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莎,钱 月,王 文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 102218)
陈女士,61岁,患者主因“间断胸闷1年余,加重伴喘憋1月余”于2018年6月19日外院就诊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6月25日行冠状动脉造影示严重冠脉病变,建议搭桥手术;6月28日因患者频发心绞痛,予患者右侧股动脉穿刺行主动脉球囊反搏置入,后患者症状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7月19日入我院积极完善相关检查,7月30日在全麻下行OPCAB,术中行冠脉搭桥术。术毕常规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感染,营养失调等情况。心肺功能改善方面:持续血管活性药物静脉泵入,IABP辅助循环,因对大量利尿剂反应不敏感,间断行床旁血液滤过利尿治疗;呼吸支持方面:行呼吸功能锻炼,加强雾化、排痰治疗,间断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营养状态改善方面:请临床营养科会诊,制定膳食营养方案,添加辅食;感染控制方面:行细菌涂片、血培养+药敏、导管末端培养等检查化验,据结果调整升级抗生素治疗。患者各项指标逐渐平稳,管路均已拔除,顺利转入普通病房。
(1)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出入量,IABP辅助循环,观察患者有无胸闷、胸痛等不适。
(2)呼吸道准备:向患者讲解如何腹式呼吸、有效咳嗽及使用呼吸功能锻炼器,并让患者练习,确保其掌握腹式呼吸及有效咳嗽的方法。
(3)肠道准备:患者术前一天予甘油灌肠剂灌肠,术前8小时禁食水。
(4)保证睡眠:保持环境安静,术前一晚患者睡眠欠佳,遵医嘱予地西泮口服辅助睡眠。
(1)生命体征观察:维持患者心律及血压的稳定,IABP辅助循环;应用S-G导管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术后密切监测心率、血压、肺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指脉氧的变化,密切关注患者心电图的变化,警惕急性心血管事件,术后及时复查电解质,积极静脉补钾,维持血钾4.0-5.0mmol/L。为减少心肌耗氧量,维持窦性心律,使心率维持在60~100次/分。
(2)液体管理:因患者心功能不全,手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及中心静脉压调节出入量。患者术后早期以胶体液为主。胶体可以增加血容量提升血液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该患者心功能不全合并肾功能不全,给予利尿、扩血管治疗。由于患者对大剂量利尿剂不敏感,术后第三天开始予CRRT治疗。准确地记录出入量,保持出入负平衡,根据患者每小时的入量去控制CRRT每小时超滤量,关注患者体重的变化。
患者术后第一天停用镇静后,清醒配合良好。拔管前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逐渐降低呼吸机参数条件,卫教患者正常呼吸,过程顺利;予拔除气管插管,改为储氧面罩吸氧,拔管后患者心率、血压明显升高,呼吸浅快,患者自诉稍有憋气,考虑术后早期心功能不全可能,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并加强利尿,复查胸片。术后配合使用沐舒坦、氧气雾化、机械排痰。拔管后患者能够基本自行咳痰,无肺部感染等情况发生。
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预防并发症心包填塞的发生。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堵管,避免受压、扭曲、脱开。注意观察胸骨正中伤口及所取桥血管部位的渗血渗液及敷料情况,如有渗液,及时更换,取下肢静脉者,注意观察足背动脉的波动及皮肤温度等末梢循环情况。术后第二天胸部切口、右下肢切口换药见愈合良好,无渗血、渗液,顺利拔除心包-纵隔引流管,未有不适。
患者冠脉搭桥术后抵抗力低下,管路较多,感染高风险。专病房专人看护,防止交叉感染;医护人员绝对规范手卫生;抗感染治疗。各项治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监测患者体温,患者每日两次2%洗必泰全身擦浴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风险,必要时行细菌涂片、血培养+药敏、导管末端培养等检查化验。按时予动脉导管,深静脉导管换药。患者各项指标逐渐平稳。
患者因长期卧床饮食欠佳,指导患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为主,制定膳食营养方案,添加肠内营养粉剂(能全素),改善营养状态。监测体重、血糖、胃肠道恢复情况。术后五天,患者胃肠功能逐渐恢复良好。
患者因持续床旁IABP及CRRT应用,需长期卧床,且营养状态欠佳,予卧床期间持续防褥疮气垫床持续应用。每日进行压疮评分,协助患者每两小时翻身,尤其做好肩胛、骶骨部及足跟的保护,必要时给予患者防压疮敷贴保护。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大便后及时清洁肛周,防止皮肤破损。通过悉心照护,该患者在照护期间无压疮事件发生。
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感染发生,通过合理均衡的膳食,以及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防止消极情绪的产生,乐观对待疾病,患者最终战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