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文,陈云
(1.闽南师范大学,福建 漳州 363000;2.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0)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文化的驱动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面对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挑战,除了在制度建设、思想引领、政治策略等方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之外,还有必要从文化助推力、文化创造力和凝聚力等方面进行探究,从而在文化驱动力背景下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人心所向。在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已然将生态文明纳入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中。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内容。
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生态环境是我们生产生活的自然基础,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具有深刻影响[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较低层次向更高层次发展变化的社会有机体,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2]。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确定了我国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方针;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确定了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社会的奋斗目标;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将“和谐”首次纳入社会奋斗目标行列;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文明成为我们追求的一种崭新文明形式;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历史性地增列了“美丽”的现代化奋斗目标,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调了生态文明是实现美丽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应有目标和前进动力。
生态文明的崛起是现代人强烈渴望改变现状、摆脱困境、追求更加健全的生存发展环境的必然,是人类从自在的过去、自为的现在走向自觉的未来的必然结果[3]10-11。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来自全球113个国家的代表就保护人类环境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制定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1992年5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同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地球宪章》和《21世纪议程》两个旨在保护地球环境、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本次会议获得了通过。20世纪80年代,我国一些学者开始探讨生态文明问题,如在1987年的全国生态农业研讨会上,我国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提出了“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张,提出人与自然要保持和谐统一,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顺应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结合现实国情,把建设生态文明正式列为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要求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与其他四个建设并驾齐驱的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多次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必然也是美丽中国梦、生态文明梦。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对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继承与创新[4]22。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且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得以生生不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傲人成就的同时,也承受了环境污染的代价。“先污染,后治理”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的传统做法不可取,中华民族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李克强总理曾指出:“中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共赢。”[5]新时期,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物质财富的积累、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碧水蓝天、安全食品、宜居环境的向往越来越强,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立法、制度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同时,在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传统问题与新问题并存的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报告充分肯定了我国在生态环境治理、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资源节约与能源消耗、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化合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在宏观层面,第一,党和政府确立了包含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国家战略,凸显了生态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的地位;第二,广大人民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增强,对生态美丽的需求日益增长;第三,绿色消费体系形成,国家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绿色科技、绿色金融和清洁能源行业得以重视,百姓健康绿色消费理念逐渐形成。在微观层面,一是环保立法进入“快车道”,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和修订了多部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和指导意见,比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等;二是政府督察追责数量和“12369环保举报管理平台”接收群众监督举报数量上升,环保监督机制逐步形成;三是多项环境指标值日趋向好,如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氧氮氧化物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全国PM2.5平均浓度下降。
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并不稳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不完善、环保执法监管不到位、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下降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不健全等传统问题依然存在,与此同时,还面临着以下三方面的新挑战。
1.和谐共处“难实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尚未落到实处,当前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所上升,但是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依然存在,猎捕、杀害、出售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的违法事件时有发生。2020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工作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早就认识到,食用野生动物风险很大,但野味产业依然规模庞大,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重大隐患。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残酷的疫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着我们要在实际行动当中真正做到敬重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进而实现生态平衡。
2.文化自信欠缺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社会生态治理模式的有之,一昧笃信西方生态文明思想的有之,遵循西方物质主义思想而大肆享乐和过度消费的也有之。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的文化自信略显不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态智慧没有充分应用到生态文明建设上来。同时,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的生态文明认知观有待得到系统科学化的指导,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正确引领。
3.文化创造力与凝聚力彰显不足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文化建设在其中的显性与隐性作用尚未很好挖掘出来,文化创造力与凝聚力彰显不足。事实上,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两山论”理论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与实践为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因此,无论是在推进国内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还是在开展生态治理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中,我国生态文明领域的文化创造力与凝聚力应得到充分彰显,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举措当中。
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两大国家“工程”,两者相辅相成。文化助推力、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凝聚力三个维度的文化驱动力需要挖掘和重塑,从而有力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助推力主要体现为我国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正面辅助作用,包含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自信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作用。
文化建设关乎国家综合国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支撑民族前进发展的动力。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能够助力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文化也是一种硬实力,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第三产业繁荣,助力国家经济整体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6]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必须均衡发展且互相促进,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持续长久都离不开文化建设。
1.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就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每一“位”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位”,其中文化建设是灵魂,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基础。它们都有着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且彼此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助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文化自信助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不能缺少文化作为灵魂,来源文化的自信也将支撑和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包含了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文化体系。例如崇拜自然和敬畏自然的传统文化信仰;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学派理念;利用自然和享受自然的生活方式;关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行为模式。诸如这些文化习俗和传统生态智慧在当前社会依然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来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生态智慧的文化自信,将进一步助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从党中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到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到建设美丽中国梦的提出,展示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谋划与坚定决心。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在制度上,我国生态文明立法制度与相关规范措施逐渐完善;在思想上,人们对坚持和贯彻节约资源、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在成效上,空气污染情况好转,能源消耗大幅降低,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比较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结合我党历届领导人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论断和生态价值观,构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与文化自信,这种自信引领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在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智慧影响之下,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原创文化观点与理念应运而生。原创思想来源于实践,再用于指导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实践活动,这即是文化创造力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的价值体现。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观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首次提出和倡导推行,有力说明了文化创造力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当中的正面影响力。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生态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崭新的生态文明观、新的理论境界、新的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新的科学论断和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等同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及其相关科学论断的重要地位,既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也为指导《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全球落地生根提供了“中国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都是中国原创、中国话语。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提出:“世界各国要同舟共济、权责共担,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共同呵护地球家园。”[7]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全球环境治理过程中,中国正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正在改变工业文明下的传统生态观点,在全球范围内焕发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更是为世界各国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提供了政策经验和操作方法,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东方智慧”。
文化认同形成文化凝聚力,文化凝聚力带来文化感召力。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党的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科学论断,不断得到有效论证。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所带来的文化凝聚力逐渐演变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文化感召力和社会行动合力。
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科学论断,逐渐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等系列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必须敬重、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于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关系范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崭新的科学论断,即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总方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一论断彰显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应有目标和发展动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根本大业。”关于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过程。”[8〗24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先进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和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要坚持走资源节约优先和环境保护优先、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这一执政理念为建立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明确了方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历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环境保护、20世纪9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理念、21世纪以来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几个大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建设发展上升为同等高度的国家战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兼顾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民幸福,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凸显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先进性。
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关系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9]16进入新时期,面对人与自然相处中暴露出来的新问题,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出现的新挑战,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文化助推力、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凝聚力三个维度的文化驱动作用,营造文化自信氛围、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文化创造力、共建美丽中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文化凝聚力、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坚定走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之路,造福社会,造福人类。
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智慧和价值理念。我国古代儒家创始人孔子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在礼制方面曾说“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要求个体行为需要符合礼制,遵守规范。儒家代表董仲舒倡导“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古代隋朝吉藏攥写的《大乘玄论》中提到:不但众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若众生成佛时,一切草木亦得成佛。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滥杀,尊重生命,寻求人与生态平衡和谐发展。道家创始人老子的“道法自然说”指出人类行为的最高法则是自然法则,人应该顺其自然,积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见,中华民族主流传统文化的共同观点在于人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需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当前,建设“美丽”中国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议题,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人类必须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这一观点与西方“一物降一物”“先污染后治理”的功利主义理念有着根本性的差异。
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态智慧的基础上,生态文明建设已被纳入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中,“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明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成效显著。同时,我国正在以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维护着全球生态安全,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越来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发展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渗透,文化自信危机现象屡见不鲜,集中表现为文化无知、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等行为主义。同时,文化虚无主义、文化狭隘主义和文化夸张主义也时有发生,物质主义、享乐主义、过度消费等行为也不断产生。加强文化建设,树立文化自信,不仅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还有助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第一,积极推动文化育人工程。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文化引领工作,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第二,推广科学的生态文明认知观。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入脑入心,旗帜鲜明地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和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同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号召力与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起科学的生态文明认知观,积极引导人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第三,提升节约与环保意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节约环保宣传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形成“节约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环保意识从青少年抓起,让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常态”“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社会广泛共识。严格执行垃圾分类新标准,实现垃圾分类长效机制。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禁止猎捕、杀害、出售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积极维护生态平衡。
伴随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向往与诉求远不止于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更是越来越向往绿色、安全的美好生活环境。“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我国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也是美丽中国梦。因此,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体现,也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从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到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除了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领域推动全球合作,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更是掀起前所未有的深化合作。截至2020年3月,同我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已达到144个;我国倡议成立“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推动“南南合作”;积极推动“金砖+”合作模式……这些都说明我国在致力于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以大国担当形象积极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并逐渐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共建美丽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树立绿色化生活理念,推进绿色化发展。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环保的绿色文化价值观,在生产、流通、仓储和消费各个环节全面落实节约环保,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清洁能源行业发展,培育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将生态优先准则融入生产生活当中,在实践中以绿色化的生产方式引领绿色化生活方式的形成,以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引导绿色生产方式的培育。第二,携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绿色丝绸之路,造福各国人民。我国应以绿色“一带一路”为纽带,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充分发挥各国优势资源,开展战略对接合作,探索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向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我国仍处于且必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同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驾齐驱,成为“五位一体”中不可或缺的“一位”。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等系列的逻辑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理论,也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更多次明确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有效融入其他四个建设当中,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一方面,完善立法和相关配套制度,提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与时俱进,制定和修订环境保护相关立法,使环保监督工作有法可依,通过立法明确环保主体责任、健全环境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完善多元化的环境监督体制,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体系制度,健全耕地草原森林保护机制,完善河流与湖泊的休养生息制度。坚持把生态综合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测评体系中,建立健全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另一方面,强化措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举措落到实处。积极构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充分调动官方与民间、集体与个体的资源与力量。有效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增加绿色植被种植面积和城市公园占地面积,不断推进荒漠化、盐碱化、红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杜绝资源浪费,充分实现资源的减量化使用和循环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