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课堂偶尔“跑题”,如果运用恰当巧妙,可以达到深化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关键词:语文课堂;跑题艺术;有趣生动
跑题,指说话、作文、做事情离开了主题、正题。课堂教学应当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开展,这是毋庸置疑的。课堂教学如果跑题了,就难以达成教学目标,变成低效课堂,甚至是无效课堂。但是如果在落实基本教学任务、达成基本教学目标之余,稍微有一点儿“跑题”,可能无害反而有益。
笔者所谈的语文课堂的“跑题”,指的是不围绕教学目标或主要教学目标,也能很好地锻炼语文能力的、艺术化的课堂教学活动。
一、“跑题”的艺术,是洞察教材后的刻意经营
由于种种原因,教材也无法做到尽善尽美,教师使用教材但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由此,教师可以通过“跑题”对教材进行局部微调,或修改缺憾,或补足不足,或拓展延宕。
《荷塘月色》的课文插画有一点小小遗憾,是一幅彩荷图,文中描绘的却是素荷。据此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活动:请看课文插画,你们觉得这副插画和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月色荷塘相符吗?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相关段落,比对文字与插画之间的异同点,不难得出插画和朱自清笔下的荷花相去甚远,原文中的荷花是素荷,清新淡雅,缥缈清淡,而插画则是彩色的荷花;原文里的荷花生长在月色下的荷塘里,而插画的荷花无法呈现月色;原文里的荷花叶底是脉脉的流水,水月之间“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而插画未能描绘出水的形象,更别提“微风过处”的清香,插图中叶子之间凝碧的波痕等荷香、荷波这类气味的动态描写全不见了。于是教师总结:图画有图画的优点,但不能替代文字,文字的意境之美是插图无法全部呈现的,文字有时候能带给我们更多、更丰富的审美享受,所以要多读书。
教师只有充分透彻地研读教材,然后针对学情,合理分析教材,刻意经营,激情导趣,才能设计出富有艺术性的“跑题”活动。
二、“跑题”的艺术,应以学生核心能力为终极目标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明确指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跑题”恰恰是不按常理出牌的教学行为,单凭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地学习语文是无法解决“跑题”类问题的。
在教学《伶官传序》一文时,笔者看到学生昏昏欲睡,于是提出如下问题:晋王临终以三矢托付遗命给庄宗,请问晋王最痛恨的人是谁呢?问题一抛出,学生马上精神起来,课堂活跃程度出乎意料,下面是课堂实录片段:
生1:梁王,晋王自己都说了晋王是他的仇人,仇人当然就是最痛恨的人。
生2:我有不同意见,这三个人都是晋王的仇人,而相对而言,燕王更令人痛恨,因为他是晋王曾经大力支持过的人(燕王,吾所立),一个受到别人的帮助却最终背叛的人这叫忘恩负义,忘恩负义的人才是最令人不齿和痛恨的。
(不少学生频频点头表示支持)
师:(没有轻易表态)大家认同两位同学的观点吗?请继续讨论。
(学生由一开始的群情激昂转向窃窃私语,过了几分钟)
生3:(迟疑地)可能是契丹吧,契丹当时属于外族,梁王和燕王与晋王之间的矛盾都是民族内部的矛盾,而契丹与晋王的矛盾属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外部矛盾大于内部矛盾,晋王作为一国之君,应该把外部矛盾看得更重一些。
(学生们喝彩鼓掌)
师:这几位同学思维很敏捷,说话有条理,论据也比较充分。但是同学们能否再细读一下课文,从文本中挖掘更多的论据呢,能否有更开放的思路去思考这个问题呢?可以互相交流。
(学生默默看书,偶有小声讨论。)
生4:根据晋王遗言的内容来看,对三位仇人的用语长短(详略)是不一样的,晋王对契丹的遗言交代最多,因此应该是最恨的,也就是契丹。
生5:我看到第三段庄宗对待仇人的方式不一样,燕王是活捉(系燕父子以组),梁王是直接割了首级(函梁君臣之首)。我们在学习《林教頭风雪山神庙》时林冲在山神庙对待不同的仇人采用不同的杀法,有的用枪,有的用刀,老师当时您带我们分析过原因。(大家笑的很开心)所以我猜应该是燕王。
生6:我也认为是燕王,我还找到一个证据不知道对不对,古代人对人物排序是很讲究的,晋王把燕放在最前面说,因此应该是燕王。
生7: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我也找到一个证据,不知道是不是可以通过晋王对“燕王”称呼这个细节来进行推断呢?注释写了“燕王”的称呼是不准确的,这会不会也表明了晋王的态度。
生8:我的答案可能和大家都不一样,我认为应该是时间,晋王说:吾遗恨也。恨,遗憾之意。如果上天再能借给他五百年,(大家哄堂大笑)他一定会亲手报仇,而不是假借儿子之手了。他恨的是没有时间啊!
生9:我的答案也不一样。他最痛恨的人应该是他自己,作为一代君王,对政治上的尔虞我诈应该是见识的太多了,习以为常了,一位成熟的政治家不可能也不应该为了别人的背信弃义、忘恩负义勃然大怒,甚至临死都念念不忘,所以他只可能痛恨自己。
(同学们热烈鼓掌)
看着同学们争论得面红耳赤,那一张张活泼的小脸,笔者突然觉得这节语文课虽然有点跑题,显得“不务正业”,但是也值了,如果每节课学生都能这样全心投入,积极讨论,语文课何愁学生不喜欢听不喜欢学呢?仅从这一节语文课来看,的确有点儿跑题。但是如果把视线拉长,从高中三年的语文课来打量这节课,学生们在内容上咬文嚼字,在句式上反复斟酌,在详略上进行研究,还主动运用到了人物称呼、出场次序等古代文化常识,乃至于人物的身份考量等等,跑题的教学活动锻炼了学生,学活了语文,用活了语文知识,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跑题”的艺术,是尝试从另一条路深化教学目标
“跑题”常常利用非常规手段解读文本,看似跑题,实未离题;看似剑走偏锋,实则另辟蹊径。它其实是课堂一种另类的深入,可以更巧、更好、更深地解读文本,深化课堂的教学目标。
《游褒禅山记》教学重难点之一是对作者“尽吾志”“志、力、物”观点的理解。从《教师教学用书》到各类优质教案一般建议采用讨论法、举例法来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文言文的学习气氛本来就有点沉闷,这样处理课堂更容易枯燥,学生也不太感兴趣。在综合参考了很多网络优质教案后,笔者设计了如下题目:请问最先提出出洞,以致于作者“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的人是谁?这个问题看似不难,因为陪同作者一起游览的人只有四位,分别是庐陵人萧君圭,长乐人王回,作者的弟弟王安国、王安上。学生首先可以快速排除作者自己,如果撤退的主张是自己提出来的,王安石就肯定不会说“悔其随之”了,因此,王安石是“怠而欲出者”的嫌疑可以排除。那么只能从其他四人中去选,但是文章透露的有效消息极少,这就需要学生必须使用其他知识方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了找出导致这次兴致勃勃的游览半途而废的“元凶”,学生展开了激烈讨论。最终学生们认为,作者对这次失败的游览经历记忆深刻,所以对于这个让大家既“咎”且“悔”的人印象最为深刻,在文章结尾列叙同行人员时,故意把他放在第一位记录,所以萧君圭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按说,上述教学已经提起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跑题”到此就可以结束了,但这时笔者又抛出第二个问题:王安石为什么不干脆地点出这个“怠而欲出者”的名字,非要形成一桩“千古疑案”呢?这个问题再次激荡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王安石这个不起眼的行为原来是有意为之。王安石是文章大家,他的文字会广泛流传,流传千年,如果直接点名这位“怠而欲出者”,可能会让他非常难堪,甚至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所以王安石此举是为了朋友或者兄弟隐讳而有意为之。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悔”,一次普通的游览都会因为朋友的提议,为了面子问题而“随之”,“遂与之俱出”,那么作为大政治家的王安石在政治改革过程中会不会也犯类似的错误呢?这才是作者对自己的深刻反思和警诫啊。说到这里,热闹的班级一下子变得一片安静,学生的神情有点儿震撼,有点儿恍然大悟,甚至有点儿肃穆。抓住时机再和学生探讨“志、力、物”三者之间关系,效果出奇地好。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可以从其提出问题的质量和发问的技巧表现出来。“跑题”的艺术在于它出乎意料,有创新性,容易激發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祝福》的课后练习四:问祥林嫂到底会不会拿起菜刀怒砍土地庙的门槛?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有人曾这样设计问题:文中写厨房里传来的不祥的叹息声,到底是谁在叹息?这些问题设计都很新颖,看似游离题外,有“跑题”之嫌,其实是课堂的延伸,深化了对文本的解读和理解,这样的“跑题”学生是非常欢迎的。
“跑题”看似远离了教学主题和目标,其实是故意打破教学常规,让学生从单调枯燥的审美疲劳中解脱出来,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更能锻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核心素养。教师不妨尝试一下,偶尔也来跑一跑题,给学生一个惊喜,也给课堂教学增添一份别样的体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苏通(1979—),男,安徽省庐江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文本解读与微化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