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20-12-21 03:58王景河李琍
电子商务 2020年11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核心能力培养模式

王景河 李琍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当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通行做法。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变革,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人才需求结构不匹配的问题却日益凸显。本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探讨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以成果导向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以“产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提升能力”为核心、以“課程改革”与“教学评价”为抓手的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子商务;培养模式;核心能力

★基金项目: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与质量提升路径研究”(编号:FBJG20180055)的研究成果。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它是专业性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职业性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职业或行业协会会同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和行业专家一起进行,旨在为专门职业领域从业者的预备教育提供质量保证。1989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6个国家的工程专业团体签署《华盛顿协议》,现已发展成为国际互认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2016年6月2日,我国成为第18个《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和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该理念从认证专业的教育目标、学生能力及未来发展方向出发,设计专业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案,辅以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重要的专业评价依据,并建立长效的质量监管和提升改进机制。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是进一步提升培养质量,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1、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具有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和技术新、业态新、方式新的特点,以其市场全球化、交易连续化、成本低廉化、资源集约化等优势,广泛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及民生等领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并明确指出,发展电子商务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举措。一方面,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显示,截止2019年,我国电子商务行业交易总额达36.8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就主要细分市场结构而言,B2B电商占比66.4%,B2C占比16.48%,C2C占比12.33%,生活服务电商占比4.44%;共融资665起,投融资金额为1933.81亿元。另一方面,随着电子商务产业日趋剧烈的内容与结构变革,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人才需求结构不匹配的问题日益凸显。我国自2001年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以来,已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高职高专、自考等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体系。但电子商务专业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这也导致人才培养存在定位模糊、内容不清等问题。因此,面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实践,如何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来厘清和凝练电子商务专业的定位、培养目标、核心能力以及培养模式,从而保证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结构相适应,已是我国电子商务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2、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路径分析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应以成果导向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将专业培养模式变革为真正以“产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提升能力”为核心、以“课程改革”与“教学评价”为抓手的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模式。

2.1 确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核心能力

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以充分了解国家及社会发展需要、行业及产业发展需要、学校定位与发展目标、学生发展及家长期望为前提。据华经产业研究院调查统计,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行业岗位人才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为产品类、设计类、职能类、市场类、技术类。结合当前专业发展形势、行业发展特点、企业用人需求等因素,组织邀请学界、业界及雇主代表成立专业咨询委员会,讨论并确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核心能力。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互联网思维和人文素养,拥有经济学、管理学和信息科学等交叉学科知识的电子商务研究人才;培养具备坚实电子商务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具有互联网商务应用技能的电子商务实务人才;培养立足本土、面向全球,具备执著创新精神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包含7个方面:第一,创新和应用信息科技及数学知识的能力;第二,执行电子商务所需信息技术、技巧及使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第三,设计及评估电子商务系统、组件和程序的能力;第四,电子商务项目运营管理、有效沟通、领域整合和团队合作的能力;第五,发掘、分析、应用电子商务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应对复杂的综合性信息问题的能力;第六,敏于商业时事议题,了解电子商务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并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第七,理解及遵守专业伦理,认知社会责任及尊重多元观点。

2.2 修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应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为主线,形成课程链(纵向)和课程群(横向),进而按照对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贡献度”来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或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关注国内外最新动态,开拓眼界、丰富知识,培养国际视野。

课程体系一般由理论通识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课、基础素质与社会实践等课程组成。为了适应电子商务行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适当缩减专业必修课的课时,增设专业选修课以供学生个性化的选择。

在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一方面积极开展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邀请学界、业界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加强学生对本专业发展前沿、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了解。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指导教师负责制的Capstone课程开设。每一位老师指导数位学生,通过课程指导教师之专长引导学生养成正确、完整的专业执行能力,再经由完整综合实作的演练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以培养学生具备电子商务实务分析、创造及方案设计之能力。最后,进行成果展示,以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协作精神以及企划、执行完整实作方案的能力。与此同时,制订奖励办法,鼓励学生将成果用于参加电子商务“创意 创新 创业”比赛、“互联网+”、大学生“挑战杯”等各类学科竞赛,甚至付诸产业实践,在比赛和实践中锻炼、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

2.3 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师资提升体系

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是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决定因素,也是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核心能力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师资队伍的建设应与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坚持“全程性发展与阶段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根据不同教师的专业背景和学科发展需要,形成专业团队,既为个体发展提供平台,又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的学科团队。此外,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师资培训活动常态化,一方面,邀请知名学者和业界专家到校分享,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与各类业界工程实训,以便于跟蹤学科前沿、提升专业水平、紧跟行业发展动态。

为不断提升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定期举行专任教师的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会,提倡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实行“助教制”,发扬新老教师“传帮带”的优秀传统,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竞赛,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此外,大力推行同行及学生二级评教机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任课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引入翻转课堂、MOOC等先进教学手段,实现以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为目标的五个转变,即教学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从重教轻学向教主于学转变。

2.4 完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及反馈机制

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及反馈机制是确保定期检测培养目标和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定期进行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确保课程与教学持续符合产业需求的重要保证。

一般而言,可以在每学期期中与期末对本专业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选择代表参加座谈会,听取学习效果意见与建议,并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在每年6月,邀请应届毕业生进行座谈和问卷调查,完成对自身核心能力达成度的自我评量,并对专业课程设置、培养过程、专业师资等提出宝贵建议;利用校友返校聚会或招聘等契机和微信、微博等平台,每年邀请100名以上、毕业3年以上的校友,对自身核心能力的培养质量满意程度评分,并结合工作发展,分析核心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及课程体系的改进措施;每2年邀请不少于20家本专业用人单位或雇主对毕业生核心能力达成度进行总体评量,分析其员工招聘或考核时主要关注的核心能力,给出本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的建议。

将上述调查问卷及座谈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召开由学界、业界及雇主代表组成的专业咨询委员会,重新审视专业培养模式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并适当修正培养目标、学生核心能力、人才培养方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等。

3、结束语

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评价体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电子商务专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有着重大的意义。深入贯彻从培养目标、核心能力、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改革、教学评价等方面出发,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产业发展需要”为导向,不断完善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曾岚婷,林文.跨境电商方向实践教学模式探析——以应用技术型本科为例[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20(01):75-78+102.

[2] 孙浩.现代学徒制下“多层次、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4): 51-54.

[3] 赵明凤,张璐斯.“课程+竞赛+孵化”模式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7):1-2.

[4] 李细妹.关于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3):142-144.

[5] 袁丽娜,高文海.以能力为导向的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1):108-112.

[6] 徐旭.电子商务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3(01):83-85.

[7] 吴位刚,王景河.基于产学研凝聚协同创新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电子商务,2017(11):71-73.

[8] 瞿辉,王景河.产业导向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6(17):94-96.

[9] 王景河,陈国华.高校电子商务学科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模式(BUCM)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5,23(05):65-68.

作者简介:

王景河,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学科中关于网络营销理论及电子商务技术方面的研究;

李琍,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核心能力培养模式
习近平领袖核心能力的演进轨迹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网络m程专业培养方案探索
本科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课程改革
信息类专业硬件基础实践的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语用训练,语文核心能力提升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