻理解数学含义和巩固数学基础。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数学意识、鼓励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将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发展,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在种类繁多的主题活动中,建构游戏深受学生们喜爱。学生通过操作各种建构材料动手搭建特定物体,对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建构游戏能够很好地融入数学教育,通过不同的材料类型和数量,学生能够搭建出不同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物体模型,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感知到数学是生动有趣的,积累数学核心经验。
科学制定建构游戏活动策略,在建构游戏中穿插数学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经验,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数学的本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从数学核心经验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研究。
一、理清集合与模式区别
积累数学核心经验,首先需要理清集合与模式的区别,理解不同的集合和模式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建构游戏中,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材料,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操作手法,使用不同数量的材料来搭建模型,能够帮助他们理解集合与模式的区别,奠定学习数学的最基本条件。例如在建构游戏《美丽的城堡》中,学生们根据学校所提供的木工材料和工具,自主地创作出了非常漂亮的城堡。他们用彩色木片和木质钉制作了弯弯曲曲的拱门,木梯,搭建了屋顶,用树头墩子垒砌起了城堡围墙。在这一制作过程中,我提示他们木片和积木块是一类材料集合,用来建构城堡的基本框架,而木质钉又是另外一类材料集合,用来连接框架。根据物体的使用用途和材质,可以对它们进行分类、匹配,组成不同的集合。他们首先用小木片拼接拱门或楼梯所需要的形状,将积木块一块块叠加起来,组成了城堡的城墙。在加工木片时,我告诉学生们模式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材料排成序列,排成序列的过程就是数的累积和模型不断生长的过程。这一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数学中,生活中也非常普遍。
二、聚焦数的概念与计算
建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与计算方面,学生通过增加或减少,搭建出大小、长度、尺寸不一的模型,掌握简单的数学方法和计数。聚焦数的概念与计算在学生理清集合与模式的区别和掌握数学实用技能方面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搭建城堡的过程中,我提供了很多的小木板和小木墩,学生们用这些木板和小木墩顺利搭建起了楼梯和城墙。他们一边搭建,我就在旁边问他们城墙的砖头和楼梯的木板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我鼓励学生们在搭建城墙和楼梯时,数一数用到的材料数量。学生们一边叠加材料,一边数着数,随着数目的增大,学生们会发现城墙和楼梯的不断变长变高,材料框里的小木墩和木板越来越少了。在搭建城堡的过程中,学生们很直观地发现材料的数量在不断变化,拿走的材料越多,材料框里剩下的就越少。在这个总体平衡一致的规则下,学生们慢慢就学会了计数、知道了数目的增大和减少概念,在不断积累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数概念,理解了计数的意义。
三、掌握比较和测量概念
由于建构材料在材质和尺寸方面存在的差异,学生在完成建构游戏时会综合比较和测量各种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完成建构模型。在比较和测量的过程中,学生们逐渐明白不同的数值所代表的含义,掌握数学经验中的比较和测量概念。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学生们使用掌握比较和测量概念,作品也不再是只需要简单拼装的木架和楼梯等,而是比较复杂的恐龙模型。和制作桌椅只需要拼接木板不同,要想做出生动形象的恐龙模型,学生们必须通过比较和测量,来选择和加工材料。其中恐龙的四肢材料,我都根据长度标上了数字符号,比如8cm代表8厘米,是用于拼接恐龙后腿的;4cm表示4厘米,用在恐龙较短的前腿上;0.2m长的木板则是用于加工恐龙躯干。学生们根据图纸上的恐龙大致形状,在长木板上画出了加工线条,测量了大致加工范围。比较了恐龙各个身体部分的尺寸大小,明白了长度的计量单位有米和厘米、毫米等。在比较长度时,计量单位的大小必须相等,且没有重叠。他们用小锯子对准测量木线,用适度力量有节奏地推拉锯子,加工出恐龙躯干。这些较为复杂的工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比较和测量,丰富数学实践经验。
四、把握几何与空间尺度
在帮助学生积累几何和空间尺度核心经验方面,建构游戏可以通过搭建不同的物体来帮助学生发展数学空间感觉。建构游戏中,学生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建构材料,灵活地搭建各种几何或空间模型,不断变换出各种各样的空间形式,加深对几何与空间尺度的理解。在建构游戏《小小火柴棍》中,我为学生们提供了火柴棍、胶水和纸片等材料,并挂出了很多几何形状的图片以供他们参考。活动的主题是学生利用建构材料搭建出图片上的几何形状,这些形状既有平面的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也有空间结构的立方体和圆柱体等。学生们首先搭建出来的形状是最简单的正方形和三角形,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很快独立地完成,看上去也非常整齐。但搭建空间体时,学生们发现他们必须要合作才能完成。一位学生负责将火柴棍插在纸板上,另外一名学生则需要用胶水将火柴棍固定。搭建好平面的几何图形后,在纸片和胶水的帮助下,才能继续搭建出空间结构。在此过程中,学生们逐渐建立起了几何和空间经验,知道平面结构是由线构成的,然后体结构则是由一个个面组成的。这时,我给学生们讲述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也是类似的道理,比如大楼是一层层修建的,每一层都由横竖的钢筋混凝土构成。在学生们积累足够的几何和空间核心经验后,我会鼓励他们搭建更高难度的结构,比如三角形的小木屋,综合运用架空、旋转、拼接等操作手法来趣化建构游戏。
结语:通过科学规划建构游戏主题,提供种类数量繁多的建构材料,有助于学生在理论认知和实践应用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数学概念,发展数和计算概念,学会把握几何图形和空间结构,积累丰富的数学核心经验,懂得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黄瑾.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林晓丰.浅谈学校数学活动区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J].福建教育研究, 2015(12):31-32.
[3]涂爱华.浅谈学生“木工造型區”的指导策略[J].学生教学研究,2009(05):35-36.
[4]周森棋.基于数学核心经验的学生区域活动“数学化”实施策略[J].才智,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