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例住院患者跌倒因素分析与对策

2020-12-23 13:12:13陈少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6期
关键词:体位骨科例数

陈少娴

(浙江省天台人民医院感染科,浙江 台州 317200)

2017年多中心研究表明490家医院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为0.054‰[1],跌倒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跌倒伤害率明显下降。本研究回顾性分对本院2018年跌倒坠床的发生率及伤害率,并分析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 0 1 8 年上报的跌倒和(或)坠床不良事件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3例,女38例,年龄32~78岁,平均57.91±17.64岁,32~39岁7例,40~49岁15例,50~59岁18例,60~69岁16例,70~79岁15例。呼吸科6例,心内科9例,神经内科15例,骨科8例,肿瘤科4例,急诊科8例,神经外科11例,肾内科3例,康复科7例。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信息分类,分别记录患者跌倒时间、跌倒损害严重程度、跌倒高危患者住院天数、全院患者住院天数。

1.3 观察指标

跌倒在高危患者中的发生率、跌倒在全院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跌倒损害率、跌倒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描述。

2 结 果

跌倒患者的例数和跌倒伤害程度,本院2018年共有71例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占高危跌倒坠床患者的0.725‰,占全院住院患者的0.223‰,跌倒引起伤害的例数为40例,跌倒伤害率为56.33%,其中跌倒人数以0点~6点例数最多。

3 讨 论

3.1 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

3.1.1 陪护缺失

以陪护缺失为主要危险因素,因陪护缺失造成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为54.93%,年龄大、病情重的住院患者占较大的比例,住院时间长、自理能力差,陪护的缺失就会造成跌倒的发生率高,有些患者自行下床行走而造成跌倒。陪护方式错误也会造成跌倒/坠床损害,与无陪护比较,有陪护的患者跌倒/坠床率可能更高[2-3]。

3.1.2 危险体位

危险体位是造成跌倒坠床的第二危险因素,由该原因引起的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6.90%,换药、下床、上厕所等时间点,患者取非常规的危险体位会造成跌倒。

3.1.3 环境因素

因环境因素造成8名患者跌倒,其中3例发生在床旁、3例发生在厕所、2例因地面湿滑发生跌倒,因地面湿滑造成跌倒导致桡骨骨折,医院给予赔偿。床旁是改变体位最多的地方,由平卧位转为直立位时体位性低血压、药物性低血压造成头晕目眩而引起跌倒,因为洗漱间地面湿滑患者体位改变快[4],极容易造成跌倒。

3.1.4 疾病因素

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骨科患者跌倒例数较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有头晕目眩、肢体平衡稳定性差的特点,脑卒中、帕金森、震颤性麻痹等会有步伐异常。骨科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但疼痛、营养、辅助行走器的问题是引起骨科患者跌倒的主要因素。急诊科患者病情急重、护理人员缺乏、家属陪护不当,环境嘈杂、人流量大等都会使患者跌倒/坠床率增加。

3.1.5 设备不合格

病床陈旧、床栏破损、无易滑倒警示牌、照明设施不合格等是造成跌倒的主要因素,辅助行走器、康复器不适宜也会造成跌倒,有5例康复科患者跌倒在使用康复器锻炼时发生跌倒。

3.1.6 其他因素

年龄是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重要因素,院内65岁以上患者跌倒发生率为30%,胡永琼等发现70岁以上患者跌倒发生率为61.5%,老年患者感觉系统、运动功能均发生退行性改变,肢体平衡稳定性变差,因而易发生跌倒坠床。降糖药、抗精神病药、镇静催眠药是容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改变的药物,易引起肢体运动失调而至跌倒。

3.2 预防跌倒坠床的对策

3.2.1 加强跌倒风险评估

使用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仔细评估,跌倒总分≥4分的患者每周需评估两次,对病情有变化或接受特殊治疗患者需每周评估两次,对高危风险患者应予跌倒危险护理措施,将防跌倒护理措施逐项实施,增加评估环节、频次。

3.2.2 建立住院患者跌倒风险预警防控体系

跌倒预警防控体系包括组建安全监管的三级网络、组建系统性护理风险预警工具运用到高危跌倒患者中,曾文等[5]研究了跌倒风险预警防控体系的应用,明显降低跌倒发生率。

3.2.3 提高患者及陪护人员对跌倒的认知 高危跌倒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至少有一名陪护人员,并由护士对陪护宣教正确的陪护方法。对患者则要进行口头甚至书面教育,并对不同科室、不同疾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教育,对起床、如厕等特殊时间点进行反复强调。

3.2.4 协调护理人员的班次配置

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是满足每一班次的工作需求,一般医疗单位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为日班、中班、夜班的比例为5:1.25:1,夜班人员紧缺,应增加夜班护理人员,减少跌倒发生率。

3.2.5 建立安全的住院环境

首先保证患者的床位安全,检查病床刹车灵敏、床栏正常工作,保持洗漱间、走廊、病房内地面干燥,设施归位无乱拿乱放,对地面不平处、易滑倒处贴警示牌,医疗设备如氧气瓶、吸引器、监护仪等放在指定位置[11],尽量减少电源线的缠绕,卫生间应有扶手、报警器等设施。

猜你喜欢
体位骨科例数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12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4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