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者中心的名著导读实践
——以《傅雷家书》为例

2020-12-18 02:24谢娟萍
初中生世界 2020年44期
关键词:傅雷家书书信

■谢娟萍

我们太熟悉这样的场景了:父母为了让孩子长得壮,尽己所能让孩子吃饱、吃好,就算家里困难,也会把最后一块肉夹到孩子碗里。就语文教学来说,教师总希望学生能多读书、读好书,把书籍的营养全部转化为素养。但教师把这些“营养大餐”摆在学生面前,他们就一定会去“吃”,一定能“啃得动”,一定能吸收得了吗?如《傅雷家书》这样的名著,对初中生而言,无疑是一桌丰盛且营养均衡的“大餐”。但学生“就餐”的过程和结果可能并不如我们的预期。

一、困局:学生不想读、读不懂

《傅雷家书》在表现出浓浓的亲情之外,还涉及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傅雷自己也说过,给儿子写信,一是与孩子讨论艺术以提升其艺术素养,二是通过交流以引领青年人思想,三是以写信方式训练孩子的文笔。可见,这本书是一道集艺术、知识、思想、技能为一体的育人“大餐”。但“名著”对初中生而言,往往不像市井流行文学那么有趣、“好消化”。笔者将其推荐给学生时,遇到了三个难题:

第一,学生缺少阅读驱动。乡村中学学生阅读基础薄弱,缺乏家庭阅读氛围。学生不仅不习惯读名著,对通俗文学的兴趣也不高。第二,《傅雷家书》创作于学生祖父辈生活的年代,学生没有生活感性认知,再加上专业术语大量存在,学生读不通。如“昨晚你弹的四曲Chopin……效果甚好,就是低音部分模糊得很……”对非音乐专业的师生来说,深涩难懂。第三,初中生正在青春期,逆反心理强,不愿听师长“唠叨”,而傅雷又是位教子甚严的家长,家书中满是“训诫”味,学生的抵触情绪不小,不愿意接受。如“读俄文别太快,太快了记不牢……像应付考试般临时强记是没用的……”学生心里就想:“和我爸妈一样,都是套话。”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决定采用共读的导读策略,关注学生阅读《傅雷家书》的过程,关注阅读需求和情感需求,搭建合适的脚手架来驱动、帮助、促进其阅读。

二、方法:基于共读的《傅雷家书》导读

1.情境导入。在安排读《傅雷家书》前,笔者剪辑了一段《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董卿接受访谈的节目视频。由董卿父亲当年对她严苛的教育和管束引出今天的成就,请学生说一说如何理解父母的严厉、唠叨与个人成功之间的关系。学生表达之后,笔者转入课堂正题:“《傅雷家书》可以说就是一本‘唠叨’手册,但傅雷的两个孩子都成为大家,你们想从中一探究竟吗?”

2.课堂交流。根据阅读进度,选一封家书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如“一个人没有灵性,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拎出这句话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说一说:你认为应该怎么学?傅雷的观点你是否认同?怎样才能有“灵性”地学?有的学生说:“充满灵性地学首先要有大量的基础知识储备。”整个过程,学生充分表达观点,教师与学生共读共交流。

3.线上分享。在阅读期间,我们与盐城一所结对初中八年级某班学生开展《傅雷家书》牵手共读活动。笔者组织两班学生开展生生共读、父母伴读、师生共读、主题朗读、制作手抄报等活动。学生一起就具体阅读的内容在线上展开充分分享和讨论,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

4.线下互动。在阅读中,笔者不仅让学生读,还结合阅读调动师生、家长撰写书信。家长给孩子写信、孩子给家长写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各种方向的“鸿雁”往来,书信成了一种有趣的深入的交流方式。

三、研析——“学习者为中心”的名著导读探究

(一)共读名著的意义所在。

1.激励。组织学生线上分享,把学生的荣誉感、竞争心理激发出来。特别是在线上交流展示,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充分调动。

2.氛围。家长不读,教师不读,仅让学生读,学生排斥心理较强。而家长、教师、学生一起读,能形成带动阅读的氛围。

3.共情。学生的负面情感经过交流便能有效排解,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拓思。学生没有那个年代的生活阅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家长、同伴展开交流,书中人物生活的背景和场景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5.育师。共读不仅提升学生素养,还对师长起到教育作用。家长通过阅读《傅雷家书》,学到了很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建立了正确的教育观;而教师通过对《傅雷家书》的深度阅读,提升了教育素养。

(二)“学习者为中心”的实践落地。

这次导读活动,是怎样使学生愿意读、读得懂、读有益的目标落地的呢?

1.以学生为主体落实服务。

以前,笔者多采用命令加监督的策略,说是“推荐”阅读,实为强制。学生在情感态度上肯定是比较被动的。共读使教师由指挥者变成了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师根据学生需求为他们提供背景资料、构建阅读情境、组织探讨交流、提供后勤服务,学生成为阅读行为的真正主体。

2.线上分享推学生真读。

笔者在组织两地学生线上分享时加入了很多阅读活动,比如交流探讨、历史背景故事会、精彩章节朗诵、知识擂台赛、理念辩论赛、阅读笔记和手抄报比赛、亲子阅读视频展示等。大家想要交流分享出彩,就必须认真品味、思考——真实的阅读就出现了。这些活动,不仅使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3.情境构建引感情介入。

笔者以综艺节目构建了一个读前情境,通过主持人董卿的鲜活案例,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去思考家长的教育理念、方式与自己成长的对应关系。把《傅雷家书》的阅读与自身的经验、需求结合起来,弱化或消除了学生对师长训诫的抵触情绪,清除了阅读的前期心理障碍,使学生的感情能够投入到阅读中去。

4.师生交互达深度共情。

对初中生来说,教师或家长和孩子齐声阅读的方式显然不被接受。所以,共读,其实更多是家长、教师、学生分别读,然后坐在一起交流。

在组织交流时,笔者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思想,也会带他们结合自身拓展交流,说说源于自身的感悟、体会。如读到“你有这么坚强的斗争性,我很高兴。但……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时,笔者问学生:“父母是不是与你们交流时不注意态度,让你们很反感、很伤心?细想起来,他们说的道理是对的,但就是方式让我们不能接受,是不是?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呢?是顶撞还是……”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达到与作品思想深度共情。

5.亲子共读与文章契合。

如果是阅读其他名著,亲子共读的作用是营造氛围。但《傅雷家书》具有特殊性,因为它就是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望子成龙也好、舐犊情深也罢,有效交流是这本书的一个“营养点”。特别是对乡村家庭的学生来说,沟通多是简单粗暴、经常“无理”的。其实,乡村学生家长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对孩子的情感和期待并不低,主要问题是不会交流、教育。通过共读,学生和家长都学到了很多沟通的技巧和理念,无疑可以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这种结果,显然是与傅雷写家书的目的达到了契合。如“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这段话,既能使孩子懂得父母的情感,又能使家长领会把握与青春期孩子交往的分寸。

6.真实体验以文技双得。

书信是一种学生应该掌握的应用型文体。趁阅读《傅雷家书》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书信写作练习的作用有二:一是书信的撰写是文章创作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以傅雷这位文学评论家的书信为仿写样板,机会难得。二是通过撰写书信给学生一个更准确、细腻、理性传递、宣泄情感的平台,既能使其封闭的内心世界被师长了解,又对其心理起到引导和按摩作用,还使其写作能力得到有效训练。

共读这种导读策略可以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搭建合适的阅读“脚手架”,解决学生在面对名著这种文化“大餐”时不想读、读不懂的问题,使学生真正将名著的营养汲取、吸收为自己的内在品质和能量。组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名著阅读,需要把握三点:第一是学生自觉亲历且真实受益;第二是每读必导,以初中生的学习品质,还不足以通过一次导读使他们在自觉驱动、深度解读等方面形成习惯和素养;第三,导法各异——不同名著有不同的特征和“营养”,在策略上应灵活掌握。比如撰写书信、亲子共读,对其他名著可能就效用一般,而情境法、交流法、分享法,则相对比较通适。

猜你喜欢
傅雷家书书信
傅雷的称赞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清晨忆家书
一封家书
打分
没有寄出的信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重读“红色家书”
共 筑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Theory on Poetry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