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的创设

2020-12-22 05:42
清风 2020年22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治道德

当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更高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环境发展稳定性,公众心中的法律意识也逐步加强,然而依然有部分人法律意识淡薄,亟待提升。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若要实现依法治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儿童教育时期就提升儿童的法律意识。故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意识培养,让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和道德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为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实际教学环节中,需要每一位教师共同努力。

教育不仅是传输书面知识的一种手段,还包括提升儿童全方位素养的要义。在传授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必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并对学生的道德与法律意识进行培养,让学生多维度发展,成为心智健全、有健康人格、遵纪守法的优秀公民。故学校应当高度关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寻求一种效率较高的教学手段,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情境创设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创设对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强化学生对于教学情境的关注和记忆,寓教于乐。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较大的作用,学生能在情境创设中学习到渗透入情境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达到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在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将自己作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跟随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了解知识的途径多为教师讲授知识。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自主探索的机会,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然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知识和要点大部分是难以通过单纯的公式或普适性的定义来表达的,更多的是需要学生潜心思考的抽象内容。只有让学生具有自主性,带着问题去学习并进行探究,才能令他们高效获取知识。为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教师应当发掘新型的授课手段,以期达到提升小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目的。只有小学生的自主性获得提升,其才有热情学习新的知识。

第二,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兴趣。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大部分的知识点均属于文字性的理论知识,对于理解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这些知识是比较艰涩难懂的。故如果机械背诵上述知识而不将其合理化运用,那么这种学习的效率是低下的。这就为道德与法治授课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即如何将这些艰涩难懂的知识转化为便于小学生理解的浅显易懂的知识,并以充满活力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充满热情地进行探索。然而在小学的实际教学流程中,部分教师由于自身水平或教学时长所限,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道德与法致,未能较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兴趣。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的方法

第一,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创设活动情境。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活动情境创设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活动情境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情境,并让该情境与课堂中可能涉及的情境相通,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从而在轻松自如的沉浸式教学环境中萌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借助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将生动形象的图片和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频、优美的音频放入多媒体教学课件中,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当学生的注意力跟随着教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思路逐步深入后,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兴趣、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进行“天气虽冷有温暖”的授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冬天下雪的视频,或在教学PPT 中使用冬天的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融入视频中所提到的事件背景中,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因地制宜设计一些问题,留下一些悬念,让学生在留白的思考空间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一来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也会变得更加生动。

第二,将生活实际融入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操应用能力。小学生身心发育欠完全,其生活范围也普遍局限于家庭和校园,活动范围较小。然而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行动力和洞察力,他们对自己所生活的区域存在探究的欲望,并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较熟悉。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如果能够抓住这一特点加以运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加入关于小学生生活区域附近的关键要素,让学生获得更为深刻的感受,将会让小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另外,小学生也有机会实践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学中,将课本描述的知识与小学生身边的实际情景相结合,是提升教学效率的一个关键方法。例如,在进行“花儿草儿真美丽”这一内容的教学时,为提升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带去校外,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花草的芬芳,意识到花草植物对城市绿化的积极作用,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明白不能践踏草坪,见到破坏植物的情况应勇于制止;让学生在观察花草树木的过程中感悟生命的重要性,学会敬畏生命和尊重生命。在探索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加以思考,并要求学生关注自身活动安全,增强户外活动防护。这样一来,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印象就加深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生成了全新感悟,课堂教学得到了升华。

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其教育的效果,以及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教师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成效与教师的素质是分不开的。每一位教师都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活动情境的方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把活动情境创设应用于常规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能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得到提升,还能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水平,让学生在教学中完成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认知活动情境并深入了解其内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更正——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道德
论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