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张艳彦,沈颖
(1.华北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2.华北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3.华北理工大学 人文法律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王阳明(公元1472-1529年),本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军事家。一生功勋卓著,史书评价他“上马为将,下马为师,文能安邦定纬,武能保家卫国”。其毕生成就,真正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价值追求。作为王阳明心学的创始人,哲学主张主要在于“致良知”、“心既理”、“知行合一”三部分,其中以“致良知”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凝练,更多的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外部实践的积极指导和促进。他在政治、军事以及地方管理过程中,面对人民大众,通过实践摸索,形成了自己的民众观。
王阳明民众观是在大量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系列观点,其内容具体而言:对待民众既有爱护民众、顺应民意、安民富民,又有教化民众使其自身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娱自乐。有爱之,有管之,有教之。既有解除束缚枷锁,尊重人性本真,倡导多样发展;又有破除积弊、整治歪风、决断顽疾。
王阳明民众观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机的融为一体。从儒家视角来看,王阳明对待民众既有爱护民众、顺应民意、安民富民,又有破除积弊、整治歪风、决断顽疾,可谓“既亲之,又教之”。皆可反映出‘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仁民而爱物’之谓,亲之即仁之也。其民众观的要义精金在于“仁”,而“仁”恰恰是儒家哲学的核心精粹,进而提升为“仁”是基础点,“宜”是关键点,“合”是着力点。正如《大学》等古籍所述:“‘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皆是‘亲’字意。[1]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乐享美好。其在讲学著述里面反复多次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内心与外在事物的相融相合之道。
王阳明民众观的“天人一体”、“万众一心”、“知行合一”三个部分,相辅相成,融合为有机的统一体。
1.“天人一体”,和谐相处
王阳明所提倡的“致良知”属于道德主体的实践,而将此推广扩充至社会团体乃至整个天下,则需首先树立一体之仁的信念,以实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为终极目标,这是王阳明竭力强调天人万物一体的主要思想缘由。在自然绝对主宰的世界,人类拼命地展示自己的力量,以为这样就可以挣脱自然的束缚。然而,人与自然博弈,甚至人在破坏自然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自然一起承受痛苦。实现和谐共生的全面进步的最终出路不是征服自然,而是回归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互助共生。只有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用实际行动践行“天人一体”的思想,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相生相长、共同进步,方为正道。
2.“万众一心”,稳定社会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构成单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关系总和。团结一心,共谋发展,是每个时代社会发展永恒不变的主旋律。只有凝心聚力,求同存异,共同奋斗,社会发展的合力才会最大化。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水平提高,物质需求不断满足,社会的稳定程度自然就会日益提升。时至今日,面对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内外部挑战,我们更加坚信,唯有“万众一心”,才能更好地带领我们坚不可摧地奋战到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团结牌”》一文中所讲,“一个手掌,摊开是多个指头,握紧是一个拳头。”社会的稳定依附于人的团结,只有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人类社会才能朝着文明进步的方向走去。
3.“知行合一”,共同发展
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人之初始,心性本是纯净的,随着所接触事物的增多,意念滋生萌动,思想就会被周围的环境所改变,个人问题就会出现。个人问题错综交汇就构成了社会问题。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面对国际和国内形势风云变幻,要想妥善处理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关系,需要以不变应万变的“定海神针”,才能有效降低风险。王阳明的民众观就蕴含了哲学智慧,发自内心,站位高远,将“良知良能”与“躬身践行”相结合,抓住有利机遇,贯通知行合一,摒弃对立、对抗因素,推进大国协调与合作,努力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国际关系,实现和平发展、共同进步,避免人类之间的战争发生,这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正德十一年,王阳明自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使巡抚南赣等地之后,针对南赣(南安、赣州二府的合称)的实际情况,“地连四省,山险林深”,地处万山崇岭之中,地旷人稀。王阳明深刻分析了社会矛盾的原因,既有地理因素的原因,也有心理因素的原因。但是,经过抽丝剥茧的仔细研判,王阳明分析到本质的原因在于南赣地区缺乏政府管理,社会治理,人文教化。真正能够实现乡村稳定发展的策略在于,设立县治,并通过兴社学、举乡约、立保甲等形式,加强对乡民思想和行为的管理,从而起到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作用。具体措施包含:
王阳明在考察和总结前人乡村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在南赣地区相继推行了十家牌法和《南赣乡约》,在这里建立起了以乡约和保甲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治理效果。
《南赣乡约》共有十五项条目,内容涉及工作人员的职责与分工,权利与义务,请销假制度,征粮纳税的细则,客商的收息缴纳比例,民间合约的条目规范,地方习俗的文明管理等事宜。其所包含内容与乡村生活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在一起,尤其注重与百姓个人利益紧密相关的重要事情。而且《南赣乡约》无论从组织架构、职能发挥、塑造新风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定,目的在于将人文教化的内涵与规则融入到乡约的宗旨与用意之中,最终的目标就要实现“教化乡里”、“共成仁厚之俗”,从而实现乡村的良好之治。
王阳明极其重视人文教化,认识到只有通过“治民”与“化俗”二者相融合,最终才能实现百姓的安居乐业,社会的稳定有序,国家的繁荣昌盛。百姓的教育引导,素质提升,是实现目标的正确路径。所以,王阳明积极主张兴办社学,他指出“看得教民成俗,莫先于学”。具体形式就是在各地开设学校或乡馆,积极选用“品德高尚,学问高深”的教师任教。并且,明令各级政府给与物质保障和职业尊敬。不仅让教师行业能有稳定的物质生活基础,还要有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并且教学内容进行了规范,要以儒学的正统思想为根本,遵循“仁、义、礼、智、信”。尤其注重思想德行的培养以及文明礼仪的养成。同时,倡导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紧密结合诗歌的节奏韵律,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王阳明先后颁发了《兴举社学牌》和《颁行社学教条》,不断加强社学的人文教化力度,最终使文明礼仪规范有序,道德情操有效提升。[2]通过社学的推广,不仅使学生们礼仪规范,知识传承,而且能够影响乡里,“辐射”边界,实现礼仪之治的目标。良好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德行为先,注重礼仪,井然有序,真正实现了地方管理的稳定与繁荣。
王阳明自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使巡抚南赣等地之后,在人文教化的同时,积极实施德政。其实施德政的内容,不仅包括了体恤百姓,救济难民,安抚帮扶,而且他还积极采取基于“心既理”的政务措施,注重物质帮扶与心理疏导相结合。例如,《年谱》中记载:“为政不事威刑,惟以开导人心为本。”就充分体现了王阳明实施德政,不强调用重刑威压,而是注重心理疏导,强化精神引领与导引。[3]王阳明在为政期间,以解决百姓疾苦为己任,体恤民情,实施德政,尤其在百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时候,必然积极筹措,竭尽全力进行救助,真正实现其主张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乡村治理思想及其实践,把乡里体制、保甲制度同乡约结合起来,实施德政,注重教育,规范礼仪,形成一套完备的乡村治理体系。王阳明乡约的推行及其乡村治理实践,对南赣地区的社会治理和人文教化起到了较好的积极促进作用。据史料记载来看,赣县、瑞金县、大瘦县良好风气的形成,地方的稳定发展,百姓的安居乐业,都与王阳明的乡村治理系列措施的推行紧密相关。
我国的乡村社会治理属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范畴。基层社会治理又是社会治理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乡村社会治理同样具有社会治理的时代特征。
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社会治理。伴随着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以及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先后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分别是:社会治理的“管控”阶段(1949-1977)、社会治理的“管理”阶段(1978-2002)、社会治理的“治理萌发”阶段(2002-2012)、社会治理的“治理”阶段(2012至今)。[4]
当今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政治水平高度成熟,经济实力极大提升,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198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和方式方法也要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而提升和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这是社会治理发展史上的一次历史性飞跃,现代化的治理理念由此确立。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此后,结合党的全部工作以及我国国情的深刻变化,党和政府对社会治理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5]
1.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发展
进入新时代,社会治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极大提升,不仅要有富足的物质保障,而且要有丰富的精神畅享。社会治理应当平衡好物质与精神两者之间的关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
2.以质为根,注重全面提升
进入新时代,社会治理更加注重以质为根,注重全面提升。质与量的协调关系,始终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适应程度相互交织。新时代的经济向好,社会治理的重点在于优质优化,不能简单的满足量的提供,而要不断提升品质水平。质与量要双管齐下、齐头并进,保质保量是更高的目标追求。
3.以美为先,注重全面拓展
进入新时代,社会治理更加注重以美为先,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广大人民的共同追求,所以要注重社会治理的协调与促进。要实现平衡的、充分的高质量发展,注重全面拓展。美丽环境、美观建设、美好生活都是人民的共同追求。
1.政府重视程度大幅提升,但施策精准程度有待加强
实事求是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社会治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治理模式。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亦是如此,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逐步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乡村治理模式,在实践中不断赋予乡村社会治理新的时代内涵和民族特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乡村社会治理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尤其在十九大之后,乡村农民在社会、医疗、住房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利益得到充分的保障。中国在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选择适合中国国情、中国道路的治理模式,使中国乡村社会治理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较为凸显的就是施策精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历史的、地域的、人文的各种因素综合研判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不然极易引起不公平的发生,严重的可以导致良好政策的收效甚微亦或引发矛盾从而产生新的问题。
2.工作人员工作热情高涨,但工作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工作人员作为国家政策的具体落实人员,往往经过专门培训与业务考核。从实务工作的角度,工作能力与工作热情都值得肯定,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强度较大。但是,乡村社会工作的对象群体具有特定特点,他们往往学历不高、偏于感性、直线思维,这样的实情就需要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更趋于“疏导化”的形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热情高涨而工作方式方法多表现为“模式化”、“程序化”,这样的工作模式事倍功半,收效甚微,需要从“情感代入”、“心理疏导”的工作角度进行提升。
3.农民普遍追求美好生活,但遗留陈规陋习有待转化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匹配程度越来越高。伴随着经济的改进,物质的丰富,广大乡村农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动力越来越强,不仅有物质生活的提升要求,而且有精神生活的美好追求。但是,受到长期遗留思想的影响,在乡村基层中存在有“爱慕虚荣”、“自我中心”、“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正确的价值观,需要在乡村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不断引领提升,尤其要结合乡村实际情况,定准导向,移风易俗,树立榜样,逐步转化。
王阳明民众观对当代乡村社会治理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在政府“善”政(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乐”活(人民的全面发展)两个方面都是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与有益启示。
“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乡村社会治理方面要不断强化敬畏精神。针对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一定要固守天人一体,要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力量关系是互相往复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理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6]所以,我们在乡村治理中,要号召大众积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反哺自然。在合理取用的同时,注重生态平衡,积极践行爱护动物、退耕还林、保护水源等行动,实现绿色发展、持续发展、文明发展。
在现有的乡村管理基础上,增设各级“技术指导与文娱活动中心”。完全遵循“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原则,既要实现针对乡村农业的技术指导,又要实现基于文化娱乐活动的乡村农民的精神生活的充实。技术指导目的在于农民的增产增收。收入增加了,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就会进一步提升。文娱活动既要结合乡村文化,又要寓教于乐,教化与人。最终目的在于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正能量,共塑新形象,树立新风尚。文娱活动的表演主体既可以是邀请的“客人”,也可以是本地的“主人”。如同王阳明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注重戏剧的生动、形象、传神的优势,政府要多加引导把当地的历史典故、名人故事、红色经典等宝贵的文化资源,用各种戏剧等艺术形式生动的展示出来,必将引人入胜、生动传神、效果持久。
良好的家风家训在广阔的乡村生活实际中大量存在,从乡村治理的角度,要弘扬家风家训,树立模范榜样,对于优秀的家庭给与褒奖,对于后进的家庭给与激励。王阳明制定的《南赣乡约》主要目的就是“教化乡里”“共成仁厚之俗”。对于优秀的家庭褒奖的目的在于肯定与鼓励,对于后进的家庭不能轻易处罚,缘由在于处罚的结果很可能激化矛盾,造成更为强烈的对抗对立,不能达到和谐稳定的乡村治理目的。所以,依据“三一理论”的王阳明民众观要多激励后进,可用“谈话谈心”、“将心比心”、“良苦用心”等心理疏导与心理沟通的方式争取后进的家庭尽快追赶上来,达到学习模范榜样,弘扬家风家训的最终目标。
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通过增强幸福感知力,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促使人民安定团结,身心健康,积极劳动,最终能够实现人民衣食无忧,快乐生活,畅享美好。儒学的“仁”能够通过民众的“自我、小我、大我”三个层次的逐级提升,以此达到人的全面发展。民众自身需要自强自立、自尊自爱、自娱自乐三个层面。伴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由过去的要吃饱,到现在的要吃好。物质文明提升了,精神文明也要对应提升。首先,自强自立,主要体现在热爱祖国、关爱社会、提升自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发挥才智,倾情付出,为祖国的快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其次,自尊自爱,更多的体现在面对日益多元的媒体时代。我们要弘扬道德,坚守底线。无论是众媒体还是自媒体亦或公共场合还是个人独处,都要恪守遵纪守法、文明守规,实现光明德行,提升修为。最后,自娱自乐,不断提升自我的审美情趣。从文学、艺术、健身、歌舞、茶道、园艺、旅游等多方面,通过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方式方法,最终达到自娱自乐,乐在其中,实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