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探析

2020-12-19 23:26洪彩贝汪先平
关键词:亲和力心理学心灵

洪彩贝,汪先平

(安徽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和国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向来为学者所广泛关注。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是近年来热议的词语。“‘亲和力’原属化学领域的一个概念,特指一种原子或分子与另一种原子或分子间的关联属性,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领域,强调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愿意接近、相互趋同的特性。”[1]思政课亲和力是指在思政课教学中具有的意识、情感乃至行为方式上的接近、趋同的理论品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产生合力推动教学工作的发展。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当前大多数研究致力于亲和力的提升与路径研究,研究视角较为单一,从心灵哲学、情感心理学、信息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视角去探究“亲和力”的理论来源,是进一步准确把握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重要方法,没有亲和力的思政课必然枯燥乏味。

一、心灵哲学视角的亲和力

心灵哲学观照的是“我是否可以用我的‘心灵’与别人的‘心灵’通?”我的心灵在处于什么样的通道?他人的心灵又是在怎样的通道呢?二者之间是否具有相通性呢?他心问题既是一个认识问题、理性问题,也是一个情感问题。有学者指出:“‘他心问题’是近代以来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话题。通过利用推论主义与非推论主义相结合的方法,证明了他人存在着与我相类似的心灵状态。”[3]也就是说,我的心灵与他人的心灵具有相似性,是可以进行沟通的,二者之间存在着沟通通道,具备一个通约,即心灵上的沟通与投洽。孟子说:“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的丑恶。心中光明正大,眼睛就明亮;心中不光明正大,眼睛就昏暗不明,躲躲闪闪。所以,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注意观察他的眼晴,他的善恶真伪能往哪里隐藏呢?”也就是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高校思政课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重要渠道,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睛,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深入观看学生的内心世界。正常情况下,眼睛能够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世界。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基础上达成投洽,有利于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

(一)心灵上的沟通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在《人类的知识》中指出:“总之我们对于刺激的反应与‘无生命’的物质的反应在很多方面有着不同,而在所有这些方面别人却和我类似。正如我清楚地知道那些支配我的行为的因果律一定与‘思想’有关一样,我们很自然地推论同样的因果律适用于我的朋友们的类似行为。”[4]在罗素看来,他心是存在的,我们可以感知到他心,从而建立起沟通的桥梁。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除了课堂外在的沟通,更重要的是心与心的沟通。心灵上的沟通需要思政课教师付出真心、真情和真意去感受学生的内心,需要教师细心仔细观察总结学生课堂与课后的言行举止和眼神等,去理解学生,透过眼神的交互,打开学生心灵之窗,彼此进行心灵的对话。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建立心灵沟通的桥梁,进而彰显思政课的亲和力。

(二)心灵上的投洽

建立在心灵的沟通基础之上,当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较为顺畅,看法形成一致时,二者便能产生一种心灵上的投洽。“中国的心灵哲学侧重于对个体心理的层层分析、形而上的追溯,中国心灵哲学更关心人类的心、群体的心即‘大心’。”[5]“亲其师而信其道”。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关注到自己的心灵,同时也要关注到学生的心灵,心灵与心灵之间真诚的沟通和投洽才能使学生认同教师的看法,积极融入课堂教学,认真听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入耳、入脑、入心”。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善良之心,除了与学生之间做好沟通以外,还应当进一步寻找能够被学生所认同、所肯定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心灵上的投洽到课程上的认同,进一步彰显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

二、情感心理学视角的亲和力

情感是心理学范畴的用词,是生活现象与人心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感受。《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6]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情感教学心理学紧紧围绕着情感教学这一主题,大大收缩教学心理学的内容,以便能更集中、充分、深入地研究教学中的情感现象,为教学工作者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实施知情和谐统一的教学提供有关的情感心理学依据。”[7]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的情感起着信号、动力的作用,而学生的情感对于学生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教师在课程教育中应当充分利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达到情感上的共情与共鸣,彰显思政课的亲和力。

(一)情感上的共情

卡尔·罗杰斯曾这么定义:“所谓的共情是指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它意味着进入他人的私人认知世界,并完全扎根于此。”就是说关心一个人,不能把他作为一个客观物品从外面观察,要进入他的世界,并根植于此。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情是思政课亲和力的内在表现之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要懂得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了解学生的心理,走近学生内心。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真实的实验:以三十人的班级为例,将班级里的三十人分为五人、五人和二十人三个部分。对前五人每天以表扬的方式去赞美他们,而后五人则每天以批评的方式去指责他们,对剩下的二十人每天既不批评也不表扬。过了一段时间后,以肯定的方式被表扬的五位同学自信满满,进步飞快,而以否定的方式被批评的同学也进步了却显得有些极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二十位同学的变化则较为缓慢。这项实验表明,在学习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渴望被表扬,获得老师的认可,渴望收获大家的爱,与他人形成情感上的共情。共情也被称为同理心,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做学生所喜欢的聆听者,贴近学生、鼓励学生,实现从理解学生到被学生理解的转变,体现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所在。

(二)情感上的共鸣

《简明心理学辞典》对情感共鸣含义的解释是:“情感共鸣或称情绪共鸣,是指在他人情感表现或造成他人情感变化的情境(或处境)的刺激作用下,所引起的情感或情绪上相同或相似的反应倾向”。[8]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建立情感纽带后,除了思想上的共情,还应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从情感上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以及对他们存在的一种肯定,建立起与老师的情感通道。教师与学生从情感上的共情到共鸣是思政课亲和力又一内在表现。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沉浸式教学。以中国女排精神为例,通过对女排精神知识的系统梳理,将内容演变成一个个小故事,将中国女排运动员的奋斗故事转换成一个个片段,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能够使学生在沉浸式教学场景中产生共鸣,更容易被感染和激励,把讲精神、讲知识、讲道德与讲故事相结合,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

三、信息哲学视角的亲和力

“有一个比知识更天然和更基础的概念,对此哲学家已经花费了不少气力,这个概念便是信息。信息由知觉传递,由记忆储存,尽管也通过语言传递。”[9]今天的世界是信息化的世界,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高校教学是信息交互的重要过程。“教育者需在信息哲学引导下,整合信息资源,发挥信息哲学的教育溢出效应,创设更好更优质的教育管理环境,实现教育目标。”也就是说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发挥好信息的整合与分享作用,通过教学与学生们共享信息。通过信息的交流与共享达到共识,是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一)信息上的共享

“近代以来,随着经验认识论的产生,以及20世纪多种数学信息论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兴起,“信息”概念已在科学和社会占据了中心地位。而信息哲学正是从历史与系统的角度,对信息概念的一切表现形式进行哲学分析。”[10]高校思政课堂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是信息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也是思政课亲和力的重要表现之一。当前,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信息呈井喷式发展,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学生沟通和互动的重要纽带。高校思政课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传递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当下,广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信息成为了大家共享的一种资源。高校思政课是由教师、学生、课程三者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每时每刻都在三者之间交流。而信息的共享,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去深度挖掘信息、使用信息,从而提升学生对系列信息的认知。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已经形成,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应当以启发式教育为主,实现师生之间的共性与个性资源信息的交叉共享,避免被动接受式的信息共享,突显思政课亲和力的存在感。

(二)信息上的共识

“在这个新兴社会中,信息和知识可以通过世界上所有的网络存在、交流、共享和传播”。教师与学生信息上的共享到共识是思政课亲和力的又一重要表现。高校思政课作为教师和学生共享知识的主阵地,要想和学生达到信息上的共识,则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去研究和探讨系列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经过研究与探讨形成共识。教师作为重要的信息源,要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依靠经验积累的知识脉络,依靠对信息知识的理解和个人的经历,组成一个系统的、为学生服务的信息源。在与学生的共享过程中,要建立在平等分享的基础上,善于倾听每位学生对信息的个人理解,寻求与学生达成一种共识,如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念,致力于实现中国梦的信念,致力于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等。只有与学生达成课堂共识,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课堂知识信息的入脑率,彰显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视角的亲和力

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普通心理学》一书中作者指出:“行为主义的一个特征是个体行为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在生活环境中学习的结果”。[11]高校思政课是学生重要的生活学习环境,教师的行为和经历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榜样。教师和学生通过行为上的配合来保持行为的一致性。约翰·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出发点是“可以观察的事实,也即人类和动物都同样使自己适应其环境的事实。”“环境是影响个体行为反应的主导因素,而华生所指的‘行为’是指‘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12]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上会根据课堂环境作出自己的行为。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彼此行为上配合,便会使学生在课堂中保持与自己一致的行为。教师认真讲课、学生认真听讲构成行为上的互动是思政课亲和力的重要表现。

(一)行为上的配合

高校思政课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二者行为上的互动与配合是二者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行为上的配合体现了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都是在与对方沟通和交流,在不断地沟通中构成行为上的配合。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换成主动学习,建立一种“尊重合作”的良好关系,运用行为引导教学法,“即一种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目标的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所不同的是,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教学过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改变学生消极的‘要我学’为积极的‘我要学’的现象。”[13]从思想的相通,到行为的一致再到行为上的配合,都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学生思想上的正确引导,规范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融入课堂教学。

(二)行为上的一致

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使教师与学生行为上的一致性所产生的合力共同作用于思政课堂,有利于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行为主义心理学注重行为的强化指导作用以及榜样示范学习,通过观察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和图式引导个体作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过程。”[14]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榜样,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影响。教师与学生行为上的一致性包含方向上的一致性、立场上的一致性和行为选择的理性。高校思政课教师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教学方向,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朝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不懈奋斗。二是要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政治清醒,使学生对社会事件形成正确的政治看法,自觉养成正确的政治意识。三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行为选择要保持理性。坚持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同时,行为心理学侧重量化以及可视的客观方法来研究人的行为,从而预测和把控人的行为。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要从学生对亲和力的认知以及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具体可通过观察、问卷或沟通交流的形式来进行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认知、期望与需求的调查,并针对调查所反映的结果对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路径进行完善。

五、结语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是党和国家所高度重视的,也是发挥高校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内在因素。把握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理论内涵是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当下高校思政课发展的时代任务。从心灵哲学、情感心理学、信息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等视角探析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理论内涵,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亲和力的理解与深入分析,为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亲和力心理学心灵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