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秀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70医院骨外科二病区,山东 威海 264200)
髋部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患者治疗后的康复周期较长,且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即便是患者出院后仍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延续性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延伸,同时也是使医院护理工作更加完整的主要方式,延续性护理能够满足出院患者对于护理的需求,受到了广大患者和家属的认可[1]。现共选取38例髋部骨折患者,进一步评价延续性护理的临床价值。
共选择了2017年5月~2018年5月38例髋部骨折患者,将38例患者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对照组(19例)中:男12例、女7例;年龄48~76岁,平均(57.48±2.33)岁。观察组(19例)中:男11例、女8例;年龄46~77岁,平均(57.43±2.42)岁。经比较,无显著差异。
常规出院指导(对照组):为患者制定康复治疗计划,行健康指导,叮嘱家属要严格监督管理患者的饮食和行为方式。
延续性护理(观察组):①为患者建立完善的个人档案,患者出院前仔细核对患者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并对患者出院时的基本病情进行准确记录。出院时,为患者发放健康指导手册和自护能力测定表,让患者和家属阅读健康指导手册的内容,并在出院后6个月填写自护能力测定表。②定期开展随访和家访,采用微信、电话、家访相结合的方式展开随访工作,了解患者出院后各个时间段的身体变化情况和骨折愈合情况,评估患者的自护能力,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要及时到院复诊。③针对患者和家属的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详细介绍骨折的相关知识,并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出院后每一周评估一次患者的肢体康复情况。指导家属多关心患者,给予患者来自家庭的安慰和支持。
评估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估时间分别是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评估工具为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分范围是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2]。
分析处理数据软件是SPSS 16.0,用t检验计量指标,用x2检验计数指标,并分别表示为均数±标准差、例数/百分率,差异显著表示为P<0.05。
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与出院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具体数据如下:
出院时: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52.96±2.13)分,对照组为(52.54±2.27)分,t=0.7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3>0.05),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两组患者出院时的髋关节恢复程度相当。
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76.48±2.44)分,对照组为(58.63±2.11)分,t=30.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实施延续性护理更有利于髋部骨折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
髋部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但患者治疗后康复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在院期间实施的护理干预能够满足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而出院后仍需要加强护理干预,这是促进患者肢体康复的关键所在。本研究显示,经延续性护理的髋部骨折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更高,可见对患者肢体的康复有积极意义。延续性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延伸,通过电话随访、微信随访以及家庭随访等多种形式,护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康复情况,并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指导,这对于患者病情康复是有促进意义的[3]。
综上,将延续性护理应用在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有积极意义,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