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云平 邓杨春
1.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 北京 100023 2.中华中医药学会
“进补上火”与“虚不受补”是临床中常见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内科杂病的各科之中,特别是肿瘤疾病的辨证论治。“虚不受补”有时非常明显,解决好“虚不受补”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疗效,更有利于提升中医药辨证论治的整体思路。但是,从广义的虚实概念入手,则可以得出所有疾病都是虚性的,又是实性的,所以“虚不受补”问题的研究是临床所有疾病的共性问题,而不是某种疾病的特有问题。
“虚不受补”现象最早在清代被比较系统地提出,具体见于清代陈士铎[1]著的《本草新编》,其《十剂论》中记载:“或疑需用补剂,是虚病宜于补也。然往往有愈补愈虚者,岂补剂之未可全恃乎?吁!虚不用补,何以取弱哉。愈补愈虚者,乃虚不受补,非虚不可补也。故补之法亦宜变。补中而增消导之品,补内而用制伏之法,不必全补而补之,更佳也。”清代吴鞠通[2]撰写的《俗传虚不受补论》一文提到:“俗传虚不受补,便束手无策,以为可告无愧。盖曰非我之不会补,彼不受也。不知虚不受补之症有三:一者湿热盘踞中焦,二者肝木横穿土位,三者前医误用呆腻闭塞胃气、苦寒伤残胃阳等弊。”现代有医家指出“虚不受补”主要原因有3个,“第一补之时机不当,当补不补或不补反补;第二补之方法不当,辨证错误;第三补之力度不当,药不及病,或药过于病”[3]。也有专家总结“虚不受补”的几大学说,有“补不当”说、“不当补”说、“脾胃衰败而不受药”说、“特殊体质”说,并指出“上述4条中的前3条并非‘虚不受补’,只能算是‘治不得法’或‘误治’‘脏绝’而已,而真正意义上的‘虚不受补’是最后一种,是一种特殊体质”[4]。
众多专家提出的观点都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对于指导临床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凝练。《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思路,是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内伤外感多种疾病都可以共同使用的辨证方法。本文将从伤寒六经传变的角度考虑“虚不受补”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冀能有裨益于现实临床。
《黄帝内经》中疾病的传变有两种,一种是按照五脏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一种是按照六经的传变顺序。两种疾病传变的规律在临床中都有一定的对应性,也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后世在其基础上发展出比较多的疾病传变模式,如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为什么会出现虚不受补,需要从基本的转变规律中找思路,只有了解了疾病的传变规律,才知道在“进补”的过程中是否出现了“跨越式”的操作,有没有按照“正常程序”进行治疗。
1.1疾病在五脏之间的传变 疾病从轻到重,中间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经》认为风寒客于人,如果不发汗痊愈,那么就会传变至肺,变成肺痹,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就会传到肝,变成肝痹,肝痹未能得到治疗,就会被传至脾,变成脾风,如果再未得到治疗,脾传之肾,变成疝瘕,再未治疗痊愈,肾传之心等。这是在五脏之间从所不胜传至所胜的基本过程,并且将这一规律归结为“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疾病的传变是治疗疾病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同时也是治疗疾病过程中的核心要素。
1.2疾病的六经传变关系 六经辨证是从《内经》开始发展起来的一套非常重要的辨证论治体系,在六经辨证体系中,通常需要考虑非常多的疾病传变规律。张锡驹[5]认为:“传经乃伤寒之大关键,传经不明,虽熟读是书无益。”疾病的传变是疾病加重的原因,同时在治疗的时候,则是逆其道而行之,所以治疗疾病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传变要素。杂病的传变是从太阳疾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过程传变,但是治疗的时候先后顺序则刚好相反,一般来说从六经角度考虑,治疗疾病从厥阴病到少阴病,再到太阴病、少阳病、阳明病,最后至太阳病。不管是外感伤寒,还是内伤杂病都可以参照这个途径,这也是明清以来的伤寒派医家所公认的观点,如柯韵伯、陈修园、张志聪、唐容川等。
1.3疾病表里的相对关系 治疗疾病需要辨表里,如《伤寒论》“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病为在里,不可发汗”“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有表里证”“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等。《伤寒论》中论述的表里关系,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清代医家汪苓友[6]提出:“看病之法,须分表里。假若表里之证兼见,须分轻重而直取其邪。”古人认为“夫治病者,当知标本……以病论之,先受病为本,后流传病为标。凡治病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7],对于绝大多数病患来说,起初疾病在表,浅表是邪气的来源,是先受病之处;而随着疾病的传里,里证变成了标,当后治之,其实表证还是本,当先治之。
除此之外,还存在所谓的半表半里,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在进补的时候,如果没有很好地辨别表里、半表半里,孟浪进补,很多时候结果会适得其反。
2.1藏腑特征 中医认为“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五脏所藏为精气,乃人生之气,所以满而不能实;六腑所有,为人体之糟粕,所以实而不能满。正是因为藏腑有别,所以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需要多加注意。
所以腑以通为用,脏以藏为用,腑为阳,病多实,脏为阴病多虚,脏腑的特点决定了虚实特点。另外,在六经来说,三阳经对应的是六腑,三阴经对应的是五脏,三阳经多热,三阴经多寒,三阳经用泻多,三阴经用补多。
2.2虚实辨别 对于虚实的辨别,《内经》有很多处给出了定义,“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是后世公认的虚实的定义。疾病的发生,必定是人体精气亏虚之后,邪气才会乘虚而入,但是邪气有不同的特性,也有不同的进入方式。如伤寒之邪,可以经过太阳经,正邪交争之后便会入里化热,导致出现阳明实热证,阳明病是正邪交争最厉害的阶段,一般会出现大热现象;正邪交争一段时间之后,便会出现正气虚弱,邪气也虚弱,互相之间出现胜负,发热与恶寒之间出现交替,也就是中医所谓的少阳病;在三阳病,因为正气不虚,所以邪气甚作为疾病的主要矛盾;少阳病之后,邪气更胜,正气更虚,则会入里,表现为虚寒证;正邪之间再做斗争,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厥阴病、少阴病,但是三阴病都是以虚寒性质为主。
以此而论,三阳多实证,三阴多虚证,所以三阳病治疗方法上少补多泄,三阴证治疗方法上多补少泄。以三阴三阳作为辨证论治的思路,则所有疾病都不脱六经范围,而“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所以几乎所有的疾病都有“精气虚”的一面。按照“虚则补之”的原则,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可能需要进补,所以“虚不受补”要研究的对象是所有疾病,而不是某一类疾病。
2.3补法分类 寒热虚实是中医辨证的纲领,也是使用补法的依据。“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是辨证施治的总依据,但是虚实并不是简单纯粹的一种状态。五脏各有虚实,五脏各有补泄,所以不同的脏腑之间补泄规则也是不一样的。补泄不得法,则害人不浅,俗云“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正是因为大家对补的认识不准确,所以临床上很容易出现进补不得法,出现“虚不受补”的状况。
根据人体精气状态虚实的不同,虚中带实,则需要补中带泄;实中带虚,则需要泄中带补;纯虚证,也需要在补中寓以他法,脾胃为先。常见的补法有很多种,张子和总结为“平补、峻补、温补、寒补、筋力之补、房室之补”6种。所谓的平补则以甘药,如黄芪、人参、白术之类;所谓峻补,则以附子、硫黄等大辛大热之类为主;温补,则以熟地、干姜、豆蔻、官桂之类;滋阴之补,则以天门冬、五加皮、麦门冬、沙参等滋阴药;填精之补,则以巴戟、肉苁蓉等药,抑或阳起石、海马、鹿角胶、马鞭之药。
从气机来说,六经各有特色,太阳病重点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其中的脉浮、恶寒为外感疾病状态,所以太阳病大体可以理解为邪气在于肤表的状态,而肤表有邪气,肺与膀胱皆为表;阳明病为胃家实状态,所谓的胃家实,历来医家有不同的见解,但是比较一致地认为所谓的“实”即邪气旺盛,所以胃家实就是胃中邪气过旺,是肠胃疾病;少阳历来是难以解释的疾病状态,但是根据少阳为枢,是气机转枢的重点,少阳病一般为气机不畅状态;太阴病则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脾主运化不利状态;少阴病,但欲寐,脉微细,为人体气血不足、精神衰弱状态,这些状态下进补都必须注意,稍不小心就会出现虚不受补。凡病,皆为正气虚,正气虚就必须进补,但是进补如不当,就会出现“虚不受补”。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虽然如此,还是有一些疾病的治疗,进补需要小心。张子和列举了疟疾、伤寒、热病、出血、痹症、老人目暗耳馈、老人肾虚、咳嗽、停饮等疾病,虽然有虚象,仍然不适合进补。
疟疾本来属于中医的少阳病,少阳病本来为正邪交争之状态,不能纯补,需要清补;伤寒为邪在肤表,太阳病为多,补之无益;热病多表现在三阳疾病,也不可补。出血也多在三阳病,宜清热,宜止血,宜宁肝。老人肾虚,脾胃运化不畅,必须先以甘温之品补脾胃,停饮在中焦,水湿困脾,进补亦当小心。
临床面临的虚症,绝大多数都是很明显的,但是经常忽略一些疾病传变过程中不明显的症状。如虽然无明显寒热,但肺部脉尚有浮象;胃部虽然没有明显不适,但是心下依然有痞象,中焦斡旋不开。凡此种种,可从伤寒六经传变的规律,将不宜进补的类型分为以下4种。
3.1表痹不受补 通常情况下,有表证必须解表,所以《伤寒论》中反复强调,“表未解者,不可与之”。外感伤太阳经,太阳主全身之表,肺亦主表,故而邪在太阳与邪气在肺很多时候难以分开,当人体表未解而进补,就会出现虚不受补现象。如本草所谓人参“肺热还伤肺”,在肺中有热之时进补,就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形,对肺部有更大的损伤。
如表证未解,先解表后进补,对此吴佩衡后人提出了“开门方”之说。临证凡遇精神不振,伴有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经常容易感冒者,即邪在肺部不能肃清状况下,用其他药物治疗必定疗效不显,如果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作为打头方,常能使病情迅速缓解、症状减少、证情明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补泄,疗效显著而收执简驭繁之功,为之后辨证扫除障碍[8]。
在解除肺痹的过程中,附子可以扶阳强肾,能够鼓动人体阳气祛除寒邪;麻黄为肺金专药,宣肺发表;细辛为少阴引经药,邪气停留肺表日久,入少阴经,通过细辛的引领,能够将太阳、少阴之邪气祛除干净。
3.2胃实不受补 胃为气血之海,是为气血生成之源,吴鞠通曾指出虚不受补原因有三,“一者湿热盘踞中焦,二者肝木横穿土位,三者前医误用呆腻闭塞胃气、苦寒伤残胃阳等弊”[2]140,胃气不通畅,水谷收纳不顺,自然不能接受补药之益。
胃气不降,即胃中有邪气,此《伤寒论》所谓“阳明病,胃家实是也”。针对中焦有湿热,或者寒湿,必须先开中焦,以寒湿为重则温补脾为主,湿热重则燥湿除湿为要,寒湿在脾,湿热在胃,如有专家指出当患者中焦湿热盛或者稍微有点湿热之时,先以半夏泻心汤作为开门之法,半夏泻心汤为辛开苦降之经典方剂,能够很好地燥湿健脾胃,以此作为进补的先导,自然能够将人体的邪气清除,获得理想的进补效果[8]。这也是解决吴鞠通等提出的脾胃受伤不受补的方法。
3.3气机不畅不受补 气机是人体气血运动的基础,如果气机流通,则人体无疾病,如果气机不畅,则水谷精微无法转化,无法为人所用。通常认为,少阳为人体之枢,是气机通畅的关键,所以在进补之前往往需要先条畅气机,在现实中常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妇科疾病中,一般在补肝肾的药物中加入香附子、青皮、柴胡、荆芥等气分之药,理气自然能够活血;对于肝脾不和之人,很多时候可以事先使用柴胡剂,如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剂,通畅气机,然后进补。
唐农等[9]专家通过考察扶阳学派桂枝法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表示很多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与舌脉象显示患者存在明显的虚象,但是使用补药之后毫无疗效,有的会出现烦躁、腹胀、睡不着、胸闷等症状,此时会使用桂枝法开通上中二焦,其中的作用也是在调畅气机。
实际上,中上二焦不通,其实就是尚未打通少阳枢机,而经常使用柴胡、青皮等理气之药,也是和解枢机之道。
3.4脾虚不受补 脾虚不受补,很多情况是因为湿困脾阳,脾主运化的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需要在治病时加以考虑。临床上不少专家用清热补气的方法,将脾阳调整之后再进补,自然就能达到很好的疗效。比如用六君子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之类的药,首先对脾阳虚而运化不足的状况做一些准备,服用一定时间的四君子汤和六君子汤之后,再进补,这样对虚证治疗,就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进补是虚证治疗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更是疑难杂症、危急重症、癌症防治中的重要手段。临床中不能不用补,也不主张见虚即补,而是要根据疾病的状态进行辨证施治。但是,在通常遇见的虚不受补的现象中,可以总结出几类虚不受补的情形,这几种情形按照六经传变的规律来说,分别是邪在表不宜进补,邪在阳明不可进补,邪在少阳视情况而补,邪在太阴必须先理脾胃再进补。虽然这四种情形不一定能概括所有的虚不进补的情况,但是也对临床及养生保健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