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外“形” 雕琢内“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明礼仪教育的思考和实践

2020-12-18 03:43江苏省淮安市合肥路小学
少先队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如厕辅导员文明

江苏省淮安市合肥路小学 钱 玲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青少年长期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2018 年5 月30 日,习近平在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的回信中说到:“你们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话讲得很好。希望你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将来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由此看出,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要想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从小应将核心价值观内涵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学校作为少年儿童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贯穿24 字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学校教育活动更应成为学生道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而作为小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更应成为首要任务的重要内容。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入手,应成为学生习惯形成教育的重要方法。本文从孩子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着手,讲述文明礼仪教育应让儿童看得见、摸得着,让他们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每个少年儿童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礼”上打好基础。

一、塑造外“形”——营造校园文明氛围

营造校园文明氛围是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注重在校园中每一个角落中充分挖掘学生的资源,让学生在看、听、做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本人从事少先队员辅导员工作虽不足一年,但是从新校校园环境的创建中也摸索到一些经验,个人认为校园文明氛围的创建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1.听——强调“听觉优先”形式的创建

我校特别注重“诗教”,所以上午每节课前2分钟的吟诵时间,“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等诵读的声音教会孩子从思想上重视;下午每节课前2 分钟,“仪表之礼、仪式之礼、言谈之礼……”等必知内容的朗读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学生通过多遍的诵读,耳濡目染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自觉地规范自身行为、思想,提升了自身的气质。

2.看——力抓“视觉为主”阵地的创建

充满童趣、色彩鲜艳、形式多样的宣传是孩子们最喜欢看的内容。我们学校在建校初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电子滚动屏、楼道连廊、班级外墙等,宣传每个学生(包括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所熟悉、所感兴趣的“八礼四仪”“小学生守则”“24 字核心价值观”等作为小学生必知内容,充分做到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育人思想”、让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真正实现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3.做——关注“动手实践”活动的创建

俗话说:“说得再好听,不如做得好看!”内化为心是文明习惯教育的目标,而外化于行是文明习惯养成的根本任务。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做到,我们学校文明习惯的动手实践分成两个层次。

(1)童画——笔下的精彩由我展示。学校的连廊展板、每个教室里的内墙,班主任都会让队员们把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等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剪纸、手抄报、自创公益广告等形式将自己的文明行为展现出来。童趣的创作、儿童自己的理解,时刻提醒校园的学生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礼仪规范。

(2)言行——行动的文明以我标杆。文明礼仪必须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行动中实践。如我校“我是文明小天使”“秩序守卫者”等岗位的设立,每周“常规之星”的评比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孩子们要做到文明言行,做他人的“文明标杆”,学他人的“文明行为”。

总之,美化校园,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很强的潜移默化作用,孩子们在整洁、优美、文明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净化心灵,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二、 雕琢内“行”——抓细、抓实常规文明习惯教育

正如植物有趋光性、趋水性,学生也有“向师性”,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做到文明言行之前,要求所有的辅导员言行必须表里如一,举止必须风范高雅,这样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如进入校园,学生弯腰问好,那么老师必须停下脚步微笑地文明回礼;再如周一升旗仪式前,学生安静有序集会,那么老师不得手拿手机、交流走动,国歌声响起,所有学生、老师不管身处何处,立即停下脚步,目视国旗方向。

除了这些,开学初少先队根据学校的地域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了“四大习惯培养体系”。分为:礼仪习惯教育、生活习惯教育、学习习惯教育、安全健康教育,把礼仪习惯教育摆在了首要地位,同时还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期,计划了每月礼仪习惯教育的不同内容。如9 月是孩子们走入新校园的第一个月,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文明走入校园、课堂上文明用语,如厕前如厕后的文明行为、放学整队的文明行为等都被我们划分成若干小点,重点针对刚跨入校园的孩子们,教他们将文明快速内化于自己的校园生活,在接下来的10 月、11 月,同样针对以上行为强化具体的文明行为。不管什么主题的教育内容,我们都坚持以下几点。

1.班会队会知行教育。班会、队会是学生强化正确观念、纠正错误行为的重要途径。班会课上,统一背景和童趣内容可能就是我们学校的班会课最大的亮点。因为第二周的班会课,一定是在前一周周四班队教研活动中汇聚大家的智慧创作出的。队会也是如此,因队会的展示形式可能因学生的能力有所不同,但是队会的主题、方式也是汇集大家的智慧而成。

就如文明如厕教育,老师首先结合《中国少年说》让孩子知道厕所是检验我们是不是文明小公民的窗口,并收集学生如厕的一些不文明现象,通过自编的厕所流程儿歌知道如厕前、如厕中、如厕后我们该怎么做?老师编的儿歌孩子们喜欢、朗朗上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同时我们一定不会忘记让孩子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和判断行为的合理性。这种方式因主题而异,有动画片、有绘本,目的就是充满童趣。如文明如厕教育中我们就使用了情境图。所以好听的故事、贴合实际的动画视频、朗朗上口的儿歌、时不时的客串主人公是孩子们喜欢上班会课、队会课的理由。

2.深入情境体验教育。不停地说教,不如孩子在自行创设的情境中判一判、演一演,而合肥路小学的所有辅导员也是这样做的。再如如厕教育,班会教育后,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于如厕仅仅停留在视频、PPT 讲解的层面上是不够的,很多孩子不会开关厕所的门、不会及时用脚踩冲水踏板。于是,总有一些有爱心的辅导员,他们想出办法:口头说教,不如老师们带着孩子们排着队来到洗手间,一项一项详细教孩子们如厕。让孩子们深入情境,不局限于纸上谈兵。

3.持续观察发现问题。辅导员一次说教、体验不能成为孩子们文明行为的终结,必须要班主任在日常加强训导,促成学生各项行为习惯的养成,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规范。

4.反复训练使之入轨。发现了问题,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仅仅短期的训练肯定是不够的,在接下来的几周我们将结合训练中发现的问题继续加强训导,促成学生各项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从两个层面让孩子的文明行为习惯入轨。

(1)学校层面。学校层面的值周护导人员继续采用不间断巡视、抓典型反馈的方式,帮助辅导员反复训练,使之入轨,同时要求辅导员在批评教育的时候注意方式方法,利用好每天的晨会课,批评与鼓励并存,目光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同时在各班选拔一些自觉性及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制定督查岗位,每班设置文明监督员和卫生提醒员两个红领巾监督岗,有情况及时向老师报告,配合老师一起,强化训练意识。

(2)家庭层面。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家庭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所以我们不仅制作电子邀请函提醒家长身体力行,教育孩子从小遵守文明规范,并及时向学校反馈孩子在家的实际表现。同时我们还会布置有关文明的德育作业让孩子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上社会,践行自己的文明约定并感染他人。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细节教育使教育内容充实具体,使行为习惯潜移默化,让教育方法灵动,使教育管理和谐温馨,让教育者更加细心美丽。我相信:只要塑造更符合儿童的外“形”,雕琢更细、更实的内“行”,孩子们一定能承担起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重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猜你喜欢
如厕辅导员文明
光荣啊,少先队辅导员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在幼儿如厕环节的实践研究
且谈如厕
对不文明说“不”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文明歌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着急如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