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巧珍
摘 要:识字不仅要认识音、形、义,还要认识字源、语境、词性。部编版教材在识字设计上强化语境,有了创新。罗列这些教材的新变化,并针对三种不同的语境,提出在识字教学中要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语境;部编教材;识字教学;遵循原则
儿童从一字不识到能认识常用字2400字,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而这种巨大的飞跃基本上要在小学一、二年级完成,时间紧,任务重。温儒敏等认为:“小学识字教学是一个尖端的课题,在这个领域遇到的问题,需要大量的汉字学成熟理论支撑,才能处理得当。”[1]
一、汉字与语境的关系
我认为,识字是一门技术活,没我们想得那么简单。认识一个汉字,首先要明白“音、形、义”,即字音、字形、字义,这三者都掌握了,还要认识这个字的字源、语境、词性。当然并不是说每学一个汉字,都必须在这六个要素上下功夫,但能关注与每个汉字密切相关的这六个要素,掌握汉字的深度和广度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而汉字和语境的关系,某种程度上就是鱼和水的关系,一旦脱离了水,鱼就无法存活。而一旦脱离了具体语境,一个汉字所承载的信息就大幅减少了。
二、部编版教材在三种语境上的强化
语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指作品的上下文或说话的前言后语[2];广义是指言语表达时的具体环境(既可指具体场合,又可指社会环境)。这里的语境,不是狭义的语境,而是指广义的语境。部编版教材在识字设计上利用的语境,于晓冰老师认为“可以分为三种:课文语境、生活语境、经典语境”。
1.课文语境
部编教材在课文的编排上,注意梯度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我注意到一、二年级教材不仅保留了传统的课文,如叶圣陶《小小的船》,还加入了一些新鲜元素,比如二年级上册俄罗斯的谢尔古年科夫的《雾在哪里》等。
2.生活语境
部编版教材强化生活语境的例子不仅在课文中有体现,在“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展示台”这三个地方也有体现。这些生活语境有交通工具、动物名称、导览图、玩具名称、课程表等。
3.经典语境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学习感受,在熟读成诵的一首古诗中记住某个字,要比在泛读一篇现代文中记住某个字容易一些,记忆会更深刻些。比如《三字经》就是当时儿童的识字教材,虽然字的总量不多,却做到了以少胜多。除了在课文中有经典语境外,在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板块中也处处有体现,这些内容涉及名言警句、古风民歌、生肖纪年等。
三、不同语境下的识字教学如何开展
针对不同语境,一线老师在开展识字教学工作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和注意哪些问题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1.课文语境
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我遵循的原则是:不让识字教学脱离语境。我的做法是回归课文,回归文本,让学生随文识字,通过这些生字在课文中不断反复出现,加深学生的印象。教材中有的汉字在多篇课文中反复出现,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另外,识字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自主閱读。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大,我会尽快引导学生进入阅读。可能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有些字不认识,但只要他(她)读得下去,连蒙带猜,就能体味到阅读的快乐,那就达到我的目的了。有的学生识字量很大,可是一点儿也不愿意阅读,那么我对这个学生的识字教育就是失败的。
2.生活语境
在识字教学中,我会在课堂上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点,选取不同生活场景下的字来做字词拓展,培养学生利用生活中的语境识字的习惯。比如有一课学到了“竹”字,有个孩子大喊“竹笋炒肉好吃”,我当下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出示了他们感兴趣的竹笋图片,问孩子们妈妈平时在家里都用竹笋做菜吗,大家纷纷发言,个个学得兴趣盎然。
当然生活语境是无穷的,不能因为想让学生识字,老师就在课堂上无限借助生活语境,这样会使学生厌烦,适得其反。
3.经典语境
在这种语境的识字教学中,我会选择一些典型的字来拓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比如在学“初”字时,我出示了问题:为什么它是衣字旁?接着出示了剪刀裁衣图,说明“初”是用剪刀裁剪一块布,这是做一件衣服的开始。因为“开始”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好表示,古人就用做衣服的第一步来表示,真是太聪明了。
另外,在经典语境的识字教学中,我会注意引导学生读准每个字音。因为经典作品字字锤炼,如果学生读错了,先入为主,后面纠正起来就会很难。
综上所述,在识字方面,部编教材在借助语境上做出了很多创新的设计。在进行低年段识字教学时,一线的老师应该注意到教材的这些新变化,针对不同语境,遵循不同的原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巢宗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王宗平.设置语言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3):105-106.
注: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专项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小学低段汉语识字教学的研究》的成果论文。课题编号:1201750706。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