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陈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7)
“美育”,亦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指借助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形式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旨在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融入”,通常指精神层面的融合和接纳。“美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将美育元素有效融入与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全过程,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扎实、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1],不仅体现了我国办学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还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增长的必然举措。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政府相关部门对于美育事业的发展做了不同时期的规划与部署,各个时期的高校思政课也渗透着美育思想和理念。本文通过回顾新中国70多年来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演进历程,归纳新中国70年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本经验,总结出新时代背景下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当代启示。
中国美育思想可谓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关于新中国70年关乎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演进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1949—1978年的萌芽与消退、1978—2012年的复苏与发展及2012年以来的继承与创新3个阶段。总体而言,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进程大致与美育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方向大致吻合。
1.1949—1976年: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初创与消退阶段
从总体上看,自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这17年间属于社会主义改造、建设的探索阶段。 这一时期,教育事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重要工具,我国试图通过教育来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继而实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建国之初,我国教育事业逐渐被重视,美育作为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也得到了较为平稳的发展。 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当中明确指出“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 并明确了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953年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提出“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2]的“三好”方针以后, 高等学校根据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方针, 结合教学及各类社会活动和文娱体育活动进行改进。 这一时期通过广泛开展舞蹈社、墙报社、歌咏团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 把广大学生吸收到这些活动中来[2]23。 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适当地参加各类有益于青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 如看电影、参观、旅行等, 并到工厂或农村做些社会服务工作, 丰富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来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 1958年,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进一步将德、智、体作为我国的教育目标,甚至将《教育学》中关于美育的篇章删除[2]38。 “文革”更进一步恶化了美育在学校中的发展, 教育成为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左”的偏差, 美育思想偏离了初衷, 美育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入也逐步消退, 导致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巨大损失。 总的来看,在文革时期各类学校的音乐、美术课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为数众多的美育教师受到批斗和迫害, 然而配合政治活动的工农兵业余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演出活动却十分活跃。
2.1976—2012年: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恢复与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教育现代化的起飞阶段,美育思想也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完善,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美育事业重新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大纲当中;90年代,美育被写入具有法律性质的文件当中,并将各阶段的美育课程和具体实施进行了初步谋划和构想。这一时期,高校全方位开展专题报告会、讲座及文娱、体育活动等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广泛的知识兴趣。1985年,在《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指出:“小学教育中,配合语文、历史、艺术课和课外活动的内容,以生动的形象、具体的形式、多样的载体,由远及近地进行以‘五讲四美’和‘五爱’为中心的社会常识和社会道德教育;中学教育中,开展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常识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大学教育中,强调适时在各项教育活动中穿插各种切合学生需要的时事教育、文学教育、艺术教育。”[2]106-107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进一步落实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设置,并积极在普通高校和高中阶段开设艺术选修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在城镇建设中,要注意兴建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科学馆等基础设施[2]155,为开展相关活动提供必要场所。1995年,在国家教委颁布试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通知中指出:高校德育培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努力培育辨别美、丑的能力,自觉创造美的能力;培育内容则细化为审美观念教育、审美情趣教育及审美能力的培养[2]164。可见,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在此时得到新一轮的发展,并且初具雏形,较为完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领导人在关于教育政策的重要讲话中,有关美育及思政课的表述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美育首次被写入教育方针的发展大纲,对美育的理解从片面的知识传授拓展为个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反映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美育的认识和部署也在不断深化。
3.2012年至今: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全面发展阶段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美育事业的发展及美育与高校思政课的结合度和融合度。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举措。2014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自2015年开始对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艺术素质测评,并将测评结果纳入学生成长档案。”[3]2014年3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提出:“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普及教育,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4]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共计20余处提及“美”这个字。在这中间,除了第7处是在“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画、曲艺、杂技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5]中提到的专有名词“美术”中的“美”之外,其他的19处都是在论及“美”及其关键词,这一现象是在以往党和国家领导人中不常见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2018年8月,习近平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提到:“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6]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7]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普通高校要强化面向全体学生普及艺术教育、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意识与行动。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应普京邀请,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的致辞中引用名言“美能拯救世界”,虽然当时的语境是针对优化生态环境提出的,但是生态美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难延伸出当前美育对于社会、国家甚至全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8]。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对美育作用和价值的认识,发生了具有质变意义的飞跃。我们不仅重视美育对于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更加强调美育对于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及审美情趣的重要作用,肯定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效用,重视美育对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及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跨越新中国70多年的历史,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其规律和经验可寻。历史基本规律和经验在本质上是一种联系,是贯穿于历史事件之中、主体之间较为稳定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此种联系也会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地重复和更新。新中国70多年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本经验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程度是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保障条件,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是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目标,构建协调育人机制是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制度基础。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保证
纵观新中国70多年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演进历程,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由始至终都坚持对美育及高校思政课的领导地位,这是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要推进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进程,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是促进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动力。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人民思想开始解放,物质资料的丰富推动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充分依靠和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在小学、中学及大学阶段都应当全面实施艺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
2.社会发展程度是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保障条件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基本是与党和国家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呈现一致的前进方向,是与我国历史发展同步而行。为了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以期培养社会主义所需的专业人才,必须紧密联系国家发展、社会状况及学生特点等基本问题,促使美育有效融入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全过程。建国初,由于这一时期的经济水平总体偏低,在人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条件下,空谈美育融入到高校思政课当中显得不合时宜。因此,这一时期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主要强调的是促进个人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但实施大纲和具体措施较为模糊、不够明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于新生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在这一时期,美育元素较好地融入到了高校思政课当中。2001年6月,李岚清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坚决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使青少年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9]2018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6]可见,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及人们精神生活的不断发展与提高,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日益增长,这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可以说,社会发展水平与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3.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是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目标
大学生是现实生活中的鲜活个体,其价值判断、思想特征、思维模式往往受同一时期的经济条件、生活习惯、社会条件等多方面现实因素的制约。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必须注重个体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方案制定必须符合不同群体的身心发展及成长规律,不可以脱离主体的特点单独地制定偏离实际的策略与方式方法。在形式上,不能根据简单的理论逻辑来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认知的心理规律,注重教育教学的内在逻辑,这是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科学性基础。建国以来,我国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始终围绕“人”这一主体充分展开,美育来源于个人,最终也将作用于个人。新时代背景下,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进一步强调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社会始终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每一次的改革与创新,都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来构建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完备实施方案。
4.构建协调育人机制是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制度基础
纵观新中国70多年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不难发现,每一次的融合与渗透都是多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不是单单可以通过高校、社会得以实现的工作,而是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和个人的共同发力、协同作用。如在国家层面,需要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法律保障体系、国家政策的支持及社会大环境的宏观把控;在高校层面,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实践环节、完善工作体制、加强师资队伍、保证经费投入,等等;在个人层面则需要个人重视美育及思政课的重要性,并在两者间找到合适的契合点,进而全面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1978年4月,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中对于美育融入到高校思政课中的地位和认识问题、目的和任务问题、教材问题、教学方法问题、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领导体制问题都提出了建议。如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重视德育工作,要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进一步落实音、体、美课程,积极在高中阶段开设艺术选修课程以陶冶性情、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还规定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三方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学校德育工作要有法治保障、加强各地党委、政府对学校德育的领导等。新时代背景下,要想美育更好地融入到高校思政课当中,绝对不是一个单位或某个集体的单独工作就能实现的。必须调动各方力量,最终形成合力、共同发力,形成较为长效、协调的工作机制和课程体系。
基于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演变历程及基本经验,提出了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当代启示。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新中国70多年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演进历程与基本经验充分表明,发挥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际效用,推动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持续协调运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一方面,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仍然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是促进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动力和不竭源泉,要实现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通过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辨析和驳斥各种错误思潮,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另一方面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说明关于美育的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美学思想和美育思想,只不过这些思想往往都以片断的形式而存在,最终构成了一个有机、系统的思想体系,显示出意蕴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独具特色的时代特征。在当代社会,我们仍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推进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坚持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与实践的统一,当前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学仍以填鸭式、灌输式等教学方式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因材施教的现实可能性。我们不能只是口头上强调美育的重要性,而未将美育理念、思想渗透到高校思政课程当中。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美育发展水平总是要受到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的制约和限制,超越物质水平,盲目地空谈和发展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其结果也是不容乐观,甚至会起反作用。
2.重视课堂教学以打造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立体育人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1]。课堂教学是美育融入思政课的主要渠道和重要场所,大学生获得知识、接受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渠道和方式得以实现。美育融入到思政课并不是仅将美育融入到大学阶段的思政课当中,我们应当放宽视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规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12]。小学阶段,要注重保护好幼儿跳跃性、非线性的艺术思维和创造力。将审美启蒙活动作为美育活动的开端,是指对幼儿进行感受、欣赏、创造、思维、潜力等多方面的启发。目前美育对于儿童时期的关注度不够,采取的教育方式也难以打开儿童对于生命、对于世界、对于美较为充分的想象力和感知力。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发现与挖掘,运用诗、词、儿歌等形式加以展现,开展朗诵、合唱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挖掘和利用美好事物。中学阶段,应当注重把美育渗透到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程当中,进一步挖掘思想品德课程当中的美育元素和实现美育途径。大学阶段,各类高校针对大学生在参与美育活动、接受美育训练中的不平衡现象,应当加强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中的力度,使与美育相关的大类课程都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3.凝聚教育合力以营造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良好育人环境
实现美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当中,不应当将其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及学校教育当中,应发挥家庭美育的阵地优势、学校教育的条件优势、社会教育的层次优势,努力营造美育融入思政课的良好育人环境,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全民的审美水平。
(1)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同时也是美育的起点。2018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提到:“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3]家庭作为个人第一个接触和成长的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家庭美育给一个人的作用是最深远、持久的。家庭美育的主要对象是孩子,父母则是家庭美育的天然教师。
(2) 学校是实施和落实美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可以从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等方面着手,细化学校美育的各项标准,包括教师配比、课程设置、课时数、教学活动、实践活动开展、学生艺术素养标准,等等;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美育教育,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3) 社会不仅是一所包罗万象的学校,同时也是学生接受美育最为直接的课堂。利用社会环境广泛开展美育活动,加强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开发与利用;利用各种公共设施进行美育教育,充分认识到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等其他文化场馆对于广大高校师生的重要影响,免费开放场馆并配备一定的解说员帮助参观者理解其深层含义;加强高校与政府间及其他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吸引更多的文化设施和文化建设在高校布局,推动高校内外艺术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4.注重系统思维以构建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协调育人机制
美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全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任务,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过程。当前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都高度重视美育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是对于两者融合的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特别是对于美育的具体落实的措施还较为欠缺。如针对当前美育课程较少、美育大纲不够明确等现实问题,应当逐步建立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协调育人机制。一方面,从制定规章制度入手,为美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有力保障。对于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目的与任务、教材、教学方法、教师队伍等基本建设应当出台相关文件、法律法规得以保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美育专业人才的作用,培养美育教师,加强对美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础理论研究,编写相关教材、开展相关学术会议论坛,得以深化和拓展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这一时代主题。同时对于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状况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