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源泉研究

2020-12-20 12:43杨国斌普戡倪
关键词:底蕴精准思想

杨国斌,普戡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在此后的五年实践中,“精准扶贫”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全面、体系客观科学的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实现贫困问题的解决和我国贫困地区的有效治理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丰富了我国扶贫事业的思想理论,引领了党中央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推进了我国精准扶贫策略的成功实施,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要价值与深远影响。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消除贫困的思想,揭示了人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世界各国的反贫困思想中居于重要地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并非无源之水,其产生的理论基础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思想的继承,源于对前人历史经验的总结、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

(一)思想之“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消除贫困的思想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首先,马克思分析了无产阶级的贫困根源。马克思从制度层面指出,无产阶级的“必然”贫困是因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同时认为,形成贫困的重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以及资本积累引发的相对人口过剩。其次,马克思指出了消除贫困的路径。马克思认为,消除无产阶级贫困的最根本方法就是变革社会的制度。另外,马克思在共同富裕思想里阐明,实现全人类彻底解放的首要条件就是消灭剥削,摆脱贫困。当前,我国所实行的一系列扶贫举措,不仅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而且促进了贫困群众的物质财富增长,其间蕴含着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2.列宁的消除贫困思想

列宁认为,贫困的消除要同执政党与无产阶级政权的建设结合起来。贫困的消除是为了通过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与水平,实现人民社会地位的提升,而这对于布尔什维克的执政地位以及苏维埃政权能否得以继续存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列宁还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制度下贫困问题的路径:开展经济建设、加强执政党建设、巩固苏维埃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及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等。另外,列宁还强调,消除贫困一方面必须坚持布尔什维克政党的正确领导,另一方面还要发挥好人民群众的力量。列宁这种在不同国情下采取不同手段的消除贫困思想,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思想之“源”: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扶贫思想

1.毛泽东的消除贫富差距思想

自建国起,摆脱贫困就是我国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在结合了中国国情与贫困实际的基础上,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处理国家与农民关系,形成了消除贫富差距思想。毛泽东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完成消除贫困的任务,是改变中国社会一穷二白现状的重点;并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明,消除贫困、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毛泽东的消除贫富差距思想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形成于中国制度性变革时期,是以马克思的贫困理论为根本指导,继承了毛泽东消除贫富差距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共同富裕”[1]373,并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2]13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10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认为,中国扶贫的根本是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富裕。基于此,提出了以“先富带动后富”的具体层次性途径,创新性地突破了计划经济时期“大锅饭”的陈规,在继承毛泽东消除贫富差距思想的基础上,推动了中国扶贫事业的创新性发展,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提供了理论参考。

3.江泽民的系统扶贫开发理论

江泽民同志认为,消除贫困是体现党的根本宗旨、保障基本人权的途径[3],并提出了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当地经济等开发扶贫方式。江泽民同志强调,扶贫开发关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只有通过扶贫开发,贫困地区才能获得进一步推进改革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同时,要在开发式扶贫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与可持续发展原则,将救济式扶贫转变为开发式扶贫,通过开发利用当地资源,找到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增收致富新路。江泽民的系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与运用,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提供了科学借鉴。

4.胡锦涛的科学发展扶贫思想

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提高扶贫开发的成效[4]92,到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5],再到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大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的发展力度,实现绝对贫困现象到2020年的基本消除[6]16-30,这些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在扶贫开发上的信心和决心。在2011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明确了2020年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这标志着中国扶贫开发工作即将进入全面而全新的战略布局之中,也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思想之“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1.对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吸收

民本思想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重要思想源泉之一。纵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诸子百家对民本的看法与主张可以说是基本一致的。如儒家主张“泛爱众”,其“仁政”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仁民”。而孟子对“民”“社稷”“君”三者的排序,更加将“仁民”的立场彰显到极致,揭示了“仁民”更为深刻的含义。道家以“善”取代“仁义”,认为“天下”大众是“善”的对象,其中“道德”“道法自然”与“无为”等经典概念,源于对仁民、民本、人本观念的固守[7]。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吸收了民本思想,突出强调了为人民服务,在扶贫中要把贫困群众的利益摆在重要位置。

2.对传统文化中大同思想的传承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包含着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深层次的含义。共同富裕思想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早在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就有对“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详细描述。从近代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书》,到后来孙中山、毛泽东等人对大同理想的实践探索,都有着对共同富裕的向往。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强调要切实解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难题,要消除贫困,为世界范围内共建一个没有贫困的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彰显了我国“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8],传承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

3.对古代中国济困扶危观念的发展

自古以来,济困扶危、改善民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善慈义举、施救于人,是中国古代济困扶危的重要体现。不论是墨家慈善为本、兼爱顾他的救助思想,还是宗族慈幼扶寡、济贫助困的救助思想,抑或是佛教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的救助思想[9],都凸显了古代中国的患难相恤与善心救助,其间蕴含着的古代中国济贫智慧,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提供了丰厚肥沃的孕育土壤。

二、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现实基础

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党初心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离不开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离不开习近平个人的扶贫经历。近些年扶贫攻坚实践构成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源头活水。

(一)共产党人的建党初心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带领人民进行土地改革、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到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再到1986年后实施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政策、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都体现了共产党人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就是要普遍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强调要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要在我国现行标准下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10]10。解决我国当前的贫困问题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因此,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适应了当前的现实发展,为进一步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摆脱贫困的农村人口约有7亿人[11],以经济发展带动减贫事业的扶贫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以改革开放为起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实践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改革推动减贫阶段(1978—1985年)。其重点是体制改革,并重视加快经济的整体增长。二是大规模扶贫攻坚阶段(1986—2000年)。在这期间,设立了扶贫机构与专项扶贫资金,确立了开发式扶贫方针并制定了扶贫政策。另外,《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扶贫开发的工作目标、扶持对象、方法措施和时间期限[12]。在这一阶段,扶贫开发体系初步形成。三是综合扶贫开发阶段(2001—2010年)。在这期间,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了“整村推进”的扶贫计划,首次提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颁布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扶贫实效得到进一步提高。四是精准扶贫脱贫阶段(2011年至今)。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发布,到《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扶贫中心,扶贫开发工作得到进一步优化。基于此,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突破了理论局限,更具科学性与时代性。

(三)习近平的扶贫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5年10月的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深情地指出,40多年来,他从地方到中央,扶贫始终是工作重点,花的精力也最多[13]。从梁家河的贫困生活,到正定县农业“大包干”试点的推行,再到宁德的扶贫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扶贫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立足实际,多次深入调研,对如何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形成了独到见解。在担任总书记后,习近平心系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将扶贫开发摆在了更高的战略位置。他在河北阜平考察期间,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的扶贫开发四项原则;在湖南湘西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在贵州调研时,指出了“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所有这些逐渐丰富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底蕴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具有高度的哲学自觉,其思想的形成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底蕴、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底蕴、强调实践的认识论底蕴和人民主体的历史观底蕴。深入挖掘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底蕴,准确把握其中的精髓要义,对于当前脱贫攻坚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意义。

(一)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底蕴

立足贫困实际、掌握贫困实情是精准扶贫的最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扶真贫、真扶贫,必须先识贫,搞清楚贫困的人口、程度与原因[14]288。在具体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在某一时间、地点所得到的扶贫结论与经验,对于变化了的时间与地点而言并不能够完全适用[15]。因此,开展精准扶贫要注重时时处处从贫困实际出发,才能够取得应有效果。同时,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只有深入调查,才能够掌握实际情况,才能够听到真话、获得实情,进而解决脱贫攻坚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收到实效。另外,精准扶贫要明确靶向,找准“穷根”,对症下药,突出问题导向。这些实事求是的品格与方法,贯穿于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始终。

(二)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底蕴

矛盾普遍存在,精准扶贫就是要精准认识并解决矛盾。为此,必须将正确认识、科学分析和积极化解矛盾作为开创精准扶贫工作新局面的着力点。要在做好统筹工作的同时,重视“扶持谁”与“谁来扶”,对最突出的短板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必须以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来推进精准扶贫。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14]285。基于此,要抓好“根据贫困实际精准施策”这一精准扶贫的精髓,不论是干部还是贫困群众,都要增强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摒弃陈旧观念,这也正是积蕴于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中的辩证思维。

(三)强调实践的认识论底蕴

实现精准扶贫必须实干。当前脱贫攻坚战已经打响,成功与否将取决于精准扶贫实践的不懈推进、扶贫认识的不断加深、扶贫经验的科学总结以及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形成。此外,必须切实引导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脚踏实地,重视扶“志”,倡导勤劳致富的思想,消除“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不正确思想[14]286。同时,面对当前我国精准扶贫进入攻坚阶段这一实际情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要进一步改进扶贫开发工作的作风,还要在实际行动中切实且精准地落实好每一项脱贫攻坚任务,更要做到“给钱给物,还要建个好支部”[2]684。因此,实践第一不仅是精准扶贫的工作重点,也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认识论底蕴。

(四)人民主体的历史观底蕴

精准扶贫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因为人民是历史创造者[16]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践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依靠人民实现历史伟业的创造;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时刻刻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目标[17]。另外,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贫困地区发展的根本要靠党的领导与人民群众的力量[18]13。因此,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贯穿于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始终。

四、结语

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源自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消除贫困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扶贫思想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最新成果,它立足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党初心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创新了扶贫开发的工作机制,科学总结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实践经验,有机融合了习近平个人的扶贫经历,为新时代我国的贫困治理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导,也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指引。

猜你喜欢
底蕴精准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小草
思想与“剑”
海归张雪梅:借力古城底蕴 弘扬中华文化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倍er高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