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记者:高老师,您好!咱们《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版2019年第6期《嘉宾有约》栏目曾登载过您的那篇《我与音乐之缘—— 一位语文特级教师的音乐情愫》一文,从中我们了解到您在音乐和朗读融合方面颇有研究,您的课堂中充满了音乐情趣。能给我们介绍一下音乐和朗读之间有什么特别的联系吗?
高学雷:您好!首先感谢《小学语文教学》杂志给我们提供了这么高的一个平台,来交流我们关于朗读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实践。说起《嘉宾有约》的那篇文章,也颇具戏剧性。我一直是一个朗诵爱好者,杂志社郭艳红副主编在2017年9月份建了一个“《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者”微信群,我是第一批加入的,并录音投稿。直到现在,我一直是这个群里最活跃的成员之一,没有特殊情况,我会把自己或者学生朗读的作品发到这个群里,尽管群里只有五六十人,和那些动辄有好几百成员的群相比,或许她吸引不了几个人关注,但我觉得这里面都是一些真正懂得朗读的老师们。所以我一直是这里的常客。
话题扯得有点儿远了。回到《嘉宾有约》那篇文章,当时我看到咱们杂志有这样一个专栏,觉得自己在语文教学和音乐爱好这一块儿有点儿东西可写,就和郭艳红副主编沟通了一下,她觉得这个素材很好,直接要稿子,于是,很快就刊登出来了。这里感谢的话不多说,觉得自己工作30多年,一直和《小学语文教学》相伴,可以说我的进步是离不开它的。深深地记得,我的第一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我和月亮有个约》就是发表在咱们杂志2006年第7、8期合刊上的。
说到朗读与音乐的特别联系,其实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我们都说百灵鸣叫就是在唱歌,我们人类的语言的丰富多腔是要胜过百灵的。从最早的《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不都是咏之歌之的吗?朗读本身就是有节奏有韵律的,古代一直也都是吟唱的。现在我们定义下的“朗读”不过是新文化运动以后,让书面语和口语尽量统一起来,把西方的一些朗读技巧借鉴过来以后,才形成现在朗读的样子。
如今,为了更好地表达朗读效果,我们一般会选择给朗读配乐。说句实话,现在很多不懂音乐的人去给朗读选择背景音乐,往往加上音乐还不如不加。所以,语文教师要想教好朗读,甚至想为朗读插上音乐的“翅膀”,还是要懂点儿音乐为好。我的教室里有一个音乐角,往往会把电子琴、吉他、手鼓等放在那里,读诗的时候孩子们会自动地拿起手鼓来伴奏,我也会时不时拿起吉他或者吟唱古诗词,或者为孩子们伴奏。所以,我的教室还有一个名字叫“MC教室”——充满音乐(Music)情调的语文(Chinese)课堂。我会利用多媒体把孩子们的朗读情绪调动起来,配音乐,配画面,让孩子们真正体验到朗读的艺术魅力。
记者:您是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还参加了仅有的两次国家级境外测试员资格培训,据说全国也就300人左右具有这种资格。那您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普通话,并与之结缘的?您在朗读教学方面都做了哪些探索与尝试?有没有一个特别的时间节点,让您对朗读教学有了一个新的体悟?
高学雷:我是一名普师生,学历就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十八九岁就踏上了小学教师工作岗位。当然,我们这些中师生是什么一种状况,相信小语界是都知晓的,可以说现在全国小语界很多名师都是那个时候的普师生。我是上了四年的普师,四年里我们经过“三字一话”严格训练和音乐美术必备科目,所以那个时候出来的中师生大多多才多艺,是教学的多面手。当然,普通话作为一项基本功是必须要过关的。说实在的,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笨嘴拙舌,是见人就脸红的那种。上了师范后,不得不练习普通话,不得不当众即兴演讲。也许在语言方面有点儿天赋吧,很快我的普通话就说得像模像样,受到学校老师的注意,然后就被推选为班里的推普委员,从此就和普通话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师毕业后,我走上了小学语文教学之路,由于普通话比较好,加上声音有磁性,读起课文来特别吸引学生,孩子们很喜欢我的语文课。不过那个时候,我也没有特意去研究朗读教学,也就是课堂上带着孩子们读读课文,偶尔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孩子们参加一些朗读节目,先后获得了一些省市级的奖项。自己也参加了一些演讲或者朗诵比赛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只是一种业余爱好,仅此而已。
上世纪90年代末,“两基”抓得很严,全国教师行业推广普通话教学,教师要有普通话证书,取得相应登记证书才能从事教学,师范院校的学生必须考取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证书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当时还没有机测,需要大量的普通话测试员来进行师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由于自己经常主持一些节目,所以就被教育局选派到安徽省教育厅参加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培训。成为一名省级测试员以后,我承担了大量的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工作,对普通话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2007年我经安徽省教育厅推荐参加了国家级普通话的培训,成了一名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由于工作突出,2009年又被省教育厅推荐参加了全国普通话测试员骨干培训班,成为一名具有境外测试资格的国测员。在被人才引进到北京之前,我一直是我们地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普通话兼职教师,常利用晚自习给师范生进行口语或普通话的培训工作。
说到朗读教学,由于不断参与普通话教学和培训,对于朗读教学也渐渐有了一些想法。比如自己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设计朗读教学环节,以读促思,以读代讲,也零星发表过关于朗读教学的小文章,但没有进行过系统深入的细致研究。
说到真正重视朗读教學,并把它作为研究的对象,和工作室的小伙伴们一起做关于朗读教学相关的课题,这应该是2016年的事。为什么是这个特别的时间节点呢?这还是和咱们《小学语文教学》有关。2016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版卷首语刊发了于永正老师的《从贾老师的“神机妙算”说起》,我读到这篇卷首语,很是感慨。感慨于贾志敏老师的“神机妙算”,感慨于两位小学语文教学界泰斗的惺惺相惜,更感慨于他们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共同的真知灼见——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抓好朗读教学!虽然两位泰斗先后离我们而去,但他们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将一直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