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和平
(中国矿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根本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这一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绝不是凭空产生的,而必须有一定的载体作为平台和依托。教学内容信息的有序传递,教学方式方法的有效运用,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等,都是凭借一定的载体得以实现的。明确教学载体的内涵界定、认清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科学、理性地选择和运用教学载体,是推动整个教学系统良性运转、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载体”原为一个科技术语,最早出现在化学领域,其基本含义是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承载其他物质的物质。随着学科的综合化发展,“载体”一词被引入到社会科学领域,通常被理解为能贮存、承载和传递知识、信息的事物。
20世纪90年代,“载体”这一概念开始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但学术界在对概念的界定和表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可大体归纳为三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活动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人们自觉设计并实施的能使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事物发挥出教育作用的所有活动及过程”[1]。二是“中介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承载教育因素的工具性事物”;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介和手段”[2]。三是“形式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和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教育者所运用、且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者正是通过这些形式实施教育并与受教育者进行双边互动活动,从而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3]。以上观点虽然视角不同,但都有其科学性和指导性。其中,他们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的事物,并能为教育者所操作和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起着枢纽和中介的作用,是联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桥梁和纽带,教育者可借此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
高校思政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渠道,当然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理和有关载体的内涵规定。依据思政课的性质、任务和教育教学目的,结合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界定,可将思政课教学载体表述为:为实现思政课教育教学目标,在一定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指导下,由思政课教师所把握和运用的,能够承载、传递思政课教育教学信息,并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教育影响的物质、精神存在或某一具体活动形式。由这一定义可知,不是任何物质、精神存在方式或某一活动形式都可以成为思政课的教学载体,而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教学载体必须能够承载和传递特定的思政课教育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信息。高校思政课是一组具有特定定位、特定内涵和特定任务,融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大学生必修课程。其根本任务和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等,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成为其教学载体,则必须能够承载和传递上述教学内容信息,指向特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和目标。否则,就不能作为思政课的教学载体。
第二,教学载体必须有助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思政课教育教学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思政课教师和学生是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因素。无论离开了哪一方面,都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而作为这一过程的载体和依托,必须能够为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相互联系、双向互动的平台。这样,思政课教师便可借助这个平台向学生传递特定的教学内容信息,并获得学生对这一内容信息的认同或是质疑的学习反馈,或者依托该载体并围绕特定教学内容与学生展开对话、讨论或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研讨、互动,进而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和探寻问题的答案。总之,教学载体不仅能够承载和传递教学内容信息,而且有助于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
第三,教学载体必须能够为思政课教师所凭借和实际操作。习近平曾强调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4]。因此,思政课教育教学不是盲目和随心所欲的,而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育人实践活动。思政课教育教学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和平台,向学生顺畅地传递特定的教学内容信息,并使之从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能够预设和控制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便于思政课教师把握和操控的物质、精神承载或活动形式,才具有思政课教学载体的价值。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和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其他课程,均可承载或蕴含思政课的某些内容信息,它的传播也会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但却不能为思政课教师所掌握和操控,因而无法作为思政课所凭借的教学载体。当然,教师可以将大众传媒的某些报道或其他课程中的某些案例等,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之中,作为承载和传递教学内容信息或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互动的载体。
由以上界定和分析可以看出,思政课教学载体具有承载与传递、中介与枢纽、互动与反馈、催化与强化等功能。它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不是主观臆造的产物。作为思政课教育教学系统一个独立的教学要素,教学载体的表现形态主要有课程载体、课堂载体、物质载体(如教材、各类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文化载体(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科技创新文化、高校校园文化等)、实践载体、活动载体、网络载体、人格载体(如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思政课教师)等。
思政课“05方案”实施以来,教学载体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材建设、实践环节等传统载体进一步强化和优化,而且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课件、网络在线课程等新兴载体的拓展及运用得到长足发展。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思政课教学载体建设及运用还存在诸多困境或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一些教师对思政课教学载体的认知仍停留在通过课堂“我讲你听”的理论灌输层面,或者认为教学载体仅仅是一种“物质性的实体存在”,忽视可以承载、传递思政课教学目的和内容信息的文化载体、活动载体、人格载体等,或者由于自身观念和技术的原因,对多媒体课件、网络在线课程(包括“翻转课堂”)的开发、运用心生抵触。教学观念的滞后无疑阻碍了对教学载体的拓展与创新。另一方面,在有关思政课教学载体的理论研究上,不仅缺乏前瞻性,理论探索滞后于实践发展,而且现有理论成果多为经验式或碎片化,研究的深度、广度和系统性不够,不能有效地指导思政课教学载体在实践中的建设和运用。这既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称,也直接影响着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在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同课程、不同章节各有其特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具体内容,而特定的教学目的及内容信息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载体形式来承载和传递,是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一环。否则,如果载体形式与承载的教学内容不相匹配,其教育教学效果往往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这种不匹配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重内容轻形式,即过分强调教育教学内容的传递,而忽视与教育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载体形式的选择与运用。比如,一些教师在进行理论讲授时,只顾强调理论内容表述的准确性、深刻性、完整性,而对于借助何种载体形式将抽象难懂的理论形象化、生活化、通俗化则考虑不够,其结果是教师在台上“又苦又累”,而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二是重形式轻内容,即过于看重教育教学的载体形式,而忽视其所承载、传递的实质性内容及其教学效果。比如,将新媒体新技术与传统教学载体的优势相结合,是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的重要举措,但是一些教师通过“弹幕”“投屏”等,一味追求形式的新颖、技术的“酷炫”、学生的参与,而忘却了在教学内容上精益求精、在问题互动上强化引领,其结果使得教学浮于表面的“热闹”,而未能真正给学生以深刻的理性思考与思想启迪。
思政课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由多要素参与的具有科学性的实践活动。教学载体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以及整个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起着依托、协调、催化和优化的作用,因而整体规划和选择设计教学载体的形式,并在运用过程中达成彼此之间的联动与合力效应,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些高校和教师对教学载体的选择和运用疏于科学论证和整体规划,存在着无序或随意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不分课程内容、不看教育对象,教学载体形式千篇一律、形式单一,缺少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或者对教学载体形式偏于求多或追求新颖奇特,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缺乏方向性、层次性和稳定性、连续性;思政课各门课程之间,以及同一课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相互支撑与协调、衔接,“单打一”和“两张皮”的问题较为突出。教学载体设计和运用的科学性、协同性的缺失,势必会影响整个教学流程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影响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智能手机等新媒体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交往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要求思政课教师须具备较强的媒介意识和媒介素养,能够及时地将新媒体新技术应用于教学载体建设之中,进而增强教育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在这里,媒介不仅是承载并传递信息内容的载体,媒介亦即意识形态。而媒介素养不仅是合理使用媒介的需要,还应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它是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和素养。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教学载体和教学模式,推进新兴载体与传统载体优势互补和有效融合,形成课内课外、网上网下同心圆,实现教育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成为思政课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对此,一些高校和教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初步取得了成效,但也应当看到,还有不少教师存在媒介意识淡薄、媒介素养缺失,以及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的“本领恐慌”问题,甚至少数教师不熟悉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对网络在线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感到陌生。上述情况既不能适应网络时代对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要求,也无法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和其他科学实践活动一样,思政课教学载体的选择与运用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5]。这是确立思政课教学载体的总依据、总要求。同时,教学载体亦不是孤立的存在,只有立足于整个教学过程,把教学载体置于思政课教学要素系统及其与其他要素协调、融合的视域下,才能对教学载体进行理性选择和有效运用。
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教育教学任务的具体执行者、实施者,也是选择和运用教学载体的主体。而教学载体选择的科学性及运用的实效性如何,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由于思政课所承担的特定教育任务和使命,决定了思政课教师除了符合其他学科教师的职业素质特征外,还有着更高的要求。2019年3月,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六要”,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新要求和新标准,反映在思政课教师立身、立教、育德、育人的各个方面。对于选择和运用教学载体而言,“政治要强、情怀要深”体现为思政课教师“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4],坚定自身的政治信仰,坚守职业的政治站位,坚持教学的政治纪律,保持家国情怀,积极关注时代、关注社会,进而保证教学载体选择的正确方向,并使其具体运用能够服从、服务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维要新、视野要广”体现为思政课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积累,以科学的思维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载体,“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4],并借助一定的载体形式进行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5]。“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则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4],而且注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慎独自律、知行统一,善于发挥自身人格载体的魅力,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高尚的人格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感染学生,从而增强教育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总之,思政课教师作为教学系统的要素之一,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是理性选择和有效运用教学载体的重要基础和首要环节。
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教育和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这一过程始终是通过一定的载体并围绕着学生而进行的。而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最终落脚在学生对于教学载体及其所承载、传递的教育教学信息的接受和认同程度上。这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既是教育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与践行的主体。一方面,作为思政课的教育对象,他们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作为有情感、有思维的活生生的人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的,能够能动地认识外部世界和内部自我,获得关于自身思想道德状况和思想道德教育影响的认识,从而认清自身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及自身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作为学习与践行的主体,他们对于教师所选择的载体及其承载、传递的教育教学信息不是无条件地照单全收和吸纳,而是根据自己的阅历经验、认知水平和成长需要有条件、有选择地加以取舍和再创造,这个选择和创造的过程既是教师施加教育影响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以自身的主体性、能动性反作用于教育教学的过程。因此,思政课教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双向互动的过程。它是教育教学过程与学生接受过程的统一,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这就要求思政课教育教学不仅要研究社会主义大学对学生成为时代新人的期望和要求、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还要深入了解学生自身成长的愿望和诉求,并善于运用适宜的载体形式,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和尊重学生在学习与自我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当教学载体的选择、运用坚持以人为本,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习惯,其所承载、传递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击中学生的思想困惑和成长诉求时,才能有效引导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学习热情,从而以更加积极和理性的态度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正实现教师的教学意志与学生的成长需要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容和形式是事物具有的两个方面,是反映事物的内在要素和外部组织方式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同时,形式对内容又有反作用,形式适合内容,就促进内容的发展,反之则阻碍内容的发展。“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6]。这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任务和内容。这一特定的教育教学内容是思政课教学载体承载、传递的主要素材和教学信息。离开了这一特定的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首先,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是选择和运用教学载体的重要依据。教学载体只有在蕴含、承载特定的教育教学内容的条件下,才能为思政课教师所利用,并凭借这一平台传递教育教学内容和与学生开展双向互动,进而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载体的选择、运用应根据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从特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出发,而不能一味地求多求奇和追求时髦。其次,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的有效传递需要与之相契合的教学载体形式。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载体与教育教学内容契合程度高,教学过程就会流利顺畅,教学方式方法的展开就得心应手,教学效率和效果就越好;反之,则效率低下、效果不佳甚至无效。当然,强调教学载体与教育教学内容相契合,并非淡化或否定对教育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发展性的要求。一方面,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合理、能否回答学生的思想困惑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丰富新的内容,才能彰显时代感和现实感,教育教学才会更具吸引力和针对性。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7]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同时也说明了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是促成人的思想、行为变化的重要因素。思政课教育教学作为一项育人实践活动,各种复杂环境因素不仅制约着思政课教师认识和思考问题的空间、利用教育资源的内容与范围,以及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信心和热情,而且是构建学生内在思想结构的重要基础、是学生接受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参照,以及将思想认识外化为自觉行为的重要条件。与此同时,环境因素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载体的选择、运行及其所承载、呈现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然而,人在环境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所面临的环境与形势,善于发掘和利用外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将其作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基础背景和理性选择教学载体的自觉手段。习近平曾经指出:“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4]这是思政课教育教学难得的大好机遇,也是教学载体的科学选择和有效运用应当把握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努力改进和优化教学系统内部环境。思政课教学载体能否顺畅运行并取得最佳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学载体和教学过程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协调程度,还取决于教学系统内部环境中各要素功能的发挥及彼此间的协同配合。为此,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的优化上下功夫、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上下功夫,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上下功夫,在教学过程和教学载体的契合上下功夫。总之,思政课教育教学只有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系统内部要素相融合,其教学载体的选择和运用才能因势制宜、因时制宜、因课制宜、因生制宜,才能更好地出发挥载体的功能与作用,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