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分析

2020-12-24 07:57郑亚洲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7期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创新创业教育互联网

【摘要】作为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探索近年来在我国各领域大量涌现,高职思政课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便属于其中代表。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及其影响,并深入探讨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7-0024-02

前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对专业性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卫生职业学院便属于其中的典型,而结合卫生职业学院的思政课程实践可以發现,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需面临多方面挑战,如具体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较为落后,为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融入,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一)特征分析。深入分析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发现,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互联网+为高职学生创业活动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对于基于互联网资源的创业来说,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专业和文凭的重要性则退居其次,因此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为高职学生提供了相对平等的起跑线,学生可由此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对于90后、00后的高职学生群体来说,这类群体在理解和运用网络技术方面有着独特优势,这种熟悉能够为相关创业的开展提供支持。同时,基于互联网的创业还存在较低的资金门槛以及国家提供的相关支持,但这一创业对学生创业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不容忽视,高职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且能够结合现实层面的各类需求,由此带来的挑战必须得到重视;第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特征。分析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可以发现,现阶段高职院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样具备鲜明特征,包括立足于互联网思维与理念、提供更多创新创业实训机会,由此即可更好鼓励学生大胆挖掘创业机会,并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业综合理念与素质,学生未来创新创业活动的成功率提升、未来发展前景的扩展均可由此获得较为有力支持[1]。

(二)影响分析。围绕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对高职院校思想课程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类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课程具备较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这是由于二者的教育主题均为“选择做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做”,思想课程侧重于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则能够提供实践的途径,因此二者的融合能够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同时,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院校思想课程还拥有相似的教育目标、相近的教育本质,这是由于二者均负责人才培育,能够较好培养学生敢于接受挑战、敢于创新、善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学生可由此更好迎接时代挑战,并塑造正确的三观实现自身价值,可见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课程具备较高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高职院校思想课程会因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影响而出现变化,这种变化会体现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如信息化理念的引入和应用、KAB创业教育项目授课模式的借鉴、知识结构和框架的升级,这类影响同样需要得到重视[2]。

二、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给高职思政课程造成的影响

(一)教学观念变化。互联网+条件下,高职思政课程应该率先帮助教师转变传统授课理念,改变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追寻时代潮流和创新意识,从创新意识层面,把教材知识和时代潮流充分融合,生动呈现出来。比如大部分学生会通过思政课程学习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以及当下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内容。通常学生在开始学习相关章节内容时,会觉得相关内容和自己之间的距离十分遥远,同时内容十分空洞,但如果从互联网+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信息工程未来的发展变化,通过信息化技术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该怎样对自身进行定位,促进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随后列举近几年的典型案例,为学生创造出合理的交流讨论平台,如此能够进一步赋予思政课程以更多趣味性,促进发展实际和课程的有效连接,能够引起学生共鸣。

(二)教学方式改变。在高职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提升高职课程实效性的基础要求。当下高职思政课程主要存在下面几种问题,包括课程过于抽象化、理论化,学生无法把相关学习理论有效应用到实践当中,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思政课程内在核心价值理念。和大学生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在理论深度和学历方面都存在竞争力不足的问题,而职业教育本质主要是将所学内容进行有效应用,高职思政课程也需要以这一目标为指导开展教学活动。将创新创业融入思政课程,符合学生发展要求和时代发展要求。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领域提出了创新创业要求,为此高职中的思政课程也应该尽快推出实践、理论全面融合的教学模式。比如通过KAB创业教育授课模式,坚持案例教学为核心,带领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方法实施情境模拟,随后利用该种方法重点培养思政课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把高职学校中普遍应用的工学结合方法融入到思政课程当中,随后在思政课程中增设创新创业环节,或结合各个学科初步形成的实践基地,提高学生对于各种实践活动的参与性,能够进行充分利用。

(三)教学内容变化。创新创业融入思政课程当中也是我国教育领域所提倡的提高学生就业率和综合素质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时代下,高职思政课程中想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则需要在具体教学内容中去旧存新,对于某些已经过时的传统知识观念以及问题和针对性较弱的内容,应该采取不讲或少讲的措施,针对某些时代中的突出性内容,和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内容,以及关系到高职学生自身未来发展的问题需要进行全面延伸和扩展,同时对授课框架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优化调整,将思政课程教材当成一种参考,而不是全部依赖教材进行授课。高职思政课程需要考虑到当下的社会需求、就业形势、时代发展特征等内容,对各种案例进行合理选择,同时在思政课程中添加各种全新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新时期的社会变化,了解个人发展和社会中的现存矛盾。比如可以在思政课程中,添加学生进入社会中即将面临的人脉经营、晋升、买房、求职等问题,同时结合思政教育相关知识理论,辅助学生对问题进行科学分析,随后通过一种较为理性、健康的态度去了解相关问题,如此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便不会因为过大反差而不能合理应对。

三、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

(一)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为保证高职思政课能够较好引入互联网+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首先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导向,高职思政课需由此针对性推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升级。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高职思政课需基于创新创业导向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创业和就业,以此结合各类创新意识与创业实践主题,设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各类素质,需重点关注相关观念与能力培养在课程中的渗入,并重点解决形式化与空心化等高职思政课顽疾,提升教学实效性。

(二)针对性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理论联系实践在高职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均属于关键性环节,因此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针对性建设必须得到重视。结合相关实践调研可以发现,虽然高职思政教育往往安排有实践环节,但形式化、落后化的情况较为常见,往往无法较好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年龄特点,相关实践自然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受到持续化进行的实践影响,很多学生甚至对思政教育产生了厌烦和逆反心理。在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后,高职思政教育的实践必须突出实践性,保证实践具备开放性且能够较好面向创业和就业,学生的精神释放和创新意识发挥自然能够由此实现。在具体实践中,高职院校需基于已有的实训基地为基础,利用校企联合培养路径或重新建设实践平台,以此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样、全面的实践机会,具体实践应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并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互联网技术,学生的专业特点也需要同时得到重点体现,由此开展的思政课实践即可为学生提供真实而深刻的实践体验,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基础也可由此夯实。

(三)建立完整的实践成果转化保障机制。在融入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后,高职院校思政课可较好服务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及发挥,创新创業活动的更新也可获得精神动力和价值理念支持。为更好引导和保护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推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高职院校应针对性提供合理的保障机制,支持相关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这种支持应体现在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以及必要的鼓励和帮助。如思政课的学分转换制度,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成果即可折算为思政课的一定成绩或学分。也可以开展弹性学制探索,为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提供学业进程调整支持,允许学生在一定年限的创新创业活动中保持学籍而休学,由此取得的成果也可抵扣成绩和学分。此外,高职院校还需要针对性结合政策导向和时代需求,更深入认识思政课受到的影响,以此更加全面地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思政课教学的导向作业即可更好服务于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课程的实效性也能够更好得到保障[3]。

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存在较高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导向、针对性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完整的实践成果转化保障机制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融入路径。为更好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卫生职业学院还应立足自身专业设置,提高思政课程中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专业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邱麒,邱麟.高职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19):32-34.

[2]董东,刘明珠.“大思政”体系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思考——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01):105-106.

[3]柯达.“互联网+”视域下高职思政课路径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融入分析[J].智库时代,2019(14):156+158.

作者简介:

郑亚洲(1971.08.23-),女,辽宁昌图人,汉族,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职思政课创新创业教育互联网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