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明德小学 郑骏麟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人,负责传递数学知识,而学生则是以接收者、服从者的身份去配合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并不主动思考、解题与质疑,而且,小学生也会反复记忆各类题目的标准答案,从不批判、质疑,基本不会思考“为什么”“怎样做”,而是教师说什么、讲什么,他们就学什么、背什么。如此一来,小学生的思维发育就十分受限,以低阶思维为主,这并不利于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丰富高阶思维活动,深化小学生的思维认知,使其获得终身成长所必备的思维品质。
组织问题解决活动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问题解答能力而服务的,这一教学活动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思考与能动探究,以问题串组织数学教学活动,通过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的问题解决活动来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积累丰富的问题解决经验,从而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学科的客观规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设计科学的数学问题,同时引导学生自主解题,探寻问题答案,主动展开数学决策与数学创新,从而全面促进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在“千克和克”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组织本班学生观察了各种各样的秤,同时介绍了常用的重量计量单位,优化了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同时,笔者还设计了几个数学问题,比如:数学书有多重?一盒粉笔有多重?一件外套有多重?鼓励本班学生自主称重,积极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在称重活动中,学生还要用手拎一拎,感受各个物体的重量,再积极对比秤上所显示的重量数据,以便对1千克形成直观感受。通过本轮问题解决活动,学生认真记录了各个物品的重量,学会了用千克与克来表达一个物体的重量,同时还丰富了动手操作经验,意识到千克和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数学计量单位,了解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接触“公斤”“斤”这两个重量单位,提出了归纳公斤、斤、千克、克这四个重点单位关系的需求,所以笔者也及时渗透了“1 千克=1 公斤”“500 克=1 斤”这两个重量单位的换算公式。
质疑是创新的前提,而创新能力又是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数学质疑活动,鼓励小学生全面展开数学分析。为此,小学数学教师便要在备课时完善课堂预设,分析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能够引起学生质疑的知识冲突,同时也要尊重课堂意外,引导小学生从各个维度去解读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为小学生展开数学创新做好充足准备。
如在“混合运算”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设计了买文具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两个一步计算算式转化成一个综合算式,掌握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等运算顺序,希望学生可以积极应用综合算式去分析现实问题。但是,本班却有一个学生提出了疑问,同样以买文具问题展示了个人思维。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这样的:“文具盒与笔记本的单价均为10 元,铅笔与橡皮的单价分别为1 元,甲同学每样东西都买了两个,最终消费金额可以用‘(10+10)×2+(1+1)×2’这个算式呈现,也可以用‘10×2+10×2+1×2+1×2’呈现。”由此,这个学生质疑,并非所有的混合运算都需要遵守先乘除、后加减这一运算顺序。由此,笔者引入了“括号”的概念,重新梳理了混合运算规律。在这个学生的启发下,其他学生也纷纷开始质疑“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运算”这一运算顺序,还尝试自主设计数学问题来推翻或者证明这一结论,进一步展开了数学探究活动。
客观来讲,由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度不高,所以决策与批判能力是小学生十分欠缺的思维品质,大多数学生都习惯服从教师、被动接受,很难自主决策或者批判某一数学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组织数学实践活动,让小学生自主制定实践计划与实施安排,引导小学生充分借助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去思考数学问题的多元解法,以批判性思维去分析各个解法的优劣势,积极展开知识对比、解法对比等思维认知,由此来优化小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全力优化小学数学学科的育人质量。
如在“统计——折线统计图”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设计了一个实践任务,即以折线统计图来反映某一事物的发展趋势,根据具体表格来制作与应用折线统计图,以便让学生切身体会统计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可训练学生的数学决策能力。比如,有的学生决定将自己在这一学期各个考试内取得的数学成绩作为统计对象,制作一个可以呈现个人成绩变化曲线的折线统计图;有的学生则选择将家庭月开支情况作为统计对象,归纳了一年十二个月内每个月的家庭支出情况,由此绘制了折线统计图;还有的学生从月用水量、月用电量等角度出发,全面展开了统计分析。如此一来,学生便可展开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体会自主决策、自主实践,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可以进一步优化小学生的思维认知,促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实现长远发展,同时也可对小学生的未来成长、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丰富数学活动,优化小学生的思维发育,不断推动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