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管理视阈下中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路径研究

2020-12-20 12:43李胜机
关键词:乌拉尔金砖办学

李胜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乌拉尔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

文化管理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之后,组织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张德等人在研究了科学管理的局限性后提出了文化管理理论。该理论将人的全面发展和组织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管理的主要矛盾,通过文化管理,使人、组织和社会三者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长河中实现发展趋势的同向性,简称“三三”原则[1]29。在文化管理理论中,作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辩证统一的观念人和现实人是管理的中心,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以及不同层次的权力责任制度的人组成的集合,社会指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管理理论深刻揭示了组织管理的内在客观规律,是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超越和替代。根据“三三”文化管理理论,努力实现人、组织和社会三者完全一致的发展趋势是文化管理的理想目标。

“吉姆·奥尼尔在《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中首次提出‘金砖四国’的概念。”[2]40“金砖”概念的提出,为俄罗斯的“均势外交”“金砖外交”“智慧外交”提供了良好契机[3]。在俄罗斯的不懈努力下,“金砖国家的某种机制形成了”[4],也让金砖国家间的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迅速进入快车道,其中最重要的设想就是积极酝酿成立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以下简称“金砖网大”)和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以下简称“金砖联盟”)两大高等教育多边合作框架。作为“金砖网大”和“金砖联盟”的创始成员高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以下简称“华水”)和乌拉尔联邦大学(以下简称“乌联大”)开始了金砖框架下的紧密合作。经过两校的积极申报和精心准备,中俄两国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乌拉尔学院(以下简称“华水乌拉尔学院”),并于2018年实现首次招生。“华水乌拉尔学院”是河南省获批的第三家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是金砖框架下的第一个办学实体。

“华水乌拉尔学院”作为中国与俄罗斯这两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国家合作建设的办学机构,将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发现在其建设发展过程中,“三三”文化管理理论提供了强大的指导作用。中俄合作办学机构要在本土社会与文化的关照下,顺应时代潮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构建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多措并举,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产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5]123,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李刚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涵盖人的个性、素质、能力、劳动和社会关系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这五个方面形成“一轴两翼”的内在的紧密关系[6]。其中,人的个性全面发展是“轴心”;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既是主观条件,又是内在条件,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翼”;劳动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既是客观条件,又是外在条件,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另一翼”[6]。

《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其国家教育政策的原则之一是教育的人道性质、全人类价值、人的生命与健康及个性自由发展的优先性。培养公民觉悟、勤劳品质、对人的权利和自由的尊重,对自然环境、祖国和家庭的爱心[7]23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明确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8]3。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从中俄两国的教育法和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可以看出,中俄两国对于教育功能的认知和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

“华水乌拉尔学院”是经中国教育部审批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机构,该机构是由中国“华水”与俄罗斯“乌联大”合作举办,虽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但得到了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和“乌联大”所在州政府(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办学过程中,“华水乌拉尔学院”致力于培养高层次人才,使他们能坚守且传承中华文明优秀品质,提炼俄罗斯文化优质元素,系统掌握专业相关理论和技能,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外语水平,具备继续攻读相关专业更高学位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办学定位就是严格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俄两国的教育法,积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华水乌拉尔学院”在具体落实时,需要从如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组织精干力量,高屋建瓴设计研发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要求、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评价和监控教育质量的纲领性文件,对教学全过程、全环节具有高度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华水乌拉尔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严格贯彻落实我国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竭力克服以往人才培养方案中出现的“教育教学弱于科学研究”“价值属性弱于工具属性”“创新创造弱于知识技能”“传统优势弱于未来趋势”的弊端[10],切实体现教育教学基础性地位,彰显《国标》中指明的“突出学生中心”“突出产出导向”和“突出持续改进”的原则[11]。在此基础上,引进俄方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华水乌拉尔学院”学生不出国门就能享受“乌联大”的高等教育。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华水乌拉尔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研发过程中,还需要认真考虑并融入俄罗斯国家及合作方“乌联大”在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要求。为此,需要组织专家团队,认真学习领会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有关规定、中俄两国对于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国家标准以及“华水”和“乌联大”两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沉淀下来的各相关专业特色优质元素,研发制定出能切实体现新时代社会需求、高度契合两校办学特色定位和全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方案。

(二)坚持与时俱进,及时编写、更新各科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应是以现代知识论和学习论为基础,体现课程开发基本理念,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建构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对每一个专业的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标准进行指导。教学目标规定教学内容,指导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国家制定发布的《国标》也体现了“突出产出导向”和“突出持续改进”这一新时代的原则要求[11]。在编写各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时,既要深刻领会前期研制人才培养方案的精髓,在现代知识论的指导下,结合教学目标,甄别出既符合新时代中俄两国社会的最新需求,又要形成一个紧密相关之知识体系的要点集群。同时,在现代学习论的指导下,精心研发与我校录取学生学习水平高度契合的课程体系。根据现代知识论的要求,列入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点集群除了基础性知识点之外,还应体现时代需求,不能是陈旧过时的知识点。同时,各知识点之间须有紧密的相互关联,能够形成逻辑紧密的知识体系,避免风马牛不相及或跨度太大。在制定课程体系时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华水乌拉尔学院”所有专业虽然都是“华水”和“乌联大”两校的优质专业,承载着各自厚重的办学历史,享有广泛的社会赞誉,并且都在积极参与本国的一流学科创建,但所录取学生与国内相关专业高水平大学录取的学生相比,知识结构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编写、更新各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时,在要点集群能够与时俱进的基础上,也要实事求是,准确契合本院录取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保持创新思维,积极研究使用高水平教学方式方法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教育教学方法的梳理,赵鑫等发现,我国的教学方法研究经历了引进与探索、重建与开放、发展与创新三个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12]。成功的秘诀是在整个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以明确价值导向为前提、以借鉴域外经验为参照、以扎根本土实践为根本、以扩展理论视野为保障和以立足科学实验为动力”[12]。同时提出,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挑战、新机遇和新要求,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应该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价值诉求和导向,坚持“学科自觉与跨界交叉相呼应、国际引介与国内扎根相结合、多边互动与系统优化相整合和学理思辨与实践探索相统一”[12]。为此,“华水乌拉尔学院”为学生精心准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中俄两国,特别是“华水”和“乌联大”两校相应专业培养方案的精华,其教学大纲也是根据两校实际精选的要点集群,最后由两校遴选和面向世界招聘的高水平教师负责具体执行。所以,研究和探索使用高水平教育教学方法应该是“华水乌拉尔学院”教学团队和管理团队的高度共识。在研究探索过程中,办学机构应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价值导向,要求各专业团队要有学科自觉性,积极探索教与学多边互动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学科内部和学科间的教学研讨会、经验分享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积极探索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通过常态化开展中外教师间的相互助课、集体备课、分组理论研讨和课堂实践等活动来实现教育教学方法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使各专业教学团队有积极探索高效、适切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意识、能力和行动,最终形成能适合不同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教育教学方法体系,从而从个性、素质、能力、劳动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为解决日常教学中的时空障碍,也需要积极探索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使用。

(四)适时对标对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和运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我国学者对于教学质量及教学质量监控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通过文献分析,李森等人发现,当前学术界对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什么”和“怎么办”已形成共识[13]。邵书慧等人根据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提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教学信息监控、教学督导监控和教学管理监控[14]。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信息搜集、分析、处理、传递和反馈,可以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有效控制。“华水乌拉尔学院”的各个专业虽然有其相应母体学院作为参考,但毕竟在设计时标准更高。所以,在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时,应该以实际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为标准,构建具有国际合作办学特色的信息、督导和管理体系,比如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外方优质教育资源的参与程度、联合管理委员会的功能发挥等。通过运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以有效控制教学质量。同时,应该赋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一个新的职能,就是作为推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优化和提升的动力,让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动起来。

二、求同存异,建构核心价值体系

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观念人”,见证了学者和管理者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推进的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阶段。在早期的经验管理阶段,由于缺乏科学的严谨性和理论的系统性,难以寻找到普遍的真理,管理思想也称不上是系统的管理科学,只能是实践的初步总结和经验的简单积累,对生产力难以形成显著和长久的驱动力。到了科学管理阶段,在工业革命背景下,研究者和管理者将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人”看作“经济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制定严格的规范和定额标准,短时间内以实践证明了理论的指导作用,对生产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升,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现如今,原来与科学管理思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越来越格格不入,甚至开始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学者们在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后发现,“动机决定行为,需要引起动机;需要是有层次的(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它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要把满足个人需要与实现组织目标结合起来……只有当个人目标、团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时,组织才能获得最高的生产效率”[1]15。同时,个人及其群体的价值观“是企业凝聚力的基石,是培养向心力和认同感的关键”[15],能够使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结合,进而激发员工的内在积极性。所以,要在当今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就需要认识到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的综合体,关键是构建与时俱进的共同核心价值体系,保证其与生产力相适应。创办“华水乌拉尔学院”的合作双方都是在各自文化特色下的“金砖网大”和“金砖联盟”的创始成员高校。双方在漫长的办学实践中,均已沉淀出自己独特的办学价值体系。虽然,在共同创办“华水乌拉尔学院”的过程中,两个价值体系必然会进行碰撞与融合,但两所高校在两国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都有坚定的决心和毅力将这一金砖框架下的第一个办学实体建成精品。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求同存异,共同建构和夯实既有历史传承,又有时代气息,且与新时代生产力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是由坚定正确的方向、动静结合的精神和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构成的“三位一体”的核心价值体系。

(一)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民主党派作为紧密合作的伙伴全程参政议政。《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6]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指出,在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9]。“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9]根据上文表述,《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的教育目标与我国现行规定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华水乌拉尔学院”的校区在中国境内,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可以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不动摇,行稳致远。

(二)动静结合,培养既有稳扎稳打又不乏锐意进取的精神

作为“金砖网大”和“金砖联盟”创始成员高校,合作方中国“华水”坚守着“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下和近70年的办学实践中,缘水而生、因水而存、籍水而兴,已成为以水利电力为特色,工科为主干,理、工、管、农、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水”是这所高校的办学特色和核心,“德、义、道、勇、法”五德也是这所高校的文化精髓。合作方俄罗斯“乌联大”坚守着“敢想、敢做、能成”的办学理念,在俄罗斯文化的熏陶下和近一个世纪的办学实践中,沉淀了敢闯敢干的奋斗本色,已建成了以土木工程、能源与环境资源为主干,自然科学、工程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经济和管理等专业协调发展的,享有联邦级自主权、承载乌拉尔区域发展特殊使命的联邦大学。对比两所大学,一个犹如静的智者,睿智聪颖、坚忍不拔;一个犹如动的闯者,活力四射、干劲十足。二者结合,静为基础,确保固本强基和稳扎稳打;动为朝气,实现与时俱进和勇立潮头。一动一静,动静结合,相得益彰。这种亦静亦动的精神和价值体系与氛围鼓励全体师生要有静下心来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和动力,也要有站起来抬头望远的筑梦精神和动力,最终确保“华水乌拉尔学院”永葆青春。

(三)在国家战略背景下,培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团结就是力量。教育管理学家柯林·伊维斯(Colin Evers)和盖伯利乐·拉克姆斯基(Gabriele Lakomski)认为,从结构上来看,所有的知识应形成一个整体[17]64。也就是说,现在高等教育领域从学科上将知识划分成不同的学科,进而细分出不同的专业,而且各国间的分类还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但从宏观上来看,所有的学科及专业之间只存在着相对的区别,彼此之间还存在着绝对的一致,只是从某种角度来看有远近之别。在特定背景下,不同专业和学科完全可以找到最大公约数,紧密配合,拧成一股绳,形成最强的核心竞争力。“华水乌拉尔学院”现有专业都是合作双方的优势专业。开展合作办学之后,如果过度关注各专业彼此之间的差异,而不是关注彼此的共性,就难以形成合力,也难以形成竞争力。2019年,国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这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协调一致,形成整体,确保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华水乌拉尔学院”的所有专业都与这一国家战略紧密相关,如果乘此东风,各专业之间彼此配合,戮力同行,必将形成泰山移的核心竞争力。

三、着眼未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世界形成相互依存的发展格局”“全球面临破解发展难题的现实需求”和“中国迎来和平崛起的重大机遇”的时代背景下[18],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论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建构人类走向的理论问题,也涵盖指导工作的实践纲领问题。对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指导作用更是不可替代,应是“价值坐标”[19]。具体到中俄合作,可以从文化、意识和行动三个层次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和而不同,鼓励文化互鉴

中华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发展,从未间断,沉淀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崇尚“和合”思想与集体主义。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也具有契合多样文化特征和精要的“包容性”和有多元文化交流传播路径和内容的“开放性”[20]。而俄罗斯由于社会机制、宗教和地缘位置等原因,形成了其文化兼有东西方文化特征的“中间性”和“兼容性”,其内部结构具有“两极性”,集体主义和宗教意识强烈,善良、诚实、人道和普济主义,对国家制度极具忍耐精神[21]。从深层结构看,中华文化和俄罗斯文化有一定的相似性,都起源于定居文明,均崇尚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作为中俄合作办学的具体实践,离不开两种文化的深度碰撞。作为和合文化的建构者和传承人,应该承认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差异,将两种不同的文化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即办学实体中。通过这个办学实体的和合过程,相互包容,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实现最佳组合,并最终推动合作的全新发展。

(二)摒弃狭隘主义,弘扬内化金砖精神

在文化“和合”的基础上,还需要在思想上摒弃狭隘主义。西方文明崇尚普世价值,习惯二元对立,擅长零和思维。在国际合作中习惯从“我”“你”出发,搞“主”“次”之分。在当今世界,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民族文化之间没有上下和优劣之分,都是平等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22]合作的双方应该摒弃民族的狭隘主义,培养从“我们”出发,平等地看待彼此的文化。作为金砖合作框架的参与方,共同遵循和发扬“开放透明、团结互助、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金砖原则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致力于构建“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金砖伙伴关系。

(三)脚踏实地,积极构筑中俄教育共同体

文化氛围和主导思想对实践活动都具有极强的指导和形塑作用。除了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在文化“和合”基础上建立的金砖思想共同体,还需要更多的共同体作为抓手和支点来对思想和倡议进行具体落实。中俄之间的高等教育合作机构应积极行动,发挥平台作用,积极建设中俄教育共同体、科研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等。通过各种共同体的建设和运行,促进双方文化的沟通、融合与发展。

四、结语

文化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管理使人、组织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在当今世界,作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融为一体的观念人需要全面发展,这与组织的全面发展形成矛盾,与社会的发展同样存在矛盾。但通过文化管理,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组织的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顺势而为,共同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中俄合作办学机构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发力,确保人才的全面发展;求同存异,积极构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动静结合、齐心协力、乘势而为的核心价值体系;同时,着眼未来,积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乌拉尔金砖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窑里金砖的演绎
迎金砖会议
“金砖”褪色
俄陆军首辆乌拉尔—VV装甲人员输送车计划于2016年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