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应 万勤 高少华 孙进 杨金梅 金倩倩 尹敏敏 庾晓萌
音声障碍(speech sound disorders, SSD)是一种以构音和/或音系困难为特征的发展性障碍,SSD儿童存在发音不清的问题,会影响他人对儿童言语能力的理解[1]。SSD强调语音产生动作方面的困难及儿童存在尚未习得特定音系标准和规则的问题,因此SSD又被称为构音音系障碍(articulation and phonology disorders)[2]。SSD儿童通常在阅读、书写、社会交往和情感领域等方面存在短期或长期的困难,这最终可能会影响其成年后的就业机会[3]。采用《言语障碍分类系统》(SDCS)对儿童进行诊断,连续语音的言语可懂度低于75%或未习得3岁正常儿童的音系规则,则被诊断为SSD[4];按照这一诊断标准,在一个随机抽取的639名3岁正常儿童样本中,有15.6%的儿童被诊断患有SSD[5]。言语可懂度(speech intelligibility, SI)是指说者的言语信号被听者所理解的程度,这个程度取决于说者与听者的身份、说的内容及说的地点[6]。SI是儿童言语综合描述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诊断及管理中扮演着必要的角色[7]。研究显示,大多数言语语言病理学家(speech-language pathologist)都为学龄前儿童提供过构音与SI的干预训练[8]。从说者的角度来看,SI受年龄、构音能力、语言能力及说话风格的影响[9,10];从听者的角度来看,SI受听者对说者的接受与熟悉程度、语言或方言的熟悉程度及对说者言语模式是否有经验的影响[11];此外,说话主题和情境中物理线索的可用性也会对SI产生影响[12]。因此,SI涉及儿童在康复环境内部及外部向听者传达的言语信息[13]。确认儿童是否存在SSD、是否需要立即进行干预及干预目标是否达到,SI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14]。本文将介绍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McLeod教授及其团队在2012年研发的《情境说话可懂度量表》(intelligibility in context scale, ICS)[15],旨在为我国SSD儿童的SI评估提供参考。
SI是儿童充分参与社会的基本技能[16]。以往有多种SI评估方法可供言语语言病理学家选择,总的来说可分为5类[17]:①语音对比分析;②音系分析;③单词识别;④连续语音清晰度指数;⑤等级量表评估。前两类通常需要特定的评估设备,并且由言语语言病理学家进行操作计分,第三、四类中,言语语言病理学家通过分析儿童的语音样本完成,第五类通过言语语言病理学家和其他方式进行实施。以上五类评估方法基本都是在言语语言康复环境中实施,评分者是言语语言病理学家或受过专业训练的听者,他们对儿童的言语模式有经验。SI得分因家庭成员、陌生人、言语语言病理学家等听者的不同而不同[18,19],有经验的听者比无经验者评分更高[20]。此外,《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中指出,应在不同情境中促进对个体的关怀,这为关注个体的身体结构与功能(如构音功能)、活动与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与个体之间的因素提供了一个整体性框架。在此框架下,有两个因素影响SI:产出因素(身体功能)与情境因素(环境因素)。以往对SI的研究多关注产出因素,但在全面描述儿童的SI时两个因素都很重要。因此,目前还没有已经证实且有效的方法来评估儿童在多种情境中与不同伙伴交流时的SI。在此背景下,McLeod教授及其团队在2012年研发了ICS量表,从整体上了解日常生活情境中不同交流伙伴对儿童言语的理解程度。
1.1ICS量表内容简介 ICS量表的原始版本为英语,是基于ICF-CY(2007)中描述的环境因素开发、言语语言病理学家用来评估SSD儿童言语可懂度的父母筛查量表,包含7个条目(附录)。量表由父母填写,大约需要5分钟,要求采用Likert量表5级评分(1=从不,2=很少,3=有时,4=经常,5=总是)评定过去一个月内父母、家庭成员、其他亲戚、朋友、其他认识而不熟悉孩子的人、老师、陌生人7类不同情境中的交流伙伴对儿童言语的理解程度。ICS量表可通过网站(http://www.csu.edu.au/research/multilingual-speech/ics)免费下载。
1.2ICS量表的信度、效度及特异性
1.2.1信度与效度 McLeod教授在最初的英语版本中验证了ICS量表的信度与效度[13]。研究以120名澳大利亚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109名常被父母或老师关注其如何“交流或发声”。采用Cronbach’s α系数检验ICS量表的内在信度,发现其内在信度非常高(α=0.93),因此,通过计算7个条目的平均分以得到ICS量表的总体平均分,得分的范围为1分(低言语可懂度)至5分(高言语可懂度)。ICS量表的7个条目适合构建整体性的SI测量工具。
ICS量表的7个条目每两两之间呈极显著中度至高度相关,验证了量表的结构效度。另外,ICS平均得分与音位正确百分比(PPC,r=0.54)、辅音正确百分比(PCC,r=0.54)、元音正确百分比(PVC,r=0.36)呈正相关,表明儿童的言语障碍程度与父母及其他人对儿童言语理解程度的评级有关,建立了量表的效标效度。
1.2.2特异性 通过比较两组被父母或/和老师常关注“交流或发声困难”儿童的ICS量表得分,以评价该量表有效区分儿童SI的能力,结果发现,两组儿童的ICS量表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有“交流或发声困难”组得分显著低于无“交流或发声困难”组;同时,两组儿童的PPC、PCC、PVC三个指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ICS量表能够有效鉴别有无“交流或发声困难”的儿童。
1.3ICS量表应用效果 ICS量表反映了环境因素的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已被翻译成克罗地亚语、斐济语、德语、越南语等60多种语言[15,21],在很多国家已被验证适用于不同语言数量及不同类型的儿童。ICS量表适用于单语种儿童,例如,Ng等以粤语学龄前正常儿童与SSD儿童为研究对象,发现ICS量表是评估粤语儿童SI的有效工具[11]。德语版ICS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证据表明,该量表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与重测信度,同时能够有效鉴别有无SSD的儿童[22]。在北越南ICS量表被视为评估儿童言语能力的标准工具与可靠量表[23]。ICS也适用于多语种儿童,如Michelle Pascoe将ICS量表进行了除英语以外的其他十种官方语言跨文化的改编,发现言语语言病理学家一致认为该量表很容易操作,能够客观地评估儿童的言语能力,为南非言语语言康复工作提供了便利[24]。采用ICS量表对双语(韩语、英语)儿童的言语能力进行评估,发现超过40%的儿童存在发声困难[25]。Hopf在使用5种斐济语言的学龄儿童中也证明ICS量表的有效性,且发现儿童的SI不受主要语言、语言数量、性别、年龄或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26]。在牙买加,学龄前儿童父母完成了ICS量表的克里奥耳语版本和英语版本评估,发现两种版本的量表得分有极高的内部一致性、评分者一致性和重测信度[20]。更为重要的是,ICS量表在澳大利亚学龄前儿童中已建立了常模,其中有37%的研究对象使用多种语言,并且社会经济地位与语言数量上无显著性差异[27]。目前,ICS量表适用于学龄前使用单语种或多语种及正常儿童与SSD儿童中,同时还适用于使用方言的儿童。总之,ICS量表是唯一一个在不同国家中被验证有效的SI评级量表[22]。
2.1适用对象 ICS量表用来描述儿童在多种情境中的言语能力,由父母填写量表,适用于学龄前和学龄SSD儿童。到目前为止,该量表主要应用于6岁前单种语言及多种语言的SSD儿童。
2.2使用方法 采用ICS量表评估儿童的SI所花费时间较短。父母填写量表之前,言语语言病理学家需要询问其儿童使用语言的情况。
2.2.1使用单种语言儿童
在英语单种语言儿童中的使用:如果儿童使用的语言为英语单种语言,言语语言病理学家应为其父母提供英语版本的ICS量表。父母需要确定过去一个月内他们自己及其他6类交流伙伴对儿童言语的理解程度,并通过Likert量表5级评分制进行评级。父母可阅读ICS量表并自主圈出评分,也可通过口头语言实施,即言语语言病理学家根据父母的口头提示进行评分。
在其他单种语言儿童中的使用:对于使用其他单种语言的儿童,言语语言病理学家应为父母提供儿童(和父母)所使用语言的ICS量表版本,如果言语语言病理学家使用的语言与儿童不同,则需要在场的其他口译员向父母解释说明ICS量表的使用方法。
2.2.2使用多种语言的儿童 对于使用多种语言的儿童,言语语言病理学家可选择儿童的主要语言或所有语言来评估儿童的SI。
以儿童的主要语言进行评估:言语语言病理学家向父母提供与儿童最熟练语言相匹配的ICS量表版本,父母可在儿童的主要语言(第一语言)计分表上进行自主评分或口头语言实施评分。研究发现言语语言病理学家更倾向于使用双语版本,以便父母可同时阅读量表上的问题。
以儿童的每种语言进行评估:言语语言病理学家为父母提供儿童每种语言的ICS量表版本,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版本必须翻译准确,父母在每个版本上评定过去一个月内他们自己、家庭成员及其他亲戚等对儿童言语的理解程度。
2.3计分 ICS量表由言语语言病理学家进行计分,将父母7个条目的评分相加得到总分,并将总分除以7,得到儿童SI的最终平均得分。在计分中,确保ICS量表的7个条目是否都已完成非常重要,如果其中某个或几个条目未完成(例如,如果儿童还没有上学,父母可能不会填写量表中的教师条目),则此次计分只计算已完成条目的平均分。
SI是言语能力评估的重要方面[27],能够为SSD儿童康复计划提供必要的信息,在筛查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ICS量表作为一种父母筛查量表,考虑到了儿童在不同情境中的言语能力,为我国SSD儿童的言语语言康复训练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启示。
3.1扩展评估环境,实现言语可懂度的多情境评估 关注儿童言语语言康复环境之外的SI同样也很重要。在我国,以往评估儿童的言语能力常在言语语言康复环境中进行,根据评估结果,判定其是否需要立即进行康复训练。评估康复环境内部及外部多种情境中不同交流伙伴对儿童言语的理解程度,反映的是言语语言病理学家和其他听者与儿童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儿童在家庭、学校等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言语能力,兼具了影响SI的产出因素与环境因素。因此,将评估从单一的言语语言康复环境内部扩展到外部的多情境中,使评估结果更客观,提高康复效果。
3.2采用父母或熟悉儿童的亲属作为评分者,提供更为简单有效的施测方案 父母是儿童早期的主要沟通伙伴,他们能判断其在各种环境中的沟通表现。另外,通过家长了解学前儿童的言语能力,辅助言语语言病理学家制定筛查安置计划,一直是学龄前教育阶段常用的方法[11]。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儿童只能在较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但是采用特定的设备进行评估往往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因此,这可能会影响言语样本的收集。此外,言语语言病理学家往往对儿童不熟悉,在评估中儿童是否真正理解其指导语也是影响语音样本收集的另一重要因素。采用父母或熟悉儿童的亲属作为评估者,他们熟悉其在不同情境中与不同伙伴交流时的言语能力,可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客观地完成评估,节约评估时间,提供更为简单有效的施测方案。
3.3加强研究力度,编制适合本土化的音声障碍儿童言语可懂度评估工具 如前文所述,SSD会影响儿童成年后的就业机会,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提及可供选择的本土化SSD儿童SI评估工具。我国言语语言病理学家急需一个兼具在言语语言康复环境内部及日常生活情境中快速容易且有效的SI评估工具。我国研究者可加强研究力度,借鉴ICS量表参照ICF-CY整体性框架这一举措,探索编制适合我国SSD儿童SI的评估工具。
3.4制定汉语普通话儿童量表常模数据,为我国儿童言语语言康复提供参考标准 ICS量表同时适用于学龄前及学龄阶段的儿童。研究表明,使用该量表评估儿童的SI不受主要语言的影响,是施测粤语学龄前儿童SI有价值的临床工具[11]。另外,该量表还建立了英语单语学龄前儿童的常模数据。汉语普通话是我国通用的现代标准汉语,语法体系与英语存在差异,有必要根据汉语普通话语法单位特点制定学龄前及学龄阶段ICS量表常模数据,为我国SSD儿童言语语言康复提供参考标准。
3.5进行量表的跨文化改编,为我国非汉语普通话儿童的言语语言康复提供便利 我国幅员辽阔,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语言文字非常丰富,造就了我国文化的多样性。ICS量表既适用于单种语儿童也适用于多语儿童,还可用于使用方言的儿童。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个体文化差异很大,语言习惯不尽相同,有些地区的人群不会讲普通话,语言仍以方言为主。为促进我国SSD儿童言语语言康复的发展,提高儿童整体康复质量,可借鉴国外研究经验,进行ICS量表的跨文化改编,为使用非汉语普通话的SSD儿童言语语言康复提供便利。
ICS量表关注多种情境中不同熟悉程度的交流伙伴对儿童言语的理解程度,并在很多国家已验证了量表的有效性。该工具以父母作为评分者,能够最大限度地了解儿童在不同情境中的言语状况。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语言丰富,可借鉴国外研究经验,开发适合汉语语法特点的SSD儿童SI评估工具,或进行ICS量表的跨文化改编,为我国SSD儿童的言语语言康复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