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汉语魅力 享受阅读乐趣

2020-12-18 04:15段宝敏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2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段宝敏

摘 要:小学低年级正是学生各种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尤其应该重视学生的习惯培养。以义务教育改革精神为指引,以学生终身发展诉求为前提,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途径与策略展开研究与论述,希望通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汉语魅力,享受阅读乐趣,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习惯;阅读乐趣

阅读,是人们学习知识、锤炼思维、陶冶情操、开阔眼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课内的阅读教学,而是将眼光拓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终身发展当中,促进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与发展。本文立足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针对低年级学生阅读积极性不强、意志力不足、实效性不够的特点,尝试通过“激发阅读兴趣”“布置阅读任务”和“营造阅读氛围”三种途径,帮助小学生克服课外阅读中的障碍,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一、激发阅读兴趣,增强阅读积极性

一般来说,阅读的目的可以分为两种:功利性阅读和愉悦性阅读。前者主要是通过阅读达到应对学习需求或工作需求等目的;后者主要是通过阅读达到放松身心、愉悦自我的目的。很显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阅读目的属于后者。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想培养他们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首先需求通过以下途径,让他们体会到阅读的乐趣:首先,提供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教师应该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为他们推荐儿歌、原创绘本、童话故事等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其次,提供灵活多样的阅读指导。人在做自己擅长的事的时候往往兴趣更足。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在阅读中经常遇到多种障碍,这会影响他们的阅读体验,挫伤他们的阅读兴趣。此时,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灵活多样的阅读指导,通过“提问题引思路”“标注音认生字”“列提纲理情节”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提高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体会阅读乐趣;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阅读主题活动周”等阅读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带动下开展自主阅读,从而增强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

例如,针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他们阅读《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并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定期与他们交流读书心得,为他们提供读书帮助,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形成主动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布置阅读任务,锻炼阅读意志力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阅读中容易“三分钟热度”,让他们读书容易,让他们坚持读书就很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布置阅读任务的方式,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督促与检查,使他们在任务的驱使下逐渐磨炼阅读的意志力,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常见的阅读任务包括以下几种:首先,写作类任务。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句话读后感”“阅读心得手抄报”等写作类任务,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监督学生的阅读进展;其次,表达类任务。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佳句诵读”“读书汇报”等任务,通过读说结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感受;最后,表演类任务。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情景剧表演”“读书演讲”等表演类任务,通过读演结合的方式,展现学生的阅读成果。总之,使学生在任务的鞭策下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并逐渐实现由“要我读”到“我要读”的转变。

例如,在阅读《丁丁历险记》这本书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任务:首先,写作任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用一句话来总结自己的阅读心得,并将这句话作为批注,写在自己当天阅读的内容的旁边。其次,表达任务。教师可以每周举行一次“读书汇报”活动,随机抽取学生讲述自己的阅读心得。最后,表演类任务。当全书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书中的情节进行“汇报表演”。通过上述方式,督促学生坚持读书、细致品书,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三、营造阅读氛围,提高阅读实效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控力较差,他们的阅读效率的高低和阅读体验的好坏往往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帮助他们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教师应该重视班级的阅读氛围的营造,通过组建“阅读兴趣小组”、打造“读书角”等方式,将课外阅读融入班级文化当中。其次,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教师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建议家长通过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开辟“家庭阅读区域”、设定“家庭阅读时间”等方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最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目前,我国“书香社会”建设已经取得了卓越成效,除了传统意义的图书馆之外,各大商场、游乐场里面也都开辟了专门的图书空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加强课外阅读,养成随时随地开展阅读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班级里面,教师可以组织“图书漂流”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书带到班级,跟其他同学交换阅读,形成“共享阅读书目,分享阅读感受”的良好阅读氛围;在家庭里面,教师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每天以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收集学生在家庭里面阅读的点滴瞬间并定期在班级展出,使学生体会到家庭阅读的成就感;在社会里面,教师可以开展“书城打卡”的小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到过哪个书城,读了哪本书籍的信息记录下来,到学期末进行总结,使学生更直观地体会自己的阅读成果。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勤于读书的良好习惯。

综上,阅读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思维发展和人格塑造都有着重要意义,而阅读习惯的好坏,决定着一个人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的高低。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激发阅读兴趣”“布置阅读任务”和“营造阅读氛围”等途径,帮助小学生養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与学生终生相伴的良师和益友。

参考文献:

[1]周喻.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以浏阳市镇头镇几所小学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5.

[2]代会玲.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路径研究:基于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的调查[D].渤海大学,2017.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
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有效策略探讨
如何让低年级孩子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