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品贤,覃碧琼,廖 颖,唐亚唯,杨 旃,唐美秀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
在对老年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过程中,通常都需要建立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以确保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基本治疗和抢救监护,常规的中心静脉导管(CVC)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快速补液等要求,但是其留置时间较短,发生导管相关感染事件的概率较高,而耐高压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则能同时满足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快速补液等需求[1],并且留置时间更长和导管相关感染事件的概率较低。本次研究将探究其具体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方案,现将完整的研究过程及结果作汇报如下。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资本预案在2017年9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2例重症老年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60~96岁,平均年龄为(76.37±3.16)岁;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62~93岁,平均年龄为(75.26±4.23)岁。经对比发现,两组一般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经锁骨下静脉置管(CVC)并实施常规护理:置管位置首选锁骨下静脉,其次是股静脉和颈外静脉,患者取去枕平卧位,穿刺时肩部垫高10~15°,头转向外侧充分暴露静脉,之后置管;
观察组则采用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PICC导管的首选位置为贵要静脉,其次是肘正中静脉,尽量不选择头静脉,因为PICC的管腔较粗,定位置为头静脉的话容易引发静脉炎,之后先确定置管的长度,通常为穿刺点到右侧胸锁关节往下返折至第三肋间的距离长度,利用超声显示器提前确定好静脉穿刺的位置并作一标记;之后确定体位,意识清醒者可取去枕平卧位,穿刺一侧的上臂保持外展,与躯体的角度约为45-90°,在将导管置入25cm左右时可嘱咐患者的头转向穿刺方位,尽可能让下颌向肩部靠拢,意识不清楚的可协助其取20-30°的卧位,导管置入25cm左右时可协助患者将同侧的锁骨上窝靠近胸锁关节位置,四肢并拢向下方按压颈内静脉,阻断颈内静脉,有颈部外伤的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协助其将锁骨上窝靠近胸锁关节位置,防止导管移位;最后进行置管,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采用75%酒精和2%葡萄糖酸氯已定乙醇对以穿刺点为中心的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建立无菌屏障,之后采用肝素盐水冲洗固定长度的导管的各个腔口,延长管上拇指夹闭,注意有导丝的一腔不能夹闭拇指夹,需要将管上附着的滑轮夹闭,置管成功后,抽吸回血完成后将每一腔脉冲冲管并正压封管,关闭拇指夹,固定思乐扣,覆盖透明敷料[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6.77%(30/31)明显大于对照组70.97%(22/31),观察组的平均导管留置时间(172.13±67.79)d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74±19.35)d,且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4例(12.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例(54.84%),各项数据间差距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在对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中,建立安全可靠的血管通路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并且对于一些特殊的患者,血管通路还必须能够实现多通道给药、中心静脉压监测等功能,CVC是以往临床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其可提供肠外营养支持和快速补液等,但其留置时间较短,导管相关的并发症较多。
随着耐高压PICC被逐渐应用于临床中,其效果已经得到了临床的肯定,耐高压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长,发生相关感染事件的概率低,其采用强化后的聚氨酯材料,耐高压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进入血液后会逐渐变软,减少了对血管壁的机械性摩擦,降低了静脉炎症的发生率,可以长期留置,同时满足胃肠外营养支持、输注高渗药物、大量快速补液、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等多种功能,并且末段为开口式导管,可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可有效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3]。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中,采用耐高压PICC导管置入能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减轻了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