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质量提升策略

2020-12-24 08:10张晓杰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课程大学

张晓杰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办公室,安徽 滁州 239000)

大学语文是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分支,在功能定位上与中学语文既有重复又有所不同。多年来,大学语文研究成果丰硕,简要搜索知网相关条目,文章已达7 000余篇,这其中关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探讨尤多。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强调:“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由此开启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目前来看,面对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形势,针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还缺乏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特别是在改革的可操作性方面仍待挖掘。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源流及特征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由来

自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规定国文科为高等学堂必修科,大学堂“随意科”起,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已走过了百年历程。高校为何要开设语文课?早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学部所拟的《奏定学堂章程》就给出了一份答案,即期望通过国文科的开设,使学生在时代变革之际,仍然能够保持对传统学问的关注,“以免抛弃中学根底”,否则“中国必不可能立国矣”[1]。民国时期,很多大学设立国学研究所,开设大学国文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虽有停顿,也有复苏和高潮。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通识课程的兴起,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体系中逐渐让位于通识课程,课时被大量压缩,引起了诸多学者的思考和争论。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高等职业教育大规模扩充,一大批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高职高专院校,原本开设的中职语文已不能满足需求,于是高职院校陆续开设高职语文,后又增开大学语文。此前教授中职语文的教师继而开始转型讲授该门课程,但在理念上、教法上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止步不前,其带来的弊端直到今天仍然存在。同时,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原则影响下,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客观上长期处于边缘化的位置。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特性

由于生存土壤的不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与普通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既有共性,也有自己独有的特征。

1.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具有超越性

大学语文作为母语课程,具有普遍价值。尽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为其内涵和外延带来了变化,但根本上,大学语文的主体价值仍在于“无用之用”。匡亚明先生曾说,大学语文“有两条线贯穿其中,一条线是可以培养、锻炼、提高学习者的文字表达能力,包括阅读古文的能力。另一条是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以及大学生的性格塑造、品德端正、治学为人等方面的知识。”大学语文课程这种超越时代的特性,应当予以基本尊重。无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怎样改革,都不应失去其人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趋向职业化、功利化。

2.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具有传承性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的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在先,而后树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能脱其窠臼。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育人工作,要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延伸,大学语文课程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基因,其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文化自信塑造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是民族文化血脉传承和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这是其他任何一门课程都难以替代的。

3.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具有时代性

教学改革总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特征,旨在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在保持其超越性的前提下,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注重个体的终身教育和生涯发展”[2],由“就业导向”到“生涯发展”职教理念的转变为改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地位以及在教学改革上进行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

4.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具有工具性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大学语文作为语文的一个重要分支也不例外。其工具性包含显、隐两方面:一方面体现在学生文字理解与表达能力的提升上,这是显性的。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3]。大学语文的工具性更多体现在育人的隐性能力方面,即在学生审美能力、沟通能力、性格塑造、素质提升、人文精神培育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当前青年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大学语文课程可以令学生透过文学感悟消解负面情绪,填补心理空缺,抚慰精神上创伤,学会“诗意的栖居”,正确地认识当下的生活,这也是其工具性的某种体现。再者,随着“大思政”理念的提出,大学语文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发挥协同育人效力方面也拥有着独特的地位。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但“许多职业院校将主要精力聚焦于专业课程改革,而忽视了对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力度”[2]148,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也因此面临着独特的困境。

(一)课程定位的困难

目前,关于大学语文的功能、任务和性质定位,仍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尤其是在职业教育语境下,大学语文的定位更显得不够明晰。一方面,学生对大学语文认知度差,将其视作中学语文、高职语文的简单重复;另一方面,教师对自己所讲授的课程也有畏难情绪。原因在于,如将其当作通识课讲,因时间有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些困难,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每周仅两个课时。而当作普通语文课讲,又味同嚼蜡,毫无特色可言。为此,学者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有研究者认为“大学语文是一门教会学生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型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与它所要解决的事务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以便顺利地处理实际问题。”要求“将其视为技能型课程”,这是将大学语文定位为职业准备课,凸显了“就业导向”。但是,“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朱文公文集·小学辑说》),将其过度功利化、职业化,以至于改变了本质属性,并不妥当。也有学者认为大学语文应将审美性摆在第一位,以至于大学语文课变成了纯粹的文学欣赏课,这又抛弃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时代性,偏离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教授方法的困难

在高职院校,把大学语文教成“大学语文”是个难题。学生已经普遍学习过中学语文或高职语文,很多篇目选材甚至是重复的,这极易让学生产生困惑。同时,面对部分教师重复化、满堂灌式的讲解,更难免产生厌烦。“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只是听听而已,态度消极,漠然置之,那么他们掌握的知识很难转换为他们的观点”[4]。因此,怎样能够凸显出大学语文课程独特的风貌,既不拘泥于教材、照本宣科,又不会天马行空、夸夸其谈;既能服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又能体现大学语文的人文色彩,是个难题。同时,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大学语文教学的信息化改革令一些教师无所适从,坚守传统的讲授方式显然不符合教学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但盲目追求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甚至将大半的教授时间“智慧化”,使得教师成了彻底的旁观者,失去了课堂的主导权,未免本末倒置。

(三)内容取向的困难

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这给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取向带来困难。为了凸显职业性,部分教师往往在教学中把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元素拿出来生搬硬套,将大学语文课变成了职业指导课。又或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职场环境,而将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写作部分作为主讲内容,以至于大学语文课变为了应用写作课。此外,还有教师在教学上“散打”,令大学语文成了“社会漫谈”。如何在不改变大学语文本真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取材,科学讲授,拿捏好课程安排的尺度,是个难题。

(四)教材选用的困难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市面上的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但总体而言,针对高职院校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还为数较少。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5]教学依托教材,最终却要超越教材,带领学生发现真理。惜乎部分教师仍倾向于根据教材的固有顺序安排教学内容,而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高职院校的现实状况,在教学方式、内容和计划安排上作出调整。

(五)对象聚焦的困难

“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6],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征,他们的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情绪管理能力较为脆弱,教学上应聚焦于他们的个体特征,注重从对文章的感性认识入手,以更加有趣的形式引导他们逐步迈入文学的大门。不同专业的教学策略也应有所不同,如教育专业的学生,因其开设有中国文学、教育理论的专业课,就可以讲得深入些,理论性可以更强;而对医学类、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因其所学专业的特殊性,则更宜说得通俗些。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应该充分认识到,尽管职业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教育的变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窘境一时难以有突破性的改善,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必须“穷则思变”,立足于当下,主动寻找问题的应对之法,而不应止步于对现状的苛责与慨叹。

(一)开宗明义,让大学语文的定位明确清晰

“在开始任何专门学习以前,学生的心灵要有准备,使能接受那种学习。”[7]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目前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教师要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所在院校的客观实际,合理制定课程标准,正视课程地位,摆正教学方向,并在开课之初,为学生讲清楚这门课的门道,使学生知道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先生所编写的《大学语文》讲义,开篇首先讲绪论,阐明大学语文的沿革和必要性,为学生说清了来龙去脉,不至于学生糊涂学,老师糊涂教,值得借鉴。2019年《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学校应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等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并在同期出台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将“大学语文”列为200余个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这更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师出有道”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别出心裁,让大学语文的教授特点鲜明

1.跳出教材局限

目前,很多大学语文教材按文学史的顺序编纂,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体会中国文学的源流和发展概况,的确有其优越性,教师往往也就按照这样的顺序去讲授。但在职业教育语境下,这种教学方式显得有些呆板。因此,可以以立德、修身、缘情、达物等学生职业生涯所必备的人文元素为模块,安排教学内容。模块化的讲授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自己的教学设想,选择最优秀的篇目“组团”,跳出教材的局限,令学生有更加强烈的获得感。

2.改革教学方式

《学记》有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在教学方式上,应着力在点拨和启发,授之以“渔”,打开文学世界的大门,在学生心中播下读书的种子。此外,信息化时代改变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方式,学生更加乐于在网上了解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因此,在课堂的讲授上应集中于篇章的某个点讲深、讲透,使得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的魅力、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不可否认,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仍指向就业,教学应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引导下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课堂变为职业宣讲课,而应在对经典文章的讲解中进行引申和扩展,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古人的智慧,拓展思维,进而提升职业素养。如说到纳兰容若,就应提到他一诺千金的朋友之义,说到蒲松龄,就应提到他为人的正直敢言,说到曹操就应解读他的用人之道,说到《红楼梦》,就应从沟通交际方面带领学生思考人物行为的内在动机,说到《庖丁解牛》就可以谈一谈工匠精神。

3.塑造教学偶像

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无不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颜渊评价孔子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之,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论语·子罕》)说自己跟着孔子学习“欲罢不能”。王阳明的弟子徐爱也说阳明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易无穷。”[6]5与孔子相比,风格虽各异,但都以高深的学识为底蕴。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大学语文的课堂时间稀少,一周一般仅一次课,两个课时,这就要求大学语文课的教师必须不断提升综合素养,超越于有限的课堂时间之上,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与魅力,塑造教学偶像,化课时安排的紧张转而变为物以稀为贵,使学生盼着听课、想着听课、乐于听课。

(三)取舍有道,让大学语文的取向贴合实际

“凡是没有被悟性彻底领会的事情,都不可用熟记的方法去学习。”[7]100大学语文不同于前面各阶段的语文,更不同于专业课,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对中国文学的理解尤其是转变对语文课的固有体验,树立文化自信。就这点来看,大学语文课的背诵、写作安排都应适当减少。坦白地说,在有限的学时中安排几次背诵和应用文写作,对学生的助益其实很少,而且由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特殊,会更加削减学生对语文课存在的认同感,并且这些内容也会占用不少课堂时间,弊大于利。因此,应该将大学语文与高职语文、高中语文甚至是阅读与写作、就业指导这样的课程错位开来。职业应用写作这类内容可以专题开设选修课或纳入就业指导这一类更富专业性的课程中。学生十余年语文课没有学会的东西,希求短短几十课时想要解决掉,无疑是不切实际的。大学语文课应“使教员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7]1-2

(四)因材施教,让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聚焦学情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分析学情,因材施教,又是保障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课堂专注的持续力不强,因求学目标是为了尽快更好就业,对公共基础课程往往加以漠视。因此,在大学语文讲授内容的选择上,至少应有四个标准:首先是趣味性,选文内容应贴近当代年轻人的视角和思维。文学作品的欣赏有时需要人生阅历作为辅助,强行推介一些过度深沉的作品不利于引发学生的共鸣;其次是教育性,选文应具备人文教育意义,尤其是正能量充沛的篇章,更宜宣讲,一些情感消极的作品尽管有它的审美意义,却不宜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大量选讲;再次是职业性,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应当做到水土相符,不同专业学生的大学语文选文应该尽可能有职业倾向性,如医学专业的学生就更宜纳入“医古文”或者国内外一些有过医学经历的作者如毕淑敏等的篇章,帮助学生领悟“大医精诚”“医者父母心”;最后是针对性,不同学校的学生群体往往有一个总体趋向,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女生数高达92%以上,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上“金刚怒目”式的文章就应适当减少一些,而心思细腻的,温婉宜人的篇章就可以适当多一些,或者多选一些女性作家的作品,这样更宜激发学生的兴趣,获得学生的认同。

(五)兼容并包,让大学语文教材编得丰满有趣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时紧张,任何一种教材都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完全,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精挑细选,去粗取精。但这绝不意味着要压缩教材的内容,因为如果教材的内容过少,或类型单一,那么教材使用者选择的余地就会进一步减少,实际上,任何教材都不可能完全适应各个学校的实际状况。因此,教材内容不但不宜压缩,反而应更加地扩大,更广泛地纳入各种优秀选文,而后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选择讲授,剩下的可作为延伸内容,如此不仅可以令教材的适用性更好,也不至于沦为过手可扔的敲门砖,反而成为学生终生收藏的读本。而对于校本教材,应充分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学生的职场化需求,使得校本教材达到人文性、地域性与职业性的统一。大胆设想,不妨令大学语文课程拥有两套教材,一是教本,即校本教材;二是读本,即校外教材,作为辅助选讲和课外延伸的内容。这样庶可弥补大学语文教材所带来的问题。

四、结语

教育不是为了令人痛苦。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应立足职业教育实际,努力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去讲授大学语文,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帮助学生成功地“破心中之贼”。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学语文课又是一个富有突破意义的课程,他突破了中学语文、高职语文的藩篱,帮助学生接触到了更高层次文化领域的边缘,有着巨大的可发挥空间。因此,我们不应满足于抱怨,而应逆流而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变不利为有利,让大学语文课成为高职院校诸多公共基础课程中的标杆,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课程大学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