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梅
【摘要】作文教学需要紧贴生活的脉搏,把写作引向开放生活的空间,让学生有写不完的内容,从生活中来,到作文中去。
【关键词】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
长久以来,作文难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习作教学难度大,教师贴标签似的教与学生实际的写之间,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即使教师满腹经纶,口若悬河地讲了,学生还是停留在自己已有的原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习作课是无效的。在习作教学路上,我们亦步亦趋,几乎没有找到比较合适的打开学生习作的方式。好在进行了《小学毕业季写作微课程的实践研究》,我走进生活习作微课程,欣喜地看见了满园花开,听见了花开的声音,闻到了花开的香气。
首先从执教的习作课《特别的你》说起,这堂课是《生活习作》课程与课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内容整合才产生的一堂习作课。在选材上,是由曾经写《一个熟悉的人》到《特别的你》,《特别的你》个性特点更鲜明。老师从学生喜欢的取别号入手,老师说特点,学生猜班上的同学,然后引出典型事例。学生在“特点———别号———典型事例(一串故事)”这样来去往复中,激发了浓厚的兴趣,打开了思路,然后完成思路导图,学生搞定习作的选材,随之饶有兴趣地写作。在作前指导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只做了一件事———有效引导选材,然后学生写。在写后的展示交流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只有正面描写,于是指导修改———补充侧面描写(环境描写,他人表现……)。学生修改后,交流展示时一生加了环境描写,一生加了他人表现,烘托人物特点。教师指导修改加上侧面描写这一环节看似简单,没有新知识的的提升,但有的放矢,让学生明白人物描写要从正面和侧面双线并进,熟练掌握写作技巧,把以往的“旧知”“伪知”化为“真知”,提高学生习作技能,这才是这堂课精髓所在。
这堂课像是一道家常菜,看似平常,却让人回味。回味什么呢?那就是:老师———轻轻松松聊作文,学生———快快乐乐写作文,认认真真改作文,明明白白评作文。教师教和学生写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简简单单,顺顺畅畅,我想习作课就应该是这样的课。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我想,因为老师对《生活习作》有深入的思考,有实践的经验,才有这样自由自在的课堂。停留在《特别的你》这个时间节点,回望来时的路,突然发现《生活习作》有意思。
我与《生活习作》课程结伴而行有说不清的情愫。回想起来,有时觉得颇有些撞钟的意思。钟在那里不撞不行,不撞响又不甘心。记得曾经有个记者采访一个著名的登山运动员,问他,“山上全是积雪,每一座山的风景都差不多,你为什么还要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攀登呢?”那个登山队员平静地回答:“因为山在那里!”借用登山队员的情怀,我也说一句“因为课程在那里!”就是因为一次次的撞钟,一次次的登山,才觉得———有意思!下面,说说我的“有意思”。
一、聊生活,“聊”作文有意思
习作原本就来自生活,离不开生活,与《生活习作》相遇,脑子里时时处处被“生活……生活”这个词强化,因为被强化,所以被唤醒———习作课得先聊生活,有了生活趣谈,才对生活有认知,再顺势而习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是聊出来的,聊出来的作文有灵性。作文的根在生活,先聊清楚生活,再聊明白作文。
“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习作的过程应该是不断地被生活唤醒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大部分对生活没有思考,也没有类似的阅读体验,把经历的人和事转化为一篇习作有一段路需要老师去追问,去唤醒。我以一次习作为例,也许从中有所启示。
我们3月去科技馆实践体验后,家庭作业就是让学生写“鸡蛋撞地球”活动,结果,全班只有两篇基本合格。在我看来,不应该是这样的效果呀,因为他们在活动过程中非常有兴趣,做得轰轰烈烈,有趣的活动写出来的作文索然无味。究其原因,一是懒惰畏难,二是缺乏思考,怎么办?我用了一节课聊活动,先带领学生梳理活动程序并写在黑板上:还原事件本身。
1.老师分组,讲规则。
2.小组活动。讨论选择材料———领材料———交流保护鸡蛋的热闹场面———分工制作———协作完成保护装置———作品样子———组长到桥上抛鸡蛋(桥有多高,组长、自己、同学表现如何)———结果及感受。
3.第2次实践活动。少领了什么材料(为什么)———如何吸取上次经验教训———制作过程———作品样子———抛鸡蛋———结果。
还原活动过程后,我追问孩子们,哪些应该详细,哪些略写,哪些场面要点、面结合?怎样结合?学生一一回答之后,我又追问,这篇文章要突出的中心是什么?他们回答是保护鸡蛋要有科学的方法,不能盲目地去做,要善于思考。我继续追问,科学的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含糊,于是我在黑板上写:如何减轻鸡蛋重量?如何做到鸡蛋落地面时撞击力最小?一节课聊活动,聊作文,一节课写作文,令我惊喜的是,一节课过去了,有的同学一气呵成,写了满满的5页还意犹未尽,连差生都写了2页。更让我欣喜的是一部分学生习作题目灵动而有文采。这些题目分别是《鸡蛋能撞地球?》《难忘的空投》《难忘那一团蛋花汤》《护送鸡蛋去蹦极》《空投大战》《鸡蛋冒险记》……看到题目就知道学生活动进行时有多嗨皮!这花开的香气让我有种想飞翔的感觉!
二、优化单元习作有意思
在实施生活写作的实践中,我们把每一次习作都与生活紧密相连。在单元习作中,习作内容凡是离学生生活较远的,都要思考着进行习作改造。例如:六年级下册三单元习作《我的理想》,学生很茫然,想写当个医生吧,除了要努力学习,就不知道还要做好哪些准备,写出来的都是些假大空的作文。于是改造成《我想成为一个?的人》。值得一提的是有个学生写了一个题目《我想成为一个阎王爷》,这让我大吃一惊,读完文章,我为他的正义感点赞。在他看来,阎王爷能量大,本事高,什么都管得了。他看不惯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现象,于是就当个阎王爷来管教。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作家所说,写作之道,是喚醒生命的自觉和完善生命的自省;写作之术,是遣词造句的水平和谋篇布局的章法。真实的写作,就是将写作之道融入写作之术中,就是对生活的感悟和触发。老师的教学意识转变了,教学设计就有了改变,学生精彩的习作就诞生了。对于一些作文,读习作就是在读学生,学生因充满正气而可爱。写作让学生走向自我成长的高度,让作文与做人共生共长,这是多么智慧的习作啊!这花开的香气有种让人穿透灵魂的感觉!
三、低下身来向学生学习有意思
随着生活习作课程的深入开展,千人一腔,万人一面的假大空作文逐渐减少。学生习作引领我走进儿童视野,让我对每一次作文都心怀期待,总想从中得到点儿什么,总想清楚知道每一次习作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还要做哪些补救工作。科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是人的全部的尊严所在。”“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借用这句名言,我就是要努力地让自己变成一棵会思考的芦苇,不断地向学生学习。在这里,我推荐一篇中等学生的习作,供学习参考。
扫墓
李奕婷
清明节的那一天,天,阴沉沉的,下着小雨,伴着冷风。阴间的大门打开了……
背着一大筐“礼品”,我们打着雨伞,慢慢地、缓缓地走向那些在天上享着安乐的亲人们,他们,快来了吧?
走到祖祖坟,一阵冷风吹过,祖祖来了。我们年轻的一辈往祖祖的小山丘上放一张张彩色的钱纸;爸爸妈妈的那一辈则忙着放鞭炮,点香蜡,个个默不作声;婆婆那一辈则跟着坟聊天,虽然无回应,但是聊得不亦乐乎。人那么多,雨滴声那么响......我们烧着钱纸,大人们都在流泪,我没见过祖祖,自然也并不想哭。放鞭炮了,大家匆匆离去,雨把火给浇灭了,把一切给洗刷了。
一陣冷风又吹来了,他们拿着我们的“礼品”和哀思又回到了极乐世界吧?
伴着雨,我们该去拜见我的爷爷,尽管上帝催促着他走,照着他那倔强的性子,我想他老人家也不会听吧!
爷爷坟堆及四周长着又密又高的青草,可见大自然是多么偏爱他啊!大家分别把自己应该做的程序和礼节给办完,便开始倾听婆婆给爷爷说话:“你一生过得苦,该享清乐时你却走了。今年你又多了个重孙子,高兴吧!可是,你那些仇人又来欺负我啦!还不快来帮帮我!”婆婆俏皮地说。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仇人,婆婆就是想让爷爷保佑我们一大家子平安,身体健康,过上幸福的生活。
又一阵冷风吹过,爷爷也要离开了吧?
雨,伴着我们的哀思与泪一齐落下。这雨应该也是天上的亲人们落下来的眼泪吧!
读着这些灵动的文字我流泪了,它敲响了我心灵的鼓点,被深深地震撼了。我看到了多年来自己以不同的角色参与的清明节活动场景,突然意识到此时此刻才真正走进了清明节,理解了扫墓活动中隐藏着的动人的、丰沛的人文内涵。虽然亲人之间阴阳两隔,但有多少思念要倾诉,多少愿望想实现,这将以什么方式相遇,又如何交流......这个学生以自己独特的儿童视觉,以“冷风冷雨”这一环境描写为线索展开画面,表达出一代又一代的骨肉亲情和思念。
蒋勋先生在《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一书中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只知道让孩子背唐诗宋词,而忘了让他聆听秋天的声音,那没有太大意义。回到生命的原点,才能看到美。”是的,作文教学也要回到生活的原点,用心去谛听生活的旋律,用心去凝视身边的世界。这篇文章的香气足以让我拨开云雾见太阳。
四、触摸思维的原点有意思
我们六年级有些同学参加三中分校南渝中学考试,了解到的习作内容是生活中最平凡岗位的不平凡人,看似不起眼却很重要的人,大部分学生的选材都是写清洁工,老师大惑不解。追问其原因,原来,清洁工的卑微和不受尊敬这一社会现实,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孩子的心中,所以,读完要求,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清洁工来写。问题出在哪里呢?除了学生的思维固化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维没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选择清洁工来写没错,但是,作为学生,如果你家里面没有清洁工,你不了解清洁工的工作,每天只是看到无数的清洁工在扫地,并没有认真观察,更没有与清洁工交流,写事件时很难写具体,只有概述语言泛泛而谈,文章容易千人一面。选材不新,不能打动人心。这样选材的学生思维只走了第1步———写谁。没有了第2步第3步……具体写哪件事,这件事能突出清洁工的什么特点……所以文章空洞,没话找话说。要转变学生这样的思维方式,老师该怎么办?我想,只要意识到了,在课程实践中一定有办法改变。通过这样的探究思考,看到学生“思维起点在哪里?”老师知道“我在哪里”,思考着“我们在哪里相遇”“以什么方式相遇”,面对学生出现的思维困境,多一些自我追问,然后追问学生,这样追问是必要的,必须的。这样的追问也会追出花来,听到花开的声音。
以上说的几个“有意思”都是我们在课程实践中点点滴滴的收获,是《生活习作》让我们的作文教学紧贴生活的脉搏,把写作引向开放生活的空间,让学生有写不完的内容,从生活中来,到作文中去。走在写作的路上,让自己步步夯实泥土,次次扎根生活,一步一回头,一次一反思,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长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成为一个灵性又自由的语文教师。与课程同行,让课程开花,让习作开花,让自己的语文素养如花儿般自由绽放,散发花开的香气……
【参考文献】
[1]法洪雪.“生活化”作文开源三法[J].作文(高中版),2019(8).
[2]吴秀丽.生活作文[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