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主题意义的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分析了主题阅读的相关定义,并以一则语篇为例具体阐述了基于主题意义的阅读教学设计思路,旨在探讨如何围绕主题解读文本,通过由浅入深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关注语篇中的语言表达,关注语篇的结构和语篇背后的深层含义,进而深刻领悟语篇的主题意义,提高思维意识,发展思维品质。
【关键词】主题意义;初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朱曼丽,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即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育部,2012)。作为初中英语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课型之一,阅读课是培养和提高初中生思维品质和能力的主要阵地。然而,在日常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语篇内容处理过于简单,过于分散和粗放,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真正从主题意义理解的层面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对语篇内容的理解不仅流于表面,而且呈现碎片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鉴于目前初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课标要求,将主题阅读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提升阅读兴趣(张莹,2015)。
二、初中英语主题阅读的相关定义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对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
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是指教师要通过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基于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整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与发展,将特定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建立密切关联,鼓励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开展对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探究,特别是通过不同观点的讨论,提高学生的鉴别和评判能力(教育部,2018)。
三、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教学就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设计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活动(程晓堂,2018)。
1. 深入研读语篇,进行主题意义的文本解读。语篇文本的正确深入解读是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的基础保障。教师对文本的不同解读方式以及对文本的不同感悟和体会,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理解和欣赏的程度。鉴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在研读文本上多下功夫,不仅让学生理解文本的表层信息,而且还要引领他们进一步发掘文本的深层含义,培养其思维能力。那么,教师该如何解读语篇呢?《课标》指出,解读文本应该从把握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分析文體特征和语言特点及其与主题意义的关系等角度入手(教育部,2018)。具体来说,教师解读文本时,需要回答自己三个问题。第一个是what,教师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文章的主题和内容;第二个问题是why,也就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通过这篇文章作者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三个问题是how, 即作者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这篇文章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作者为了表达文章的主题,使用是什么修辞手法等。
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Reading的文章为例,本文所在的单元主题是“Growing up”,属于《课标》中“人与自我”主题语境,讲述了已退役NBA球员斯巴德·韦伯的励志经历。斯巴德身材矮小,但是他却有一个大大的梦想——成为NBA球员。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他最终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个阅读语篇主要讲述了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问题。人生在世,难免经历很多挫折,在经历挫折的时候,正确的生活态度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是文章的内涵所在。此阅读语篇是一篇记叙文,以斯巴德的成长为主线,语篇的标题是“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在文章中多次出现对斯巴德身高的描述如“much smaller”“too small”“because of his height”“simply because he was only 170cm tall”“because all its players were more than 20cm taller than he was.”。一方面呼应标题中的“shortest”,另一方面则提供了关键的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揭示文章的主题。
2.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设计。在深入研读语篇、进行基于主题意义的文本解读之后,教师便可以着手开展英语阅读语篇的教学设计工作。对于主题意义的探究是要分层次的,首先是基于文本本身,然后要深入文本,最后是超越文本。教师要合理构建三个层次的活动,并依据学习活动间的关联性,遵循青少年思维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开展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的思辨能力向更高层次的思维级别发展。
(1)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教育部,2018)。
①感知与注意活动。篮球是初中生很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很多男生在周末和假期热衷于观看NBA赛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一段介绍NBA的英文视频片段,在这段视频片段中出现了姚明、易建联和王治郅。看完视频之后,教师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se NBA players? What kind of people do you think can become an NBA player? 在学生思考回答这些问题之后,教师让学生们观看一张斯巴德·韦伯的图片,提问:What does he look like?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a basketball player?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给学生观看一段介绍NBA的英文视频,激发学生参与阅读语篇的兴趣。教师通过提问,激活学生已有的对于NBA的经验,在学生原有的认识中,NBA是篮球爱好人士的殿堂,只有足够优秀的篮球选手才可以进入,NBA的球员身材必须要非常高大。这时,展示斯巴德· 韦伯的照片,给学生制造认知冲突,这么矮小的人怎么会成为一名优秀的NBA球员呢?由此激发他们参与阅读、探究主题的欲望。
②获取与梳理活动。教师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语篇,划分文章的层次并且概括大意(para1 Spud's profile;para2-5 Spud's basketball career;para6 what Spud proved)。然后,教师让学生在语篇中找出斯巴德· 韦伯人生中八个重要的时间点。出生→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两年制专科学校→北卡罗来钠州立大学→毕业后→1985年→1986年。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让学生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大意,可以帮助他们厘清文章的思路。让学生找出斯巴德· 韦伯人生中八个重要的时间点,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为下面的概括和整合活动做好铺垫。
③概括与整合活动。教师先引导学生按照获取与梳理活动中给语篇分的层次以及斯巴德· 韦伯人生中的八个重要的时间点来绘制思维导图。然后让学生总结斯巴德· 韦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因为同样的身高问题遭受过怎样的人生挫折,他又是怎么来面对他们的。
【设计意图】
在阅读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构阅读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内容和内在的联系(Buzan,1993,转引自李冬琴,2017)。让学生概括和总结斯巴德· 韦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因为同样的身高问题遇到的挫折以及他是怎么面对这些挫折的,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思考。
(2)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
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和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即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和所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判断等交流活动(教育部,2018)。
①内化与运用。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选取语篇第一段中的句子:He was very small——much smaller than the other kids at school. However, he had a big dream——he wanted to play in the NBA. 通过此句的描述,我们仿佛可以看见一个小小的人儿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一脸稚气,非常要强。那么,怎样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呢?教师可以先举例示范:My handwriting is very bad——much worse than the other teachers at school. However, I have a big dream——I want to win the handwriting competition.然后讓学生根据自身经历造句,引导学生将自身的情感体验和语篇中的句子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运用和内化语言的目的。
【设计意图】
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欣赏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教师让学生根据自身经历自选内容,模仿语言和运用语言,这样,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述,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言输出中突凸显了语篇的主题意义。
②描述和分析。在此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在语篇中找出能够直接或者间接描述斯巴德· 韦伯人物性格的词或者句子。学生找出的句子如下:However, he had a big dream; he didn't lose heart; he practiced even harder and got the coach change his mind; he decided to play at a junior college; he remained there for about a year until NBA took notice of him。接下来,小组讨论通过这些句子的描述,可以看出斯巴德· 韦伯什么样的个性特点。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如下结论:斯巴德· 韦伯是一个意志非常坚定,对自己身高的劣势有着清醒认识,同时又非常自信的人,有着非常人可能比的忍耐力。他不仅没有被世俗偏见所左右,而且能够将之化为更加上进的动力。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关注语篇中的语言描写并小组讨论分析通过这些语言描述体现的斯巴德· 韦伯的个性特点,可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走入文本当中,实现深度学习,进一步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
(3)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和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
(4)主题意义的延伸和拓展活动。在家庭作业中,教师布置学生阅读两篇具有相似主题的文本。一篇介绍阿根廷足球明星梅西,而另一篇则是介绍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要求学生找出这两篇文章中的主题句,并且和教材介绍斯巴德· 韦伯的语篇进行对比。
【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相同主题的文章,可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为探究单元主题意义Growing up 做好铺垫。
四、结语
主题阅读能够让阅读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加开阔。对主题意义开展由浅入深的理解和探究活动,可以实现学生从低阶思维能力到高阶思维能力的转化。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健康向上地成长。
在实施基于主题意义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自身文本阅读提炼的能力;其次要加强团队合作,依靠团队的力量开发阅读教学资源,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主题阅读教学的生成性、多元性和开放性。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和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0):1-7.
[2]张莹.窄式阅读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5(11):27-32.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