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学生厌学现象非常的普遍和严重,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此加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来帮助小学生热爱学习,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文章将针对不同年级小学生的厌学现状和心理干预策略展开深入研究,旨在为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以期促进小学生的良好学习、健康成长。
关键词:不同年级;厌学现状;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在任何阶段的教学中,厌学都是一种非常常见同时也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小学教学阶段。对于小学生而言,其一旦产生厌学情绪将会形成各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这对于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小学生的厌学问题加以高度重视。仔细分析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特点,找出其厌学的因素所在,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对其进行心理干预,让其在恢复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以及更好的成长空间。
二、 小学生厌学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小学生年龄尚小,其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从而出现厌学情绪。这里的外在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导致小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的不良风气。当前社会上有很多不良风气,包括拜金主义思想和享乐主义思想,这些不良社会风气会使得小学生产生虚荣心理和攀比心理,认为只要家里有钱,不管是同学还是老师都会喜欢自己,学习好不好无所谓,从而就不再愿意学习。另一方面就是信息网络的影响。当今时代为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大量的电子产品,包括电视、手机、电脑以及各种智能设备。这些智能设备相较于书本学习而言更加的有趣,而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又不强,所以很多小学生都沉迷于生动有趣的电子产品中,从而渐渐对学习没有了兴趣。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小学生生活、成长的主要环境,小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厌学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导致小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家庭因素主要包含有父母的文化程度低,父母的教养方式不科学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首先父母的文化程度低很容易忽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或者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学习辅导和学习陪伴,长此以往,孩子就很容易出现厌学情绪。然后父母的教养方式不科学很容易导致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不端正,父母的教养方式不科学不外乎两种表现,一种是过度严厉,一种是过度溺爱,而无论是哪一种,都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最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学习压力,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无论是孩子的心理成长还是生理成长,都会产生较多不良影响,从而在此基础之上,孩子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三)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就是教师的教学手段陈旧,在当前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依然采用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和“填鸭”。在这样一种被动接收知识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氛围十分枯燥,小学生完全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所在,从而产生厌学情绪。然后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一把抓的教学形式,课堂讲课没有注重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了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由于听不懂教学内容、跟不上教学进度而渐渐开始不愿意学习。最后就是大部分小学学校在教学理念上都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所以日常教学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考试,在有形和无形之中给予了小学生太多的学习压力,过高的学习压力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是较为不利的。
(四)学生因素
小学生缺乏学习热情,除了外界各种各样的因素之外,还有很多自身的因素,包括生理缺陷、动机不当以及意志力薄弱等。首先在生理缺陷上,不可否认有些小学生的智力發展有些滞后,这就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缺乏学习自信心,认为怎样努力都不能够取得好成绩,从而渐渐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然后在学习动机上,当前的小学生普遍都比较早熟,或多或少都接受过家长、教师读书是为了将来有一份好工作好生活的教育引导。而抱有这样一种不当动机的学习态度,学生不能纯粹地投入学习中,渐渐地会感受到学习的压力和无趣,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最后在意志力薄弱上,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的特点,其意志力普遍都较为薄弱,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若没有坚强的意志力作为支撑,将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三、 改善小学低年级学生厌学情况的教学策略
(一)积极互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组织组,师生之间的关系构建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提升至关重要,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普遍还较为懵懂,教师作为其人生道路上的启蒙者,需要通过积极地互动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让学生对教师更加信服,进而在教师的良好引导下更加热爱学习。
首先,在教学课堂上,教师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和“填鸭”,教师需要通过与学生展开积极地互动交流来引导、启发学生。例如在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天”字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将其写成“夫”字,这个时候为了纠正学生的这一坏习惯,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引导和启发学生:老师小时候学习写字的时候也经常会写出各种各样的错别字,将“天”写成“夫”也时有发生,但是在后来,老师因为写错字被同学笑话之后就努力改正了过来。写错字不是一个小问题,我们需要正视它,只有做好这样一些细节,才能够取得好的成就。如此,教师在课堂上以自身的经历来引导学生,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够拉近师生关系。
其次,在课堂之下,教师也需要多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外时间与学生一起玩耍,积极融入学生中间与学生打成一片,对于那些遇到问题的学生,教师需要及时地帮助其解决,或者是对其进行适当地心理引导。长此以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变得非常融洽和谐,而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之下,学生对于教师的引导将更加信服,从而能够对学习更加有热情。
(二)契合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手段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契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手段的革新。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在面对生动有趣的事物时,其注意力将更加集中,同时学习兴趣也更高,基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来开展教学。
例如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各种生字歌和生字动画。视频的播放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在生动有趣的视频内容以及教师的良好引导下,学生可以更加快乐地学习汉字。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游戏。总之,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需要尽可能地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其学习,从而在充分契合其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让其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进而不断提升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参与度。
四、 改善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情况的教学策略
(一)动手操作提升学习趣味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其普遍具有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其还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契合小学生的这一学习、成长特点,在课堂上开展实践操作来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积计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的制作和面积的测量活动。首先让学生利用橡皮泥随意制作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然后教师让同桌之间相互测量彼此的正方体和长方体面积,并在测量之后自己也进行一次测量,看看与同桌测量的结果是否一致;最后教师需要针对那些模型制作和测量结果精确的学生给予鼓励。通过动手操作,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同时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学习热情。
(二)课堂竞赛鼓励学生学习
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过程中,为了鼓励学生学习,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竞赛活动。这不仅充分契合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好胜心理强的特点,同时还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位置,如此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个古诗词朗诵的竞赛活动。首先让每一个学生都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并练习朗诵;然后让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朗诵,并让其余学生当评委;最后公开学生的评选分数,选出一、二、三等奖给予一定的奖励。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契合了学生好胜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能够让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其中,同时能够鼓励优秀的学生再接再厉,鼓励落后的学生努力赶上。如此,学生的学习质量将获得显著的提升,同时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将大幅度上涨。
五、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正确对待小学生的厌学情绪,以学习兴趣激发为主要切入点,采用各种创新、高效的教学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不同年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成长特点来应用教学措施,从而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避免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进而为学生良好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唐民,刘玮.当前大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40-42.
[2]王靖.厌学现象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作者简介:李想,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刘家寨子镇中心小学。
文章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厌学者内隐认知机制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号:GS[2019]GHB0476)。