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镜人,方燕雯
(安徽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合肥 230601)
德国著名思想家卡尔·雅思贝尔斯(1883—1969)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古希腊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为“轴心时代”。在这一时代中,古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不仅在哲学思想、诗歌、建筑、科学等方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在文化教育、培养公民等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古希腊雅典的道德教育尤为突出,这种道德教育不是生硬的进行道德思想的灌输,而是将崇高的道德信念渗透于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进行潜移默化、深入人心的熏陶。约翰·弗里曼所著的《希腊的学校》堪称经典,该书史料翔实、图文并茂、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古希腊的德育概况。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笔者以为,当前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道德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古希腊雅典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使我们在深刻理解古希腊道德思想的理性价值的基础上,从历史起源和逻辑起点的角度上,反思当代我国高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针对当前我国德育实效性不彰的现状,给予了重要启示,为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质量提供了新的视野。
黑格尔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1]。古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在欧洲人的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欧美史学家也一直认为古希腊的教育奠定了欧洲教育发展的基础,其中以培养公民高尚德行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尤为突出。纵观其道德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其实质是以工商奴隶主阶层为领导、以城邦为中心的政体。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和决定一切国家大事。在这样的民主政治氛围下,雅典公民积极寻求德行高尚、知识渊博的管理者为其统治服务。同时,雅典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法律对道德的约束力极高,为了不触碰法律的雷池,公民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积极开展道德教育。统治者为了满足安定和谐的政治统治的需要,也极力主张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如此一来,人们在追求政治民主的社会环境中,需要提高自身的德行修养,道德教育应运而生。
古希腊紧邻爱琴海和地中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其发达的航海贸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公元前五六世纪,特别是在希波战争以后,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繁荣的经济一方面为其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公民不再疲于生活的奔波,有了充足的闲暇时间去接受教育。此时,希腊人不再仅仅着眼于经济地位,而是更加注重自身及子女德行的培养。色诺芬对这种态度做了解释:资产者的职业名声不好是非常自然的,因为它毁坏了他们的身体,这样身体变得柔弱了,品格也受到了影响[2]。雄厚的经济实力,为雅典民众提供了自由接受教育的基础,这一时期,具有美德和知识的人成为公民心中追求的目标。
古希腊的雅典,在继承荷马时期以及爱琴文明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创造了自身的城邦文化,后经过梭伦改革,文化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此时,雅典人民在发达的经济和民主的政治氛围中,重视智慧的传播,注重教育。专门教师与固定教学场所的出现,为雅典道德教育提供了条件。雅典教育种类繁多,家长也面临着既没能力也没时间去教育子女的窘境,此时,家长会十分慎重地选择品格高尚和最有声望及地位的教师来帮助孩子学习,因为教师的优良品格会在幼儿心中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经济的繁荣使雅典民众有充足的时间和资本去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他们对知识孜孜以求,有着学习美德的强烈愿望,专门以传授知识为生的智者派由此产生。智者派有着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深受民众的青睐。随着雅典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展,知识学习的不断加深,出现了固定的教学场所,如柏拉图的学园、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等。在崇尚美德、追求真理的教育机构里,学生们跟随着睿智的专业教师进行学习,轻松愉快地接受着美德的熏陶。学校教育的出现使道德教育逐渐专业化和系统化。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道德教育更是如此。古希腊雅典的道德教育并不是直接系统地进行教学,而是潜藏在学习和生活中,以一种渗透和熏陶的方式存在着。雅思贝尔斯认为, 陶冶是人的生活方式, 是人的第二天性[3]。早在古希腊雅典时期,人们对于道德教育则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渗透是其德育的一大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希腊人来说,教育意味着品格和鉴赏力的培养以及身体、智慧和想象力的和谐发展[2]31。在希腊人看来学习专业技能用于“赚钱”是庸俗的和缺乏教养的,这与当代教育“功利”化的观点大相径庭。所以,希腊人选择教育内容时,更加重视其内在精神价值和品格塑造力,对于是否具有实用性,他们则漠不关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正在成长的孩子身边的所有一切事物,无论它多么微不足道,都必须遵守艺术的最佳原则[2]198。这促使古希腊的学校对于文学艺术的选择,更加关注是否有利于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
第一,教师在为学生选择的经典诗歌作品中含有道德说教,诗歌中多以介绍和赞美英雄精神为主要内容,启发学生以此为榜样。书中明确的英雄主义观点,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崇高,通过对美德的认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涤荡。诗歌以及文学作品中的德育价值超过了这些作品本身,学生在诵读和学习过程中接受着优良品格的熏陶。同时,学生在学习和诵读经典文学作品时会思考其中的精神价值,通过对何为高尚的思辨,产生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与评价,进行自我教育,这种方式在学生美德的形成中发挥重要的激励作用。
第二,在古希腊学校教育中,学生在背诵经典诗歌的同时常伴之以舞蹈和戏剧表现,再现和还原经典作品中的场景,通过扮演伟大的英雄角色,直观表现作品中的精神内核。让学生借助舞蹈、戏剧等艺术表演形式,感受诗歌或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美德,有助于年轻人正确的观念和良好性格的形成。
第三,古希腊人十分重视音乐教育,音乐被认为是医治身体、灵魂和心理的有效良药[2]196。音乐被看作是培养品性的最佳方法,因为音乐的优点十分明显:“它可以通过音符声调促使男子勇敢地面对战争和其他暴力活动,勇敢地面对负伤和死亡或任何不幸,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2]197。以教授七弦琴为代表的音乐学校通常以弹奏伟大抒情诗人的作品为主要教学内容,极其注重音乐作品的道德感染力,强调音乐所传达出的精神沁入学生的内心,使学生举止优雅,品行端正。学生在感受和学习音乐的同时接受着道德的熏陶,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古希腊人在实现品格培养目标上是不遗余力的,他们精心为男孩子准备体操训练和运动竞赛,有着完备和周密的训练计划以及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按照希腊人的观点,身体状况和训练不仅对智力发展而且对品格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2]222。
第一,在6~14岁的初等教育时期,体操运动是其重要内容。通常在体院馆和竞技场进行,掷铁饼、投标抢、赛跑、角力和拳击是经常性运动项目,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体质开始学习其中的任何一项,没有固定年龄的限制。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有专门的教练相伴,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同时,教练也会组织开展各种竞赛,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勇气、意志力和坚韧性。
第二,在14~18岁的中等教育阶段,即使该时期着重学习修辞学、逻辑学、数学等高级课程,体育训练仍不缺少。这时候的体育运动常以行走和散步为主要形式。漂泊游说的智者学派,经常没有固定的授课地点,教师来来往往奔走于国内外,学生也跟随他们一起。在与教师云游四方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身体,同时也深受智者学派关于“美德即知识”的影响,感受着高尚品格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自身道德水平。在阿卡德米学园里,柏拉图本人经常与学生一边散步一边讨论美德与知识;在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里,他也习惯于在花园里边散步边教学,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既锻炼身体也陶冶着情操,对学生品格的培养具有浸润的作用。
第三,在18~20岁的埃弗比阶段,埃弗比青年第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体育馆进行强迫性的严格身体训练和军事操练;第二年大多需要他们去执行军事任务,驻守要塞或是去前线巡逻。堪比正规军事化的训练,磨砺了青年的意志力和耐心,培养了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埃弗比青年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
爱弥儿·涂尔干认为:“宗教是一种既与众不同, 又不可冒犯的与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4]。在古希腊,宗教教育是在家庭和公众生活中进行的,宗教形式和活动丰富多彩,儿童几乎是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宗教中关于美德的知识。
第一,人们对于希腊神话或《荷马史诗》以及伟大诗歌中的精神首肯心折,被认为是一种神灵的启示和绝对的真理。有人认为:“神圣的荷马之所以能赢得如此的荣耀和声望,是因为他教育人们向善,使部队训练有素,勇敢无比。”[2]185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在歌颂美德,宣扬英雄精神的宗教氛围下,通过书籍阅读、歌舞表演、戏剧展示、祭祀活动等方式,受到了关于美德知识全方位的熏陶,在宣扬良好正确的宗教教义下,自觉接受、认可并学习美德。
第二,由于宗教故事并非都是完美崇高的,其中虚构事实的成分也依然存在。人们最反对的是在人类可塑性最大的年龄阶段,即在幼儿教育和初等学校时期,向儿童灌输诸神的这些不道德传奇故事[2]187。所以,柏拉图、伊索克拉底等人认为宗教历史或神话中的人物需拟人化,需具有民众可接受的伦理道德观念,委托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来配置,不能放任社会团体去胡编乱造。这种严谨的宗教观认为宗教是一种社会风尚的指引者、领航者,宗教的教义和精神如果不能净化民众的心灵,洗涤大众的精神,那宗教就会像烈性毒药一般毁坏着民众的思想,社会也会因此道德败坏,世风日下。时刻关注宗教教义的合理内核和精神实质,约束及纠正其发展轨迹,让宗教信仰作为道德的旗帜树立在人民大众的心中,这是发展宗教的正确选择。在这一点上,古希腊先哲们的做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了立德树人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使命。当前,我国高校面临德育效果不明显,思想政治课时效性不彰的现状,古希腊雅典德育的陶冶方式给予我们重要启示,具有现代价值,其具体表现如下:
古希腊三贤曾一致认为“美与善很难分离。”道德教育与文学艺术教育有机结合,将两者融为一体,在古希腊雅典的德育方式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雅典的道德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课程灌输和生硬说教,而是运用文学、音乐、戏剧等形式将道德思想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接受文学艺术教育的同时,也耳濡目染地接受着美德的熏陶。
其一,蔡元培认为:“所以美育者, 与智育相辅而行, 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5]。美育的表现形式离不开文学艺术教育,而文学艺术教育在陶冶情操、丰富学生情感世界、净化学生人格品质、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尼采也认为“艺术教育是生命的伟大兴奋剂”[6]。发挥文学艺术教育在育美德、提修养方面的功用是高校落实德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开展文学艺术活动课程,保证文学艺术教育落到实处是第一步,针对当前高校文学艺术教育落实不到位,课程开设甚少的现状,一方面需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文学艺术课程,另一方面也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丰富可选择的艺术教育资源,使学生感受到德艺双馨的境界,在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感悟道德教育的内涵,提高自己的精神追求和品德修养。
其二,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就明确提出文学艺术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倡寓教于乐、和谐发展的德育方式。高校要注重开展有关文学艺术教育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直接经验中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在美的世界里触景生情、融情于景,自觉接受道德品质的熏陶。同时,高校要重视校园内潜在的德育功能,发挥校园文化的价值功用,加强校园艺术建设。大学的校园是历史积淀、人文精神、科技进步的集中体现,不仅具有传递文化的重要作用,还具有审美价值,是德育、智育、美育的综合。不论是校园内的建筑设计、亭台楼阁、园林创意……还是点缀在墙布走廊上的标识、格言牌、雕塑等都发挥着潜在的德育功能,正如海德格尔曾说“艺术审美本身就显示着身心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在赏心悦目的德育生态环境中,启发心智,陶冶情操,是德育和艺术教育融合的重要手段之一。
古希腊雅典的体育训练贯穿着个体成长的全过程,希腊人普遍认为体育运动不仅带来强健的体魄,同时也完善着人格,对意志力、坚韧性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和劳动教育是德行养成的重要方式之一。
其一,体育是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培养优良品质的途径之一。在体育运动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尤其在竞技运动中,学生在合作与竞争的气氛里,感受并学习奥林匹克精神,从而净化和提升自身的品格修养。当前高校学生缺乏体育锻炼,体育课程实效性不彰。面对这种现状,有的高校增设硬性运动指标,以每日每周的步行数为依据,量化学生的体育锻炼,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勤奋进取、坚持不懈等优良品格。
其二,劳动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劳动可以树德、强体、增智、育美。教育要引导学生崇尚且尊重劳动,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懂得劳动最光荣、最美丽的道理。现如今,在互联网和自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享乐主义和高消费现象抬头,社会思潮淡化了对劳动精神的追求,而劳动精神的培养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学生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重要途径。弘扬劳动精神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崇高的价值导向和深刻的实践意义。高校中存在着忽视劳动精神发挥的现象,即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轻视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德育培养的关键一步就在于实践,脱离实践空谈道德理论使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较低。因此,高校的道德教育离不开实践、更离不开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是落实高校德育工作的好方法。
在古希腊雅典道德教育中,用严谨的宗教教义对学生道德修养进行陶冶、渗透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高尚的道德思想和观念是品德养成和实践的基础。
其一,发挥高尚道德思想的引导作用应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和价值导向。立德树人是高校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校发展的关键一环,这就明确了德育的终极价值追求在于人,树立德育新理念即回归人的发展,着眼于人的生活,培育全人和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德育时需要明确教育理念,利用高尚的道德思想,发挥其在引领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观中的实际作用,对于有失偏颇的道德思想要给予及时的纠正,考量道德思潮对学生的影响,选择正确且符合时代发展的德育内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高尚道德思想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追求,从而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提供方向指引。
其二,我国自古以来,多采用正面直接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生硬的灌输尤为明显,却不够注重多样化的德育方法。现如今,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尤为强烈,主体意识增强,直接显性的道德灌输逐渐面临困境,呈现出难以为继的局面。针对我国德育灌输实效性低的现状,启发、陶冶的方式显得十分必要。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遇到有关道德判断和评价的问题时,师生可采用启发性对话的方式进行,这种对话形式不仅是双方开放的自我精神交流,同时也是对外进行理性的自我探索过程,更是一种道德思维训练的过程。这种启发性的对话是在以施教者为主导的基础上,双方共同参与,平等对话,以实践为旨趣的思想碰撞,可以避免落入直面灌输的窠臼中。同时,在教学组织、课外活动、甚至是在潜在课程中都应该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的陶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学习真善美,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正如柏拉图所说,“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模式,就能成什么模式”[7]。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采用多样化的德育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品德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