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仔艳
摘 要: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在当前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育多元化,强调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进而实施差异化教学。数学学科具有较为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每一个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敏感程度都有所不同,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灵活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学生的学习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再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从而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感受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差异来展开不同的教学,让学生可以在完善个人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不断发展,逐渐在教学中树立学习信心,完善数学差异化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从而实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本文将对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提出差异化教学方案,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根据差异化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在初中教学阶段,由于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相对落后,所以每一个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都有所不同,部分学生可以快速理解教师所讲解的数学知识,而数学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分层,帮助学生在个人数学知识掌握水平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提高,帮助学生在教学中逐渐树立学习信心,掌握学习方法,以保证每一个层级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知识,并且将数学知识彻底消化。
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教学任务划分为两部分:其一是要求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其二是学生能够将已知的二元一次方程自由变换,运用其中一个未知数来表示另外一个未知数。对数学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强调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要求学生能够解二元一次方程,对二元一次方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对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进行转化,引导学生学习,利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一个阶段的学生都能够学习符合个人学习能力的知识,使学生在教学中取得循序渐进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注重在差异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初中生来说,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是相对困难的,所以传统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习兴趣又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利用合适的教学引导和幽默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每一堂数学课都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新的发现。
例如,在中位数和众数的教学中,由于该教学内容概念相对抽象,教师如果只进行口头描述,很难促使学生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数学概念。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现在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我们今天来测量一下同学们的身高,看看未来每一个人还会长多高。”随后根据学生的身高以10厘米为一区间,将学生的身高按照顺序进行分层。随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我们班哪一区间的人数最多,队伍中最中间的一名同学又是谁?”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引入中位数和众数的相关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理解数学知识,并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其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也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
三、在教学中建立严格的课堂秩序,强化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差异化教学一般会引入较多的教学活动,所以课堂教学气氛相对活跃,但如果教师无法有效控制学生的情绪,很可能会导致课堂教学过程过于混乱而无法完成原本的教学任务,导致差异化教学不仅没有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反而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教师在展开差异化教学活动之前需要首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一定的预判性,利用一些规则快速整顿课堂纪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牢牢跟随教师的教学步骤,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例如,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规定课堂纪律以及教学活动中的规范性,如教师可以拍三次手为信号让学生快速安静下来,如果拍手过后仍然有学生没有安静下来,则那名学生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在同班同学面前表演节目。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懂得课堂规则。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差异化教学法,使学生获得个性化发展,促使学生不断在学习中挖掘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姬映斗.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学周刊,2020(10):83-84.
[2]沈红星.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94-95.
[3]周刚.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更好运用差异化教学方法[J].亚太教育,2019(5):33.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