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用“专业”的爱点亮生活

2020-12-18 01:04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高玉晶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0年12期
关键词:陪伴玩具游戏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张 玲 高玉晶

抗疫在家

家长一:大家最近有发火吗?我觉得我就是一个随时会爆炸的“火山”。我是属于情绪上比较急、行动上却缓慢的妈妈,每天窝在家里,被孩子各种“烦”,他总是要求我跟他一起玩,不陪他玩,他就会各种暴躁。

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让2020年的春节蒙上了不一样的色彩,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幼儿的假期延长给很多年轻的父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做好亲子陪伴才能让幼儿的假期既有趣又有意义……近期,班级群中两位家长的闲聊,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家长二:我是比较顺着孩子的,基本上会听从孩子的想法,但是陪伴的时间长了以后,自己也会焦躁。我越来越觉得:虽然每天都陪在她的身边,但其实我并不了解她。孩子的内心其实非常柔软,他们爱爸爸妈妈是无条件的,所以很多时候我自己无意识的生气会让她感到害怕。有一段时间里,她常常会看着我的眼睛问我:“妈妈你是生气了吗?”我听了之后很是心疼,这个孩子是有多敏感,我一个小小的眼神她都能捕捉到。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家长都在努力地做好“陪伴工作”,动用一切家庭资源,开展丰富有趣的亲子活动。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家庭并不缺乏“智慧陪伴”的好经验,比如陪孩子一起制定在家生活的作息时间安排、开展适宜多样的活动、亲子阅读、身体锻炼、科学游戏、生活体验等。在陪伴中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和父母一起生活时光的美好,这就是“生活即教育”的精神。

但是,陪伴过程中也会有诸多挑战和问题,在上述案例中两位父母就因为“不懂孩子”而陷入无措甚至是“战争”。

作为家长,陪伴中千万不能忘记:幼儿在家也需要成人放手,支持幼儿自主计划、探索、行动、尝试解决问题,而不能全部依靠家长带着、牵着。家长要学会放手,站在幼儿的背后去看、去听,试着去理解、互动,如此才能更好地看懂幼儿当下的行为,理解他们当下的情绪,捕捉他们当下的兴趣,满足他们当下的需要。

那么有人会问:如何有意义的“看”和“听”,才能够达到有效“陪”呢?

TIP1:陪伴,一场心灵的修炼

有些父母可能会感觉困惑:玩具,不是玩就行了?他们认为孩子只要玩起来就不会有问题,其实不然。

苹果妈妈的自述:

苹果的动手能力其实一般,但是她很喜欢乐高、磁力贴之类的拼接玩具。之前苹果在玩的时候常常会半途而废,遇到拼不好就会有挫败感,然后就让我帮她完成,久而久之她玩这些玩具的兴致明显降低了。

这个假期里,我给她准备了一个简易的乐高玩具(5+),是拼一个书本状的可以打开的模型,内容是迪斯尼动画《美女与野兽》。我先陪她把说明书看了一遍,告诉她要按照说明书上的顺序,先找到这一步需要的乐高配件,再按照图示上的方法拼接。这次我明确告诉她我不会帮忙,一切都得她自己完成。其实我心里是很忐忑的,没想到她在成功完成第一步后明显有了兴趣,偶尔拼错的地方会看着说明书再重新拼回来,虽然拼得很慢,但是这是她第一次自己单独完成一个作品,很欣喜。爸爸回来后她各种炫耀,我们都能看到孩子眼里的光。所以现在我们的陪伴游戏从领导她完成逐渐变成引导她自己完成。我们相信多放手,让孩子多去尝试,失败没什么,下次也许就成功了呢!

苹果妈妈只是我们广大家长群中的一位,但是我们不得不为她“用心”的陪伴点赞,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她并没有“放任自己”,更没有“不管”孩子。

修炼一:明确核心,找准方向

静下心来,使用心力、专注看,你能够看见孩子的兴趣、看见孩子当下的情绪情感、看见孩子当下的需要,更能看到孩子的意志品质与成长的瞬间。正是因为有了长期有意义的“看”,苹果妈妈才能够轻松地知道孩子喜欢的游戏类型;知道孩子在游戏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点,进而用合适的方式帮助她尽快成功,感受到游戏的成功体验;同时,更让孩子的能力有了显性的发展,而非观念上的“成长”。

因此,陪伴前的我们要明确:今天的你想要看什么?是孩子的兴趣、情绪情感和需要,还是在生活场景中具体的行为表现(如做事的顺序、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或者问题、独立应对问题的办法),亦或是他的良好品质……

修炼二:明确方向,找准方法

在“看”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用很多的小方法帮助我们快速、便捷、全面地看到孩子的“更多面”。

白描记录:我们可以像苹果妈妈一样,用文字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下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记录他们最真实、最客观的感受。

视频(照片)记录:当我们在陪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可能没办法详细地记录下所有信息。手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那些有着特殊意义的瞬间,而非仅仅用作娱乐的消遣。

表格记录(见表1):当然,家长可以像老师一样,用表格去记录孩子一天的生活;记录孩子某一个生活场景中具体的行为表现。

表1.我眼中的孩子

TIP2:陪伴,一场心与心的旅程

孩子做事情的耐心、遇到困难迎难而上不退缩的挑战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家长一点点地培养。

然而大部分家长却希望孩子能养成独立探索玩具、自己从玩具中找到乐趣的习惯,所以他们很少陪孩子玩。即使孩子要求家长陪他玩玩具的时候,家长只会一次又一次地要求孩子,或者用“多好玩”来试图再次吸引孩子,而不是参与进来,引导孩子。

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的能力有限,他们不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因此需要家长的“帮助”。殊不知,过分的“帮助”与包办代替,会让孩子失去自我意识与能力。

1.坦然接受,看到心与心的距离

萱萱妈妈的带娃故事:

孩子曾经一段时间养成了一边吃饭一边看iPad的不良习惯,现在虽然不看了,但吃饭的时候常常不太专心,老想和我谈天说地,一边说话一边吃饭,速度很慢。刚开始我会经常吼她几句,吼完之后她吃饭速度不仅没有变快,反而吃得更慢。后来我想明白了,可能是吃饭没有声音她觉得太无聊,于是我就在吃饭的时候对她说:“一会吃完了我们可以一起看两个绘本或者吃完出去散步看看宠物店的小猫咪。”这样给她一些期待的事情后,她吃饭就会很认真,而且吃饭速度也快了。同时,我也会放慢速度等着她,让她第一个吃完饭,让她又多了个成就感。生活上的事情我们大人如果过多地帮助就会让孩子有依赖感,让她自己养成好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孩子的问题很多靠时间都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家长不用如临大敌、歇斯底里,而是感受孩子当下的情绪情感才最重要。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放手,不掩饰困难,给自己和孩子多一些耐心和期待!

2.坦然应对,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在共同应对困难的时候,有很多好办法:了解孩子的困难点;帮助孩子分析解决办法;给孩子示范;鼓励孩子再次尝试……培养孩子应对困难的勇气、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得成功后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在陪伴的过程中,家长还可以更“专业”,如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推荐阅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能够为我们更加科学精准地了解孩子提供依据。

推荐理由: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带着孩子们读绘本,除了在绘本内容的选择上要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之外,在《指南》语言领域“阅读与书写准备”中,目标1和目标2(见表2)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标准。

当我们了解了专业的发展指标之后,就会发现原来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能、不会,而是我们给予孩子的帮助“不适宜”。

3.真诚沟通,开启心与心的旅程

当孩子犯错时,其实他的内心也是非常忐忑的。家长需要和孩子用对话的方式,跟孩子产生共情,明确地告诉孩子:我明白你的感受。

当孩子吃饭吃得一桌米粒的时候,告诉孩子“没关系,一会我们一起擦干净就好了”。这样,也许孩子下次吃饭时会吃得很干净呢。另外,当孩子想帮助你做事的时候,家长总会说“不用你做,宝贝,快去玩吧”或者是“有这时间快去练琴吧,妈妈自己来”。这样并不是对孩子好,而是拒绝了孩子对我们表达关心、爱意的情感。

表2.阅读与书写准备目标要求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是控制、剥夺亦或被动服从,而是试着去观察、了解、放手,支持孩子学会计划时间、安排生活、热情游戏……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也是一段专业的亲子流程,相信春暖花开,一切会更好!

猜你喜欢
陪伴玩具游戏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陪伴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