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昌明
(裕民县人民医院,新疆 塔城 834800)
由于肺血管疾病、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以及胸廓病变等多种原因引发肺部通气、换气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无法正常有效进行气体交换并发生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进而造成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一组综合征称为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 )[1]。可按照病程分为慢性呼吸功能衰竭以及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两大类,慢性阻塞型肺病和重度肺结核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多见于前者,呼吸肌麻痹、肺梗塞以及脑血管意外等多见于后者,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由于病情危急程度严重,难免会出现焦急、恐慌心理,除了治疗外还应兼顾急诊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研究对象为我院急诊科于2017年5月~2018年12月接诊的80例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均分纳入参照组(n=40)、观察组(n=40)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参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34.2±3.5)岁,急性心源性肺水肿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6例,颅脑外伤1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例,重症哮喘1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34.6±3.9)岁,急性心源性肺水肿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7例,颅脑外伤1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重症哮喘1例。80例患者均符合急性呼吸衰竭相关病理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均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存在可比性,本次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
观察组施予患者急诊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①患者入院后,对其心率、脉搏、血压以及呼吸情况等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纠正电解质紊乱,予以患者吸氧治疗,若患者心率出现下降,精神状态转坏应立即进行插管处理并提示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当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显著下降,并且呼吸困难、心率过快以及神志不清症状明显改善后可继续给氧[2]。②注意患者的上消化道反应情况,当患者出现呕出咖啡样食物、便出柏油样粪便时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病患调整输液速度,避免发生肺水肿等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正确进行深呼吸并有效咳痰,定期帮助昏迷患者进行翻身避免压疮,尽量一次性完成并保证动作轻柔;利用叩胸法和体位调整引流分泌物促进患者排痰,防止呼吸道发生梗阻导致肺不张等并发症出现[3]。③患者病房环境保持通风透气,调整好室内的温湿度,提醒患者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病房内避免出现刺激性气味和较多粉尘造成患者咳嗽,保持病房安静,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待患者病症基本恢复后进行健康宣教并施予心理疏导,改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对患者予以饮食指导,叮嘱患者及家属多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并多喝水[4-5]。参照组施予患者常规的急救护理。
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情况以及住院时间。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为(4.16±1.05)min,参照组患者呼吸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为(7.53±1.28)min,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中有37例患者抢救治疗成功,2例患者放弃治疗,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参照组患者中有32例抢救治疗成功,4例患者放弃治疗,4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2.5%高于参照组的8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7.81±1.64)d较于参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4.15±1.23)d显著更短,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中应用急诊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优化护理患者病房环境,加强呼吸道护理和并发症预防,予以饮食指导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及时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建立治疗自信心赶走不良情绪因子,确保抢救成功。
综上所述,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应用急诊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缩短了住院时间和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总有效率高,护理效果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