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书
【摘 要】 禁毒教育应从小学阶段抓起,让学生从小就对禁毒知识有深刻认知,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抵制毒品诱惑,树立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小学教学阶段,除了学校安排的禁毒教育宣传工作外,教师也应从多方面落实禁毒教育工作,提升禁毒教育的影响面和接触面,有效培养学生的毒品预防意识。
【关键词】 小学教学;禁毒教育;实施;分析
当前,我国禁毒教育力度逐渐增大,这与我国吸毒案件数量攀升有关。但在一些学校,尤其是小学,很多学生仍然缺乏禁毒知识,不懂得如何正确预防毒品危害。小学生思想不成熟,难辨事物好坏,极易受到毒品侵害。因此,本文对小学生实施禁毒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有助于从小学阶段提升学生的禁毒意识。
一、基于小学思想品德课渗透禁毒教育知识
在小学阶段,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学生思维素养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的重要学科。因此,教师可以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增加禁毒教育知识,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了解禁毒知识、掌握毒品预防方法,提升学生禁毒意识。教师要想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就必须先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引入一些具有針对性的禁毒案例,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禁毒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远离毒品危害。
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傣族佤族自治县,由于该地区与缅甸接壤,人员活动量大,毒品案件发生率高,给当地青少年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意识不成熟,对外界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重。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多学生容易被毒品侵害。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本校的思想品德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安排一定量的课时,给学生进行适当的禁毒教育,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养成抵制毒品、预防毒品的思想意识。
二、结合日常班级班会组织适当的禁毒教育主题课
禁毒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不断宣传禁毒知识,才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知程度,从而让其养成良好的毒品预防意识。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的班会活动,组织以禁毒教育为主题的班会,以此引导学生了解禁毒知识。但是,在组织以禁毒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时,教师需要事先准备好要用的道具、材料,结合学生的空闲时间,组织有效的班会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禁毒教育班会之中。
笔者学校主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每周组织一至两次的禁毒教育主题班会。为了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以禁毒为主题来探讨具体的毒品预防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主题班会的探讨,让学生有效融入班会的禁毒氛围中。以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傣族佤族自治县的清水河口岸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当地的禁毒宣传新闻,并拿到主题班会上进行讨论。学生们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对搜集到的新闻内容进行讨论与分析,包括讨论当前存在哪些新型毒品,毒品具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毒品侵害等,让学生利用班会加深对毒品预防的理解和认知。
三、利用校园、班级的宣传橱窗及黑板进行禁毒教育
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的文化宣传橱窗,也可以利用班级的黑板报,向学生宣传禁毒教育知识,不断强化学生的毒品预防意识。因此,校园要做好宣传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固定板块,积极向学生宣传关于禁毒教育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可以定期接收相关的禁毒信息,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禁毒意识。在班级内,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办好黑板报,定期更新有关内容,让学生可以浏览到具体的禁毒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本校学生会宣传部门要做好禁毒教育知识的更新工作,定期在校园的橱窗粘贴、绘画以及书写一些禁毒教育知识信息,充分利用校园的宣传栏进行禁毒知识普及,让学生可以随时学习和浏览禁毒知识。校园有关部门也要针对本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引入一些当地的禁毒新闻,让学生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去了解禁毒的现状,以增强学生对禁毒知识的理解。在各个班级中,教师也可以协助学生搜集当地最新的禁毒教育知识及新闻。以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傣族佤族自治县的清水河口岸区域为例,搜集一些实际发生的禁毒新闻,并打印出有关内容。然后,为学生搜集一些禁毒教育图片,生动地向学生普及禁毒知识,让学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设计黑板报,促使其他同学也能过通过黑板报来学习禁毒知识。
小学生是祖国发展建设的未来接班人,所以学校及教师都应该担负起禁毒教育知识宣传的责任,让学生从小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毒品的预防手段等,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毒品预防意识。另外,对小学生进行禁毒教育,可以借助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来进行,也可以利用班级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参与禁毒教育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真正了解一些实际的禁毒问题。最后,还可以利用校园宣传栏和班级黑板报,对学生进行禁毒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从而实现全方位的禁毒教育。
【参考文献】
[1] 武占全. 小学禁毒教育的有效形式探究[J]. 学苑教育,2018,37(15):461.
[2] 李金华. 小学教育中加强禁毒教育的途径探讨[J]. 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23(5):68-69.
(责任编辑:陈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