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勇,王展峰
(1.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眼科,四川 成都 610051;2.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四川 成都 610051)
随着白内障手术的迅速发展,患者术后继发干眼症及屈光异常时有发生。本研究在术前、术后使用小牛血清蛋白提取物眼凝胶以及术中应用角膜上皮保护剂对围手术期内的眼表组织进行全程保护,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干预性治疗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19年5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102例140眼,其中男53例69眼,女49例71眼,年龄58~83岁,平均(69.43±3.17)岁。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2例70眼和对照组60例70眼。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试验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术前、术后小牛血清蛋白提取物眼凝胶点眼以及术中全程使用手术粘弹剂玻璃酸钠覆盖角膜上皮。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干眼症;对治疗药物过敏患者;患有糖尿病、类风湿等严重慢性疾病;排除眼部疾病患者;排除近期使用过角膜接触镜或影响角膜上皮细胞生长的药物患者;排除妊娠、哺乳期和更年期妇女;睡眠障碍者。
1.2治疗方法:所有手术采用相同角膜缘切口,且由同一位医师采取相同方式完成手术。术后1天、10天、30天、90天常规复诊。
1.2.1常规点眼方法:术前左氧氟沙星眼液滴眼3 d,4次/d;术后早期典必殊及普拉洛芬滴眼液点眼4次/d,典必殊2周后停药;后期普拉洛芬眼液点眼继续维持4周。
1.2.2干预方法:试验组除常规点眼液外,使用小牛血清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术前点眼3 d,4次/d;术后继续维持6周,逐渐减少点眼次数;手术粘弹剂玻璃酸钠作为角膜上皮保护剂,开睑后缓慢涂抹角膜上皮表面,然后用BSS液对爱维表面进行镜化至手术结束。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术前、术后10天、30天、90天进行干眼主观症状和泪膜稳定性检查。①眼表疾病症状评分[1]:瞬目异常、视疲劳、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疼痛感、黏稠感、溢泪、红痒感、畏光、眩光、视力波动。每项症状按无、轻、重分别记为0、1、2分,总分0 ~ 24分。②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 用秒表记录由最后一次眨眼完成后开始至角膜上出现黑斑时间即为泪膜破裂时间(单位:s) 。③角膜荧光着色(corneal fluoreseein staining,FL): 观察患者角膜上皮是否染色。阴性为0 分,散在点状着色为1 分,略密集着色为2 分,密集点状或斑片状着色为3 分,将角膜分成4个均等象限,按象限记分,分数为0~12分。④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 SIT):取5 mm×35 mm 滤纸,轻置于患者下睑结膜囊中、外1/3交界处,滤纸另端自然下垂,患者轻轻闭目5 min后取出滤纸,记录泪液浸湿滤纸长度(单位: mm/5 min) 。⑤眼部用药安全性评估: 观察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烧灼感、眼痒、眼刺痛等不适症状。按检查结果明确干眼症诊断[2]。
结果见表1~表4。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表症状积分结果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L积分结果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T结果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IT结果比较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将影响患者视力恢复及生活质量,其病理机制为手术创伤及炎性反应所导致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基础泪液分泌量减少以及角膜知觉功能下降,反射性泪液分泌减少[3]。术前抗生素眼液及术中表面麻醉眼液频点、碘伏消毒、BSS频繁冲洗、强光源照射等因素将改变眼表微环境,使泪液质量下降及泪膜稳定性降低,故为修复眼表组织、预防术后干眼症,不仅需要精细的显微操作,还需要围手术期的药物辅助治疗。
玻璃酸钠是高分子黏性物质,有很好的生物耐受性,具有与生物泪液相同的黏滞性和伸缩性,有促修复、抗炎和保湿润滑等作用,可形成网状透气膜及缓解药物所致的眼局部刺激,不影响角膜细胞氧的代谢,能缓解术中眼表不适[4-5]。玻璃酸钠注入前房后,与角膜内皮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可避免外源性角膜保护剂误入前房导致角膜内皮失代偿等损伤。另外,玻璃酸钠黏稠不易弥散,可减少BSS对眼表的冲洗次数,避免角膜上皮的过度冲刷;而且玻璃酸钠黏附效应使角结膜上皮免于直接暴露于强光源与空调环境下,能减轻患者术中异物感和烧灼感。
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具有胶原重组、重构增生的肉芽组织、抑制切口瘢痕化及结膜上皮细胞鳞状化的作用[6-7],这是由于小牛血液中提取的改善细胞能量代谢、修复角膜上皮的生物活性物质如低分子多肽、寡糖和氨基酸等可促进细胞内线粒体对氧和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强三磷酸腺苷的合成,加速能量代谢,细胞因子刺激细胞再生和上皮组织修复[8]。同时小牛血清蛋白提取物眼凝胶能在角膜表面形成保护膜,促进角膜缘干细胞修复再生,达到润滑、减少摩擦以及缓解干眼症状的作用[9]。本研究发现术后10天两组间BUT和SI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时间推移试验组干眼指征修复程度及泪膜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通过术中玻璃酸钠角膜保护剂联合术前、术后点滴小牛血清蛋白提取物眼凝胶的应用,术后早期可迅速改善眼表不适症状,术后中远期可以有效改善干眼症状,降低干眼程度并缩短其持续时间。建议为获取理想白内障术后功能性视力,应该早期、全程、主动地在围手术期内进行针对干眼症的干预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