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在问题探究中生长

2020-12-23 04:18雷广菲
文理导航 2020年29期
关键词:问题探究数学活动

雷广菲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去学,在探索中去掌握知识、获得数学技能和基本活动经验。

【关键词】问题探究;数学活动;变式练习

一、背景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应除了要关注自己的教,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学。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去学,在探索中去掌握知識、获得数学技能和基本活动经验。笔者想以此案例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尝试。

二、案例描述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4节完全平方公式。

(一)探究活动

师:你会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吗?

生1:因为正方形的边长是a+b,所以它的面积可表示为(a+b)2。

生2:因为这个正方形是由4张纸片拼成的,4张纸片的面积分别为a2,2ab,b2,所以它的面积可表示为a2+2ab+b2。

生3:可以把图形分成两部分,拿拼图示意说a(a+b)+b(a+b)。

生4:我也把图形分成两部分,拿拼图示意说b(a+b)+a(a+b)。

师:大家能从不同角度表示这个图形的面积,非常好!你们能用所学的知识把式子(a+b)2推导成a2+2ab+b2的形式吗?并说说每一步依据?

生1:(a+b)2=(a+b)(a+b)=a(a+b)+b(a+b)=a2+ab+ab

+b2=a2+2ab+b2第一步根据乘方意义,第二步把其中一个(a+b)看成一个整体,依据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进行乘开,第三步仍然根据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乘开,最后一步是合并同类项。

生2:我是把(a+b)2看成(a+b)(a+b)后,再用多项式乘多项式进行乘开。

师:在这里,一般地对于任意a、b,(a+b)2都可以变形为a2+2ab+b2,我们把这个式子(a+b)2=a2+2ab+b2称为完全平方公式。你们能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a+4)2吗?追问:式子(a-b)2能用这个公式计算吗?

生1:可以,因为a-b可以看成a+(-b)。

生2:它可以看成两个(a-b)相乘,再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进行乘开。

师:我们也把(a-b)2=a2-2ab+b2叫做完全平方公式。你们能根据公式的结构特点,用文字描述这个公式吗?

反思一:数学概念、性质、定理、公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如果仅仅教师讲、学生记,学生很难做到对数学算理的理解。所以笔者在教学中提供教具、模型等学习材料,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对具体的事物进行操作探究,使他们获取新知识所需的具体经验,通过问题探究和自己的思维活动形成对概念的理解,这样所获得的知识才是清晰的、牢固的和全面的。

(二)利用公式计算

师:我们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可以利用它进行相关的整式计算。

反思二:知识的巩固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表象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笔者一般采用:(1)巩固练习;(2)变式练习;(3)逆反练习;(4)拓展性练习等方式。教学实践表明,这不仅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形成一定的解题技巧,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

(三)思维拓展

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完成下面的填空:

反思三:以上的教学过程,是对完全平方公式的深化理解:(1)功能性:简便计算;(2)图形化:渗透数形结合思想;(3)整体化:渗透整体思想。以达到对公式的内涵、外延、功能性的全面认识。

(四)小结

师:今天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想想我们是如何推导得到公式的?

生1:乘方的意义,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推导的。

生2:用拼图方法,借助面积说明(a+b)2=a2+2ab+b2。

师:完全平方公式结构特点是什么?

生1:两数和的平方,计算结果是三项式,有两项是这两个数的平方和,中间项是这两数积的2倍。

师:在式子(a+b)(c+d)=ac+bc+ad+bd中,当a、b、c、d满足什么关系时,由它可以得到完全平方公式。

生1:当a=c,b=d或者b=c,a=d时,这时可得到完全平方公式。

反思四:课堂总结很有学问,之前笔者常常是提出本课所学的知识点及注意点就完了,其实课堂总结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也是对本节课所获得的技能的回顾,更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升华。

三、案例分析

笔者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变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模式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2)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的好奇、爱动的心理特征,把以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数学思维在学习中生长;(3)在教学中,不仅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生成的理解,以及数学思想的理解;(4)通过反复的变式练习和追问,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开放性思维和拓展思维的训练;(5)重视小结。小结除了完成对知识点的归纳,更完成了对知识、技能和活动经验的深化理解。实践表明一个好的课堂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许碧月.浅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02)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学校,江苏 南京 211800)

猜你喜欢
问题探究数学活动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探讨
浅谈小学语文问题探究教学法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玩转学具 玩转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