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雪萍,彭安琦
(1.合肥工业大学 文法学院;2.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教育界特别是高等学校逐步形成了“课程思政”理念,不断认识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不能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而应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所有教师育人职责,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合进其他课程,每一门课程都必须把“成人”教育融合于“成才”教育之中,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本为“同根同源”,都是力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让各种教学活动都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中居于核心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课程思政”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实效性不高的问题,原因多种多样,但最直接的原因还是教师的教学精神以及教学方式方法问题。只有教师秉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真精神,才能以满腔热情的态度投入教学,才能理直气壮地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才能因材施教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最终才能实现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思政理论教学目标。
其次,“隐性思政”是相对于思政理论课的显性教育而言的,它的特点是润物无声,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主流意识形态。“课程思政”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思政”不是直白地进行理论灌输,而是把教育内容和目的追求潜隐于学生日常的各门专业课程中,专业教师尽管是“碎片化”的嵌入,但由于其悄无声息、润物无声,故而它能助力系统的思政课程教育,使思政课程的效益倍增,实现隐性与显性的完美结合。
再次,“课程思政”的实施要避免显性化和饱和化的倾向。所谓显性化倾向是指“课程思政”教育中的痕迹感,这种痕迹感不是一种自然的嵌入,而是一种具有断裂感的“横插”。这种痕迹感很容易带来学生的心理排斥,也破坏了专业课教学的整体逻辑美感,不能达到“课程思政”所追求的与思政理论课形成同向同行的合力目标。 “课程思政”教育中“度”的把握要适当,做任何事超越了“度”都会使人在心理上产生不适,这就是所谓的饱和化倾向,多则无益。“课程思政”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融合在专业课教学中的一种追求和目的,专业课教师不能也无必要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去讲思政理论,它应该是讲到某个专业知识点时的自然生成,不破坏专业课的逻辑性,却又能借助专业知识让学生产生对“思政教育”的共鸣和信服,这种“课程思政”对学生的教育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总之,“课程思政”要真正做好并不容易,教师不仅需要有“课程思政”的意识,还要掌握“课程思政”的艺术。
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所以教育过程中必须尊重这种规律。学生只有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感悟到了这种内在的逻辑美,这种教育才能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才能真正地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自觉。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方面的统一,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八个统一”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严谨的逻辑结构,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经验的系统总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的集中体现[2]。
首先,大学思政教育内容既要具有思想政治性又要具有理论学理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理论课要“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3]使之成为能“经得起学生的追问”的一门科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属性,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系统地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的“显性”课程,思想政治性是思政理论课的本质属性,离开了这个属性,思政理论课的意义就不复存在,而这一属性是任何其它课程所无法替代的。
思政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性得以彰显并为学生所悦纳,需要思政理论的学理支撑。要以思想理论教育学生,以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大学是知识分子汇聚的地方,面对的大学生虽然还处在学习阶段,但已经有很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因此,要坚持政治性,注重学理性,以政治来统领学理,以学理来阐释政治[2]。要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学理性,关键在于教师自身对思政理论的良好把握。
其次,思政教育内容既要有“知”又要有“行”。大学思政教育的目标路径是理论认知——理论认同——理论实践。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部在“05方案”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课时”做了系统安排;2016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进一步指出,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创新推动学生实践教学和教师实践研修。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在顶层设计中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从本质上来讲是相辅相成的,理论是实践的前提和基础,缺少了理论的先导,实践教学会变得自发和盲目;实践是理论的归宿和验证,离开了实践的依托,理论教学会变得单调和枯燥。同时,从教学形式上来讲,实践与现实更密切,更具有感性冲击力,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也更能帮助学生跳出书斋了解社会,体验社情民意。
再次,大学思政教育内容既要具有创新建设性又要具有批判性。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让学生感悟到理论需要与时俱进,真理需要不断发展。批判性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题中应有之义,不仅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完善,同时更表现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的挑战中勇敢亮剑,开展有理有据的理论批判,揭露其政治本质和理论错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不为错误理论所蛊惑,提高甄别能力,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必须上台阶,彻底改变以往一支粉笔一张嘴主宰课堂的局面。思政课教师应因地、因时、因材施教,善于将教材的学术语言运用一定的方式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并乐于接受的教学话语、大众话语,将抽象的理论融入具体生动的故事或案列。同时,还应将现代教学手段(如雨课堂等)融入课堂,以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做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新技术及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目的是为教学内容服务,不能牵强地为了使用而使用,以形式冲淡内容;同时也要力戒现代教学手段的异化,使得一部分年轻教师教学基本功受其影响而削弱。
其次,学生除了从课堂上学习外,他们还会受到学校制度、集体生活、校园文化等潜移默化的影响。物质性的环境对人的心理是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具有“富氧”效应,学生会在吸取自然氧气的同时,也吸取校园环境的文化养分。身处美的校园中,学生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弘扬人性中的善,摒弃人性中的恶。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都会朝着教育目标预定的方向发展。
再次,教师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古代就有“身教重于言教”的说法。教师要严于律己,做学生的表率。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教师从事的事业是育人,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的人格,而不只是‘专业’。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自己像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为人的影响。”[4]另外,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一旦教师被学生认同,就极容易形成心理学上的光环效应,学生会努力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去识别教师的匠心,师生易于形成同构的感性体验与理性反思。这种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心灵融通与共鸣会使教育由枯燥走向有趣,由单调走向丰满,学生接受教育变成内在的自觉,教育的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人的思想是复杂的,且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教育过程。
首先,大学思政教育必须实现与高中阶段思政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有效对接,力戒单纯重复和各自为阵。从顶层设计来看,教育部在2005年颁布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就已经明确表达了我国大中小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应当是成体系的。应当依据大中小学生年龄阅历及认知能力差异,形成层次分明、逐步提升的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高中与大学、大学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依旧存在着内容的简单重复、倒置甚至是越位等许多问题。特别是文科学生高中三年系统学习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思想道德修养、国际政治等许多内容,如果大学思政课再出现内容简单重复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的心理。针对此种情况,大学思政理论课必须根据授课对象的实际,“因人”施教,如文科院系与理科院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应当有所区别。而且,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不尽相同,同一内容高中阶段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到大学阶段则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显然这是一个由外在输入走向内在自觉的提升过程。因此,课程内容应循序渐进,遵循认知规律。
其次,大学思政理论课的课程安排应当注意学科的逻辑性。目前,高校的思政理论课执行的是“05方案”,共有五门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课基本覆盖大学全阶段,其余四门必修课的安排,教育部只对每门课的学分做了强制性的规定,而对其开设顺序没有明确的安排。从目前情况来看,各个学校的安排顺序不尽相同,比较一致的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安排基本靠后,另外三门课有的学校从历史切入,走由感性到理性之路;有的学校则直接从原理切入,走理性辩证复归感性之路;还有的学校齐头并进,大一、大二就基本完成了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究竟应该进行怎样的课程顺序安排,各个学校应该依据学生的情况,比如学生的接受能力、文理科差别等,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科学规划。
再次,大学思政理论课各门课程之间要做到有机耦合,形成合力。各门课程之间不能各自为阵,必须相互“守望”、相互“扶持”、彼此印证,形成“1+1>2”的系统合力。同时,实践教学部分也应当做系统的科学安排。要做到这一点,思政理论课教师不能只埋头于自己的“自留地”,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能够统摄思政教育的全局,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