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构建高中历史课堂,教师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主题,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引导方式。课堂上,教师要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对学习问题的分析讨论,从而逐渐强化学生的学科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共鸣。历史知识的学习可以带给学生很多思考,不仅如此,有的内容还能够激起学生内在强烈的情感共鸣。教师在讲到这类教学主题时,要对课堂的展开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熟悉历史事件,让学生有效掌握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相应的教学深化,可以通过一些典型实例的具体分析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这样的教学推进方式会让知识教学的整体效率更高,学生不仅内心会受到触动,还会因为这些内容的学习有更多反思,学科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
比如在教学《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这节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相关历史事件。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中的内容,并且结合这些典型事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同时帮助学生对历史事件建立正确的态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学习印象。
训练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在历史课堂上,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除了要夯实学生的理论根基,还应当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这是素质教学的重要构成,也是学生高效学习这门课程的依托。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尤其是在分析一些历史事件,或者是解读那些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时,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并且能够结合各种史料和延伸知识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支撑。这能让学生逐渐学会独立分析具体的学习问题,并且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比如在《专治下的启蒙》这节内容的教学中,在评价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观点,结合微观与宏观视角来看待,把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基本的衡量标准。对于社会热点和紧密联系民生的问题,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探究成果的展示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广泛发言,分享看法和观点,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思维素养。
构建开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创建开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热情更高。教师可以将各种趣味化的活动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主题提出一些开放化的探究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既能够提升学生的教学融入程度,也可以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学科素养。
比如在教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这节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掌握郡县制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廷尉李斯一派和丞相王绾一派,然后让这两部分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这一派的政治观点,会仔细研读课本内容,学生之间还会就相关问题有深入的思考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在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快速理解相关的知识原理,能够打造高质量课堂,并且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